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皇帝,他们中有些人甚至在登上皇位时还是个10岁以下孩子,但是大多数这些娃娃皇帝都成为了某些政权的傀儡,任人摆布,不能自己治理国家。他们不仅有着传奇般的经历,而且还有着极富戏剧性的故事。
1汉殇帝·刘隆(多日)刘隆,东汉第五位皇帝,生于元兴元年(年11月5日)养于民间;
元兴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年2月1日),刚出生余日的刘隆即位为帝,是为汉殇帝,改年号为延平,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
延平元年八月初六日(年9月21日),仅当上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实际上未活过周岁,因夭折而亡,故上谥号为“孝殇皇帝”。所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刘隆2汉冲帝·刘炳(2岁)刘炳,字明,生于14年,是汉顺帝刘保之子,是东汉第九位皇帝;
建康元年(年)八月,汉顺帝刘保去世,刘炳继位为帝,改年号为永憙,因年幼由皇太后梁妠临朝摄政。
永憙元年(年2月15日),汉冲帝因病崩于玉堂前殿,年仅三岁。汉冲帝被安葬于怀陵,谥号孝冲皇帝。
刘炳晋穆帝·司马聃(2岁)司马聃,又名司马彭子,字彭子,生于建元元年(公元4年),东晋十六国第五位皇帝;
建元二年(44年)九月,晋康帝司马岳去世,年仅两岁的皇太子司马聃即位,并由其母褚太后临朝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和、升平。
升平五年(61年)五月,司马聃在显阳殿驾崩,时年仅19岁。葬于永平陵,庙号孝宗,谥号穆皇帝。
司马聃4爱新觉罗·溥仪(岁)溥仪,字曜之,号浩然。光绪三十二年(年2月7日)出生在北京醇亲王府,清朝末代皇帝。
光绪三十四年(年12月2日)三岁在太和殿继承皇统,由隆裕太后和其父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
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年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5爱新觉罗·载湉(4岁)光绪帝(载湉),同治十年(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时,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
同治十三年(年),同治帝病逝,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光绪三十四年(年)11月14日暴死于宫中,终年8岁。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庙号德宗。葬清西陵之崇陵。
光绪帝6宋恭帝·赵?(4岁)赵?,别名赵显,咸淳七年(年11月2日)九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临安府皇宫,朝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第七位皇帝(年—年在位)。
咸淳十年(年)宋度宗赵禥驾崩,时年四岁赵?奉遗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德祐元年,由谢太后临朝称诏,贾似道把持朝政。
至治三年(12年),因触犯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2岁。张世杰等人曾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
赵?7北魏孝文帝·拓跋宏(5岁)拓跋宏,汉名元宏,北魏皇兴元年(年10月1日)生于北魏京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紫宫,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北魏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皇兴五年(年9月20日),年仅五岁的拓跋宏受父禅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太上皇拓跋弘仍然总揽朝政。
太和二十三年(年),拓跋宏于军中积劳成疾,临终仍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后驾崩于谷塘原行宫,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拓跋宏8晋成帝·司马衍(5岁)司马衍,字世根,生于太兴四年(21年),晋明帝司马绍长子,东晋十六国第三位皇帝。
太宁三年(25年)先被立为皇太子,同年晋明帝司马绍去世,年仅五岁的司马衍即皇帝位,年号咸和(26年)、咸康(5年),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
咸康八年(42年),晋成帝身体不适,下诏让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马岳继承帝位,晋成帝在西堂驾崩,享年二十二岁,谥号成皇帝,庙号显宗,葬于兴平陵。
9北魏孝明帝·元诩(6岁)元诩,别名拓跋诩,永平三年(年4月8日),出生于宣光殿东北部,据说元诩出生时有光照于庭中。南北朝北魏第九位皇帝。
延昌元年(年)十月十八日,年仅三岁被宣武帝立为皇太子。延昌四年正月十三日(年2月12日),宣武帝去世,当日晚上,时年六岁的皇太子元诩即皇帝位,是为孝明帝,改年号为熙平。
武泰元年(年月1日),因胡太后及其男宠郑俨、徐纥投毒,元诩暴死于显阳殿,时年十九岁。上谥号为孝明皇帝,庙号为肃宗,葬于定陵。
元诩10爱新觉罗·福临(6岁)顺治帝,初名方喀拉,自号臆庵道人。崇德三年(年月15日),生于盛京,清朝第三位皇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崇德八年(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福临六岁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七年(年),摄政王多尔衮出猎意外病逝,得顺治帝福临提前亲政,时年十四岁。
顺治十八年(年),福临去世,终年二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
顺治帝11爱新觉罗·载淳(6岁)同治帝(载淳),咸丰六年(年4月27日),生于紫禁城储秀宫。清朝第十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咸丰十一年(年)咸丰帝病死,年仅6岁的载淳即位。同治帝即位后,慈禧与慈安两宫太后携载淳在养心殿垂帘听政。
同治十三年(年),载淳染上天花,于十二月甲戌日(年1月12日)死于养心殿东暖阁,年仅19岁。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惠陵。
同治帝12后周恭帝·柴宗训(7岁)柴宗训,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后周末代皇帝
显德六年(年)周世宗去世,年仅7岁的柴宗训在周世宗灵柩前即皇帝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由符太后临朝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
开宝六年(97年),逝世于房州,时年20岁,谥号为“恭”,归葬于顺陵。
柴宗训1孛儿只斤·懿璘质班(7岁)元宁宗,泰定三年三月(年5月1日)生于北方草原,天历三年(10年),被封为鄜王。元朝第十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四位大汗。
至顺三年十月初四(12年10月2日),卜答失里皇后遂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懿瞵质班登上了皇位,因年幼,卜答失里太后临朝称制,成了元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懿璘质班即位后未改元,仍旧使用“至顺”这个年号。
至顺三年十一月壬辰日(二十六日)(12年12月14日),宁宗去世,年仅七岁,在位仅5天。葬于起辇谷,谥宁宗为冲圣嗣孝皇帝,庙号宁宗。四月乙酉日,祔于太庙。
元宁宗14周静帝·宇文阐(7岁)宇文阐,初名宇文衍,建德二年六月壬子日(57年8月1日),宇文阐出生于长安城东宫。大成元年(年)正月十一日,封为鲁王。正月十六日,立为皇太子。北周王朝末代皇帝。
大成元年(年)二月十九日,北周宣帝在邺宫将皇位传给宇文阐,即位改年号大象,时年七岁,以随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拜为大丞相。
开皇元年(年),为隋文帝杨坚杀害,年仅九岁,谥号静皇帝,葬于恭陵。
宇文阐15北齐幼主·高恒(7岁)齐后主皇后穆邪利于武平元年(年)六月生皇子高恒,即齐幼主,北齐末代皇帝,出生不满百日便被册立为太子。
承光元年(年),高纬为推卸亡国之责,禅位给高恒,登位后年号承光,高纬为太上皇帝,高恒跟随高纬的大臣高阿那肱与北周里应外合,使高恒、高纬一行人全被北周俘虏。建德七年(年),高恒被北周武帝宇文邕以企图谋反为名,将其处死,年仅七岁。
16汉昭帝·刘弗陵(8岁)太始三年(前94年),赵婕妤怀胎十四月生下刘弗陵,号称“钩弋子”。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西汉第八位皇帝。
刘弗陵于后元二年(前87年)立为太子,同年汉武帝病逝。当时只有8岁的刘弗陵登基为帝,是为汉昭帝。因年幼,遵从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在位期间政治较为安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开启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
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前74年6月2日),刘弗陵因病驾崩,时年21岁,在位十三年,葬于平陵。
刘弗陵17汉质帝·刘缵(8岁)刘缵,又名刘续,出生于18年,东汉王朝第十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被封为千乘王。
永憙元年(年)正月,年仅2岁的汉冲帝因病去世。当时梁太后之兄梁冀拥立年仅八岁的汉章帝玄孙刘缵为帝,承汉顺帝嗣,年号本初。刘缵虽即位,依然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而朝政基本上控制在其兄梁冀手中。
刘缵虽然才8岁,也看他很不顺眼梁冀。本初元年(年),因称梁冀为“跋扈将军”而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年仅九岁,葬于静陵。
刘缵18宋端宗·赵昰(8岁)赵昰(shì),史称宋帝昰,9年7月10日出生于临安府钱塘县(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
赵昰早年被封为吉王,于德祐二年五月一日(年6月14日)被拥立称帝,史称宋端宗,改元景炎。
年三月,赵昰在逃亡的过程中,经历无数次惊吓和颠簸,于五月病死,时年11岁。
赵昰19宋怀宗·赵昺(8岁)赵昺(bǐng)年2月12日出生临安府钱塘县(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宋末代皇帝,史称宋末帝、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或祥兴帝。
宋端宗于景炎三年(年)5月病死,年仅八岁的赵昺被陆秀夫、张世杰拥立为帝,改年号为“祥兴”,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年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朝战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国祚20年的宋朝至此灭亡。
赵昺20爱新觉罗·玄烨(8岁)康熙帝,自号体元主人,顺治十一年(年5月4日),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顺治十八年(年)正月,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福临突然病逝。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选其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正月初九日(2月7日),玄烨即位于太和殿,时年未满7周岁(虚岁八岁),颁诏大赦,并改为康熙元年,14岁亲政,在位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年)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21魏少帝·曹芳(8岁)
曹芳,字兰卿,太和六年(22年),生于任城王府。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青龙三年(25年),曹芳被封为齐王。
景初三年(29年1月22日),魏明帝曹叡病重,立曹芳为皇太子,当天,魏明帝病逝,年仅八岁的曹芳即位,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始。
泰始元年(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之后,封曹芳为邵陵县公。泰始十年(年),曹芳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
22汉平帝·刘衎(9岁)
刘衎,原名刘箕子,前9年出生中山国卢奴县(位于今河北省定州市),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绥和二年(前7年),年仅三岁的刘衎继承中山王位。元寿二年(前1年8月15日),汉哀帝刘欣去世,王莽为便于弄权,元寿二年九月(前1年10月17日),年仅九岁刘衎即皇帝位,是为汉平帝,晋谒高祖庙,大赦天下。以次年(1年)为元始元年。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
元始五年十二月,刘衎去世,一说被王莽毒杀,时年十四岁,谥号孝平皇帝,刘衎死后葬于康陵。
2明英宗·朱祁镇(9岁)
宣德二年(年11月29日),孙贵妃为明宣宗朱瞻基产下长子朱祁镇。次年二月,朱祁镇为皇太子,其母孙贵妃为皇后,明朝第六位皇帝。
宣德十年(年),明宣宗驾崩,遗诏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元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
天顺八年(4年)病逝,享年三十八岁,遗诏废除宫妃殉葬制度,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24明神宗·朱翊钧(10岁)
朱翊钧,自称禹斋,嘉靖四十二年(年9月4日),出生在裕王府,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6岁被立为太子,隆庆六年(年)明穆宗即崩于乾清宫。年仅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即位,次年改元万历。朱翊钧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
万历四十八年(年)神宗在弘德殿病死,终年五十八岁,尊谥号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葬定陵。
25吴废帝·孙亮(10岁)
孙亮,字子明,孙权和潘皇后少子,生于赤乌六年(24年),中国三国时期孙吴国主。
赤乌十三年(年),孙权废太子孙和,立孙亮为太子。孙亮聪明颖悟,虽然年幼却有成人的判断能力,与傅相会面举止合乎礼节,大臣由是看重他。神凤元年(年)二月,潘皇后暴崩,四月,孙权驾崩,太子孙亮十岁继位为帝,大赦全国,改元建兴。
永安三年(年)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却丧命于遣送途中,时年仅17岁。
26汉和帝·刘肇(10岁)
建初四年(79年),梁贵人生下刘肇,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东汉第四位皇帝。
建初七年(82年)改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年仅十岁皇太子刘肇继位,即为汉和帝,因刘肇年幼,由窦太后临朝称制。
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日(年2月1日)病逝于章德殿,终年二十七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27东魏孝静帝·元善见(10岁)
元善见,年出生于河南洛阳,鲜卑族,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东魏开国皇帝。
永熙三年(54年),孝武帝元修逃离洛阳,西奔长安。于是大丞相高欢拥立年仅十岁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迁都邺城。
武定八年(年),元善见禅位于齐王高洋。后被高洋毒杀,年仅二十九岁。谥号孝静皇帝,安葬于邺西漳北。
28宋哲宗·赵煦(10岁)
赵煦,原名赵佣,于熙宁九年(年1月4日)生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为宋神宗赵顼的第六子,宋朝第七位皇帝。
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年)二月,被立为太子,三月戊戌,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赵煦即位。高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次年改年号为元祐。
元符三年(1年),赵煦在东京福宁殿病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累谥为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于永泰陵。
29宋后废帝·刘昱(10岁)
刘昱,大明七年正月辛丑(46年月1日),刘昱出生于卫尉府,字德融,小字慧震,宋明帝长子,南朝宋的第八位皇帝,即南朝宋后废帝。
泰始二年(年),刘昱被立为皇太子。泰豫元年(年),宋明帝刘彧去世,时年十岁岁的刘昱即位。次年改元元徽。
元徽五年(年)七月,萧道成联合杨玉夫等人,杀刘昱于仁寿殿。
0宋顺帝·刘准(10岁)
刘准,刘准出生于泰始五年(年8月8日)七月,字仲谋,小字智观,宋明帝刘彧第三子,刘宋王朝末代皇帝。
泰始七年(年)封为安成王,又拜为抚军将军;元徽五年(年)七月八日,后废帝刘昱被弑,在萧道成的拥立下即皇帝位。名义上是皇帝,但是权力都掌握在萧道成手中。
升明三年(年),被迫禅位于萧道成。同年五月六日,被杀于丹阳宫,年仅十三岁,谥为顺皇帝。
一篇看尽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之最,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的皇帝是?中国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大全汇总(上),你知道的有几个呢开国者背后的女人:中国历朝历代“开国皇后(妃)”大全(上)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