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清代封闭式戏楼,是中国戏楼的代表性遗存,除戏台、屋顶是后期修复之外,其他建筑都是原始遗存。”12月7日,“品质生活之城、文明创建之旅——高端媒体看保定”采访团来到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实地观摩。戏台上,演员们抖着长袖,捋着胡子,唱着戏词,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拍手叫好。保定市淮军公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方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徽派祠堂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南北兼容、别具一格。淮军公所经过改造提升,不仅拓展了其公共服务功能,还改善了淮军公所——清河道署历史文化街区的市政风貌,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此外,这里还注重文化引领和科技赋能,打造“科技+艺术+传统文化”的戏曲文化典范样本,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馆长康广河介绍,如今的淮军公所博物馆已经成为集古建艺术、民俗文化、文旅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区。近年来,保定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四五”以来,累计申请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4亿元,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修缮,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今年以来,保定市文物保护项目建设效果明显。全年申请上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万元,用于皇甫寺塔修缮工程、淮军公所安防工程等28个文物保护相关项目建设,全市目前30多个文物保护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同时,聚焦“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库,该市积极推进文物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全年上报16个文物保护工程和19个文物安全防护工程项目。目前,保定市已有清西陵泰陵保护修缮工程等13个文物保护项目通过省级技术验收。(冯卿)来源: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