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朝的皇陵,为什么只有清朝皇陵被盗

古代人死以后,都流行厚葬,所以作为帝王他们的陵墓则更加的宏伟雄壮。我国的皇陵文化大致分为三种形式,从秦朝到唐朝这段时间多为覆斗式封土,唐朝则开发出了以山为陵,唐朝以后皇陵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明清时期则创造出了宝城宝顶式封土,使我国的皇陵封土艺术达到了高峰。

只要修建皇陵,就会有盗墓的,当年曹操时期,都有摸金校尉专门来盗墓充当军费。但是作为封建社会最后的三个朝代,皇陵命运却呈现出不一样结果。那就是元明清,元朝的皇陵是一个都看不见,而明朝的皇陵基本上保存完整,清朝的皇陵却多处被盗。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主要与皇陵的建造形式和历史环境有关。

元朝的皇陵一个都看不见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但是它和另一个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清朝有所不同。蒙古人至始至终都没有完全被汉化,也就是说蒙古人一直都保持着自己所特有的风俗习惯,而满清则汉化严重,所以这样就出现了,蒙古人也就是元朝其墓葬形式最为特殊,因为它保留了蒙古人自己的习俗。蒙古人的习俗其实就是薄葬,地面以上没有任何建筑物。

根据明代文人叶子奇所著的《草木子》一书中推测,元朝皇帝驾崩后有着专门的下葬仪式,就是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并加髹漆,完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尔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这个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找个大树干,中间掏空,把皇帝的遗体放进去,用黄金圈固定上,然后挖沟埋葬,用大量的马匹在墓地上面践踏使地面平整,以上千的骑兵守护。等来年草长出来后,就拆掉帐篷离开,远远望去草地平整,再也没人知道是墓地了。通过蒙古人的这种墓葬方式,可以看出蒙古人喜欢薄葬,据说墓地里放的东西很少,都是一些衣服,弓箭,平生喜欢的东西,没有太多的金银珠宝。

那么有人会问,墓地找不着怎么祭奠祖先呢?关于这个问题,肯定蒙古人也有考虑,为了祭祀能够准确地找到地点,蒙古人就会在下葬的地方杀死一头幼年骆驼,而且是当着这头骆驼母亲的面。这样这头母骆驼就会牢牢记住这个地点,等到再来祭拜的时候,带着这头母骆驼,母骆驼就会在小骆驼被杀死的地方流泪。这也就是下葬的地方了。但是随着母骆驼死后,就连自己的子孙也找不到墓地所在了。

虽然元朝的皇陵找不到地方,但是史书中记载,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被秘密地埋葬在蒙古高原的起辇谷之地。只是这个起辇谷到目前也找不到确切的位置,再加上元朝皇陵一点地上建筑没有,当然一个都看不见了,元朝皇帝这样做的原因,也就两点,一个是习惯,二就是防盗,连地方都找不着,盗墓贼也没办法。

明朝的皇陵无一被盗

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而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还有就是建文帝失踪没有皇陵,景泰帝被废掉没有皇陵,剩下的十三位皇帝都葬在北京明十三陵。到目前为止,这些明代的皇陵除了崇祯的陵由于没时间建造而放入贵妃墓被盗扰外,还有就是官方主动挖掘的万历皇帝的定陵,剩下的皇陵确实都没有被盗。之所以明朝的皇陵能够幸免于难,主要原因有四点。

第一,明朝皇陵能够保存完整,得益于清朝的保护,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立马就派兵保护明皇陵,目的是为了收买汉族人的心,还为崇祯皇帝修建陵墓。而清朝灭亡后,也有国民政府保护明朝皇陵,所以盗墓贼无从下手。

第二,明朝皇陵防御等级比较高。明朝皇陵埋的很深,就比如郭沫若考古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时,用了很多的大型机械,挖了好久,才找到地宫入口,所以盗墓贼很难做到。

第三,位置很重要,明朝皇陵离城市都比较近,所以盗墓贼干的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挖掘明皇陵比较容易被发现,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大规模的盗墓贼挖掘明皇陵。

第四,从明朝到现在,盗墓贼的最佳时间是民国时期,因为明朝和清朝是不可能有盗墓贼敢盗皇家陵园的,而民国时期,明朝皇陵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很多墓地的构造图纸肯定都没有了,盗墓贼不了解墓里面的结构,也很难盗掘。相对而言,清朝的皇陵埋葬时间比较短,甚至很多建造皇陵的工匠都没去世,所以盗墓贼都喜欢盗掘清朝皇陵。

清朝的皇陵多处被盗

清朝皇陵大致分为三个地方,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关外三陵目前保存完整,没有被盗的痕迹。清东陵是重灾地,除了顺治帝的皇陵,几乎剩下的全都被盗。清西陵,保存较好,除了光绪皇帝的皇陵,剩下的都没有被盗。由此可见,清朝的皇陵确实多处被盗,没有被盗的有关外三陵和顺治帝、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的皇陵。之所以清朝的皇陵被盗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清朝的皇陵埋的比较浅,陵墓设计比较简单,容易挖掘。

第二,清朝的皇陵位置离京城比较远,盗墓贼挖掘可以肆无忌惮。就像孙殿英挖掘时,几乎没人知道,等到后来文物流出,才知道孙殿英挖掘了乾隆和慈禧的墓。

第三,清朝的皇陵年代不够久远。就像前面说过,盗墓贼盗墓的时间多发生在民国时期,这时候国家比较乱,地方权力出现真空,所以盗墓贼都比较多。而这时候盗墓贼也要选择比较好下手的皇陵,像明朝的皇陵修建时间久远,内部结构记载几乎没有,里面机关比较多,很难盗掘。但是清朝皇陵有的修建时间很短,像慈禧太后才埋葬了二十多年(相对于民国时期来说),很多建陵工匠还没去世,据说孙殿英也是靠着修建陵墓的人找到的地宫入口,所以清朝的皇陵容易挖掘,自然盗墓贼经常光顾。

第四,清朝的皇陵被盗掘,也有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原因,从清朝后期反清情绪比较高。到民国时期,也是如此,所以这时候盗墓贼觉得盗掘清朝皇陵不会被人们唾弃,如果盗掘明朝皇陵肯定会受到人们的指责,从舆论压力也是盗掘清朝皇陵比较合适。

综合来看,元朝皇陵因为蒙古人特定的墓葬方式,使我们现在一个也看不见。而明朝皇陵因为历史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设计的牢固等原因,没有被盗。清朝皇陵则因为历史原因和容易被挖掘而遭受严重盗掘和破坏,像孙殿英盗掘清东陵,致使我国的很多文物外流,是我国文物的重大损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