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满族建立大清朝之后,奉行的是“孝治天下”,因此在皇室中说得最多的就是“百善孝为先”,任何关于不孝的事都不能做,别看皇宫中给活人定了各种礼节规矩,即使死后也要遵守各项规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子随父葬,祖辈衍继”,意思就是说,父亲的陵墓在哪里,儿子的陵墓也必须在哪里,不能离得太远,不然就是不孝。这项规定对其他皇帝来说都不是问题,做得都很好,但唯独在雍正身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他并没有跟着父亲康熙的陵墓安葬,因此出现了各种说法以及猜测,那么雍正为何不跟着父亲的陵墓安葬,而要出现分陵呢?
首先来看大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爷,是葬在河北遵化的马兰裕清东陵,而康熙皇帝的景陵也修建在附近,但是雍正皇帝的泰陵却修建在了河北易县,距离清东陵有三百多公里,可以说远得很,那么雍正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千古不孝的罪名来给自己修建陵墓。看过野史的人会说,因为雍正皇位来得不正,又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害怕在地下无法跟清朝的先祖们交代,因此将陵墓修建在其他地方,但这毕竟是野史的说法,在史记中康熙确实将皇位传给了雍正,所以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
再来看第二种说法,合适的风水宝地。要知道皇帝一登基就要开始选陵址,不仅要选择风水宝地好的,还要规划出陵墓的大小,因此修建陵墓必须提前进行,而雍正也不例外,一登基就派人给他选择万年吉地。但是在景陵和泰陵的附近实在没有合适的地方,不仅风水不好,空间还小,这要是修建皇帝的陵墓实在有点寒酸,因此雍正决定再往边上看看。巧的是在不远处好真找到一块风水宝地,按风水师的说法那里气韵旺盛,植被茂盛,是个绝佳的福地,并且此地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九凤朝阳山。雍正皇帝一听也很高兴,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就准备动工。
但是在刚动工时却发现了大问题,此地的土质不好,穴中之土带有砂石,要知道有砂石的土壤容易进水,这是建陵的大忌,根本不能用来修建皇陵,因此只能再次重现选址。经过风水师的再三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块适合修建皇陵的地方,可唯一的缺陷就是位置太远。雍正既不想放弃这块万年吉地,却也不想背上千古的骂名,因此文武百官就得给雍正找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他们列举出了汉高祖和汉景帝、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分陵而葬的,因此雍正皇帝想要重新找个地方建造皇陵是完全可以的。按照这个说法清西陵就能正式开始动工了,但是这个说法究竟是不是真的,还真不好说。
再来看第三种说法,好大喜功。雍正跟康熙比起来,那绝对是一个狠角色,做事果断,杀伐决断,是一位冷面皇帝,处置贪官污吏那是绝不手软,因此在雍正皇帝心中,自己的功劳是很大的,为了能让自己流芳百世,供后人参拜,那陵墓绝对不能含糊,可是顺治和康熙的陵墓规格已经摆在那了,想要修建的雄伟辉煌,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不能超过顺治和康熙,那是一种不孝的行为。而想要将陵墓修建的有气势,那就必须另找一块地方开建皇陵,这样一来,雍正的陵寝就成了“首陵”,那将意味着皇陵的规格,雍正说了算。
正因为如此,清西陵修建完成后,真能对得起“气派”二字,不仅有自己完整的神道,而且还拥有石牌坊、大红门和更衣殿等等,更有甚的是将石牌坊修建了三架,一架在前,左右两边各一架,从而保护这泰陵的入口。那么为何要拿这石牌坊说事,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陵墓都只有一架石牌坊,唯独在雍正的清西陵中出现了三架,那真是独特的一个。而石牌坊的真正的用途,其实就是为了歌功颂德,雍正也是为了让后人记住他的功劳,因此修建了三架石牌坊,从这一点上来看,雍正皇帝陵寝的规格绝对超过了顺治和康熙。
难道雍正皇帝就是为了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而特意找了一块风水宝地来修建皇陵吗?那么再来看看专家的说法,也就是第四种说法,军事重地。从地图上看清西陵的最西边正好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紫荆关,历史上紫荆关是华北大平原通往山西、大同、张家口等地的唯一一条通道,也是防御关外少数民族的重要屏障,因此将皇陵修建在此处,就是为了皇权的巩固。
那么这四种说法,到底哪个才是雍正分陵的真正的原因,想必只有开启了他的陵墓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