年11月14日,清帝光绪逝世。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即位或当政三五之年,多脚步不停地着手为自己建造陵墓,这是千百年来奉行不变的准则定制。然而,光绪皇帝自登基伊始至病亡的34年间,专权的慈禧太后从未给光绪帝张罗过建造皇陵的事情。
坐落于河北易县的光绪陵——崇陵,正是年,光绪死后的第二年,由光绪之弟,溥仪之父,摄政王载沣着手操办兴建的。年,文物部门在部队的配合之下,进入了崇陵地宫,在这座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皇帝陵里,考古队发现了种种奇异现象。
考古队发掘光绪墓的时候,一名军医爬进皇后棺材取文物,爬出后呕吐不止。
一波三折,华而多灾:光绪崇陵选址建造
光绪三十四年,12月14日,宣统皇帝宣布上谕,正式决定金龙峪为光绪皇帝的“万年吉地”。从发布谕旨道指派陈璧、溥伦度看吉地,再到确定金龙峪为“万年吉地”,前前后后只用了50天。
风水官用尽了优美辞藻将金龙峪一地说成了十全十美的风水宝地、万年佳壤,在这些风水官眼中,此地非光绪帝陵莫属。然而,一地风水之好坏,除了看山川形胜的佳美,还需看土质好坏。
金龙峪地面形胜自是无可挑剔。
“横开左帐,另起高峰,山势庄严、宛如宝殿,由中峰细抽一脉,天梯石磴,阶级分明,递下二三节后……定一尊之全局,无涓派之斜趋。斯实乾坤灵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为诸穴冠。”
风水说贴中用长长一段话赞美了金龙峪得天独厚的风水位置。
光绪陵墓于宣统元年二月初八破土动工,三月,光绪的梓宫奉移西陵行宫,暂时安放,光绪的尸身在西陵的地面上摆放,等待入土为安。
从年计起,历经5年,光绪陵墓才正式竣工。
年2月,隆裕皇后逝世,随同光绪一起葬入了崇陵地宫,彼时,陵墓工程还未全部完工。
年因大清朝灭亡,崇陵的工程因此停顿了一段时间,直到逊清王室和民国政府协商,崇陵工程才得以继续进行,由袁世凯派遣赵秉均督办崇陵工程项目,根据承修大臣初步勘估,该工程花费约白银两6钱4分3厘,日施工人员人左右。
然而,前文已叙,金龙峪因风水胜哉划为崇陵选址,可实际上,帝陵风水,除了相度山川形胜,还需要刨验土质。所谓土质——一谓土之色泽,二谓土之成分,尤其是穴中之土,需得土层深厚,颜色纯正,细腻无沙。
所谓“万年吉地”,尤其是地宫金井之下,更是要求土质既不能含水量过大,也不能松散干燥,真正上佳吉地,以裕陵为例——“三尺有紫色土,四尺至八尺纯细土,九尺至一丈五尺俱系紫黄色土。”
金龙峪地面形胜被大书其书,但对于其土质,风水相师却一字不提。因为相度仓促,一破土施工,竟发现金龙峪的土质极为低劣。
详见载洵奏宣统帝文书:“第一段地宫分位左右刨深之处,露巨石多处,凿打颇费力,且性颇潮湿,有无砂水,尚难预料……方城地基,土质近似砂石……第二段,隆恩殿低级西北角依山根,迤逦东南,土石深浅不一,打桩试验,施工甚难;第三段,殿座之下,亦多见砂石;第四段,自牌楼、碑亭门前,多有砂石积水。”
由此可见,金龙峪就其土质而言,多处潮湿多砂,地形起伏较大,巨石、积水广布,且不论风水相术,单就建筑施工条件而言,当真是糟恶至极。然而,一旦开工,再无回头之路,因而摄政王载沣只好回复道:“即著承修大臣妥筹善法,以期巩固而昭敬慎。”
听来令人咂舌,但实际上,光绪崇陵因为遭逢大清朝覆灭的特殊历史时期,
尽管有《优待清室条件》约定在先,袁世凯也不可能为了光绪帝的陵墓真切劳财,比之西陵的其他帝陵——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规模都较为小。
雍正帝之泰陵结结实实耗时八年,其居于西陵陵园的核心部分,前后有一条宽十多米、长五公里的神道和三座精美高大的石牌坊,神道通贯陵区南北,两侧设有石兽石像三对、武臣一对、文臣一对,其石像融肆意粗刻和细绣线刻于一体,代表了清代石雕艺术的最高成就。
泰陵设有神道碑亭,碑亭以北设有制作和存放点心、蔬菜、瓜果的膳房。过隆恩门见泰陵主体建筑隆恩殿,该主殿由东西配殿和正殿构成,西殿为喇嘛念经的场所,东殿是放置祝板的地方……种种繁复,不胜枚举。
昌陵和慕陵也各见占地面积、建造工艺、耗资陈设之大、繁、盛。但光绪崇陵在建造后期经费不足,最终还是“陵工大臣”梁鼎芬向遗老募集乐部分款项,才得以顺利竣工。也因此,崇陵内部没有石像生、大碑亭等建筑。
一般而言,光绪崇陵应当如同雍正泰陵一般,树有一座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的皇帝谥号的石碑,然终缺憾。但按照清代帝陵的规制,陵园内仍建有神厨库、班房、朝房、灯炉、五孔桥、巡房、明楼、云城、三座门、石五供、宝顶、地宫、隆恩殿、配殿、隆恩门等建筑。
比之前几位皇帝的陵墓,光绪崇陵虽然地宫规制不算庞大,但是工料十分精细。
墓道全场63.19米,宽4.6米,墓道内4重石门,每一扇都宽1.51米、高3.51米、厚0.25米,扇扇石门上都刻有高1.97米的菩萨浮雕像,身披袈裟,头戴佛冠,足登莲花宝座,善心善面,恭身立于石门之上。
光绪崇陵吸收了外国建筑的技法,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
在陵园宫殿的基部,建有5尺宽泛水,内部木构建筑全部用铜铁木制成,故有“铜梁铁柱”一说,颇笃信中国古代风水之术;殿内绘有大范围色彩鲜艳的彩绘,殿前的龙凤石刻较之前人更为剔透,明显取法西方古典雕塑艺术。
在三座门和明楼之前,有一条御带河,这是陵园排水的主干道,它沟通了地宫的十二个泄水孔——一旦往泄水孔倒入有颜色的标志水,那么半小时之后就能流入宝城外的御带河之中,构造精巧,不尽言说。
当文物科考部门行至地宫内的须弥座,见到上面左右并排停放的光绪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棺椁四周镌有梵文和藏文经咒,光绪帝的棺椁之下,正是金井。
然而,正当众人意欲一睹最后一座封建帝王陵的棺椁之时,一个骇人的发现,令见多识广的科考队员和军医都不禁沉默以对。
遭受贼盗,崇陵劫难:年入光绪崇陵
早前,便有光绪帝陵遭遇盗窃一说,确切的遭窃时间应当为年。据现今官方宣告,在光绪入葬崇陵的25年之后,便被一群身份不明的军人盗掘了。
道是“军人”,当为土匪,“入土为安,死而方得安息,生而顿觉心安”,葬入地宫的光绪帝和隆裕皇后本该长眠于崇陵,因为坊间传言:崇陵棺椁内陪葬品不计其数,加之入土年份尚轻,未遭贼盗。于是一伙土匪,在一个年的秋季,摸进了崇陵。
可实际上,清西陵内,规模最大、陪葬最多的当为雍正帝的泰陵,慕陵和崇陵的陪葬品都较少,细细较之,崇陵的陪葬品是为西陵四座帝王墓中最少的。那为什么这一伙身份不明的土匪偏偏盯上崇陵呢?一言以概之:
崇陵地处偏僻,防护最为薄弱。
年之前,陪葬品丰厚的泰陵和同样地处偏僻的慕陵都曾发现过被盗的痕迹,但因为年代久远,且盗洞未曾打穿,大多浅挖则返,重要陪葬也并未丢失,人们便将目光放向了同样存在被盗痕迹的崇陵,时至今日,崇陵为清西陵中唯一确定被盗的帝王陵墓。
年6月15日至7月26日,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崇陵地宫进行了发掘考古。
崇陵的地宫构造分为九券四门,即闪当券、隧道券、罩门券,依次前行,可见第一道石门、第一道石门洞券、明堂券、第二道石门、第二道门洞券、穿堂券、第三道石门、第三道门洞券、第四道石门、金券。
九券四道之中,闪当券和隧道券为砖券,其余七道券为石券,每扇门上都雕刻着一尊菩萨,光绪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就停放在金券内。
考虑到考古发掘的工作量,除却国家文物局的工作人员,部队也派遣了人员参加考古。其中还有一名军医在场,这一名军医在此后的考古开展中充当了法医的角色。
较之盗洞不足两米的泰陵,文物管理部门经过初步探查后发现,崇陵的盗洞已经打入了地宫,在检验地宫基本情况时发现,光绪帝的棺椁的的确确遭到了盗窃。
这一盗洞打在了琉璃影壁的前方,正常情况之下,琉璃影壁后方的地下便是将棺材运进地宫的墓道,这一伙盗墓贼将盗洞一直往下打,绕过了金刚墙后,在直立向上,形成了一个十分巧妙的U字型盗洞,既避免了破坏金刚墙,又精准地探知了琉璃影壁的位置,足见盗墓贼经验丰富,浸淫摸金一行已久——尤其对清朝墓穴建制了如指掌。
盗掘古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时在墓冢附近打洞,绕进墓室;二是在挖掘小墓时直接从墓顶挖至墓室;三是将盗洞打进墓道,再由墓道进入墓室。很显然,崇陵的盗墓贼采用的便是第三种方式。
根据盗洞的大小和墓内情况,专家推断,进入崇陵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未成年人进入墓穴盗窃,一个成年人在外放风兼指引。根据彼时盗墓行当家传之惯例,极有可能是父子两人。也正是因为进入墓穴的那一个盗贼年岁有限,经验不足,许多陪葬珍宝才得以留存。
考古队员、工兵、军医和记者初入墓道,明明是炽炎酷暑,却觉寒气逼人,甚至于外面潮湿的热空气遇到墓道墓室的低温便立刻凝成了水汽,整个墓道墓室的顶部都在滴滴答答地滴着水,十分潮湿。
两站工地照明灯泡以供照明,光线昏暗,周围人们来来往往,身影绰绰。能够看到,地宫内停放着两具比邻而置的棺椁,考古队员经过检查后发现,每具棺椁的棺床四周各有一个石台,将棺椁放置其上,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同时,两具棺椁都上过十道漆。
这两具棺椁,左侧停放的是光绪帝,右侧停放的是隆裕皇后。能够看到,光绪帝棺椁侧面左下方有一个砍开的破洞,在破洞外围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细碎的骨骼。
这是什么骨骼?此时,充当“法医”的军医手戴一副手术用乳胶手套,走上前方,细细研判。这位军医本为内科医生,他在初步观察了地上的骨骼后,竟然爬到了光绪帝的棺材里面,猫着腰在内部进行清理。
他综合多方观察,得出结论:这是人的足部骨骼。对盗墓情境进行还原,
在场的考古队员和军医皆推断:盗墓贼在打开棺椁之后,生生抓住了光绪帝的两只脚,尝试着将其尸体拖至棺外,好对其身上身下的陪葬品进行洗劫。
然而,因为尸体已经腐烂,加之年幼的那个盗墓贼经验不足,因为竟是将光绪帝遗体的两只脚拽了下来,也未曾将他身上的陪葬品摘下。
于是,盗墓贼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自己爬入了棺木之中,将光绪帝遗体上的随葬品取了下来,再将尸体翻转过来,对其背后的随葬品进行洗劫。这便能解释为何光绪帝的遗骸是面朝下俯卧的。
打开棺椁,对光绪帝遗体进行进一步发掘,可以见得,光绪帝周身肌肤除却小腿还附着少量软组织,已然全部腐烂殆尽,在遗体周为害附着着烂泥似的糊状物。
棺内有帐子,帐饰有经文,光绪帝的衣服已经同遗体周围的杂物混为一体,依稀可见内外衣物的红黄色丝织品,勉强可供提取研究。
此时,棺外的工作人员似乎想到了光绪帝之死的种种传言,问向里面:“有没有头?”军医和文物工作人员仔细观察了光绪遗骸的头颈部,发现这具遗体的头部和颈部链接很自然,不似小道消息传闻的“被刺客一剑砍下,入葬时再装上去的”。
同时,此后的检验中发现,光绪帝周身也无致命性外伤。为了整理检验光绪帝的遗骨,军医半跪着将骨骼一块一块整理好,再递给外围的考古人员,同时对其讲解“这是尺骨”、“这是枕骨”,让在场考古人员不禁赞叹,军人的胆色当真过人。
考古工作因为有军医的助力进展十分顺利,直到这位胆量过人的军医在处理隆裕皇后棺椁时,终于忍受不住——在场工作人员见此场面,也不禁抚胸平气。
考古人员打开了一旁的隆裕皇后棺材,军医一如既往地爬上了这具棺材,然而,他的手一探,便是一堆稀稠的烂泥,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
可想而知,连军队里见多识广的军医,也不免骇然,他连忙爬了起来,狂奔跑向门外,墓室外传来阵阵呕吐的声音。
是什么样的场景,竟然军医如此反应如此之大,考古人员和记者顺向看去,只见隆裕皇后棺内如同一个酱缸,褐色的腐烂物几乎满溢而出。见此场面,闻此异味,几名考古队员也跑了出去,小呕一阵。
事后军医平息过来,他提出疑问:尸体腐烂形成的糊状物虽然望去十分可怖反胃,但实际上却无如此浓烈的异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工作人员将这些浓稠的糊状物铲出,对其进行晒干处理,才得以发现其中奥秘——这并非隆裕皇后腐烂的尸体,而是下葬之时,放置载棺材里用于防潮和防腐的香木屑。应当是棺材被掀开以后,墓室内部的水滴落入了棺材,导致这些原本干燥的香木屑化作了烂泥状。
隆裕皇后棺内的大部分宝物都被洗劫一空,正当工作人员灰心丧气之时,军医拿起了隆裕皇后的一块盆骨,众人眼前一亮:盆骨之下,赫然陈放一个巨大的珠宝锦囊。
原来,载隆裕皇后下葬之时,腰间系有一个锦囊,其中装了一百多颗珠宝。大大小小的珠宝载碘钨灯的强光照射之下,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中国日报》在隆裕皇后逝世后,曾对其有过如是评价:“隆裕太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帝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载。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
生时难同衾,死后终同穴,何尝不是许多帝王与皇后一生的真实写照?若为全帝王家之礼数,此后亦将不复所谓“帝王不死,厚葬帝魂”一说,若只当以得一处皮肉栖息之所,何必金敛玉寝,珍环宝绕?
参考文献:
《清光绪皇帝崇陵发掘始末》;《北京青年报》;年-03-30
《光绪遗骨之谜》;《兰台内外》;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