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河北省开展文化进景区专题

5月3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文化进景区专题活动在保定易县清西陵景区拉开帷幕。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司、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央美术学院相关领导以及省博物院、省图书馆、省演艺集团、群艺馆负责人,省内各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全省4A级以上重点景区和创建4A、5A级景区负责人,旅游业内专家、旅游企业代表近人参加了活动。

据了解,此次文化进景区活动是河北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和文化活化传承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的目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及5月19日在黄山召开的“全国旅游景区发展和文创产品开发座谈会”会议精神,以景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增加全省旅游景区发展的文化含金量。

活动期间,安排了河北梆子现代剧《狼牙山五壮士》汇报演出,到易县清西陵景区进行了现场观摩。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几年,易县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通过旅发大会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平台完善了旅游业配套设施,培育了旅游新业态,构建了以清西陵、狼牙山、易水湖以及太行水镇等精品景区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清西陵景区于年通过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近几年持续加大投入,对景区的功能布局进行重新梳理和完善,不断丰富景区业态,在促进文旅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景区设置了全省首家文化书吧,成立了文创产品研发团队,开发了情景剧表演、祭祀大典等演艺节目,引进了以摆字龙灯表演为代表的十几项非遗项目,同时还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和各类文体赛事,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产品体系,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创造了全省文化进景区的良好开端。

30日下午,在易水砚大酒店召开了“河北省文化进景区工作推进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杨军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会上中央美术学院、省博物院、省图书馆、易县人民政府、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金山岭长城景区代表围绕文旅融合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同时,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央美术学院、省博物院与保定市满城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省图书馆与清西陵保护区管委会、省演艺集团与金山岭长城文物管理处、省群众艺术馆与张北县中都草原度假村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树立了一批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试点,以此推动文化进景区活动扎实走向深入。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翟玉虎对文化进景区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文化进景区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原则,既要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又要提高政治站位、守住底线红线,将景区打造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他要求,各地、各单位要认真梳理文化类型和行业特点,对接景区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本领域文化和旅游全面融合、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重点做好文创产品进景区、非遗项目进景区、文化演艺进景区等“八进”景区工作。

据介绍,自机构改革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力实施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文化进景区活动的实施方案》、举办了“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通过系列举措,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

河北旅游权威发布摄影

素素、睢泽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