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朝的陵寝,除了沈阳的永陵、福陵和昭陵,在关内最著名的要数清东陵。顺治选了东陵之后,想着以后的皇帝都在这里长眠了,可是就有人不服气,我凭啥要按着你说的住?再说你把好地方都占了,我找的地方再好,风水也没你的好了。
这么任性的皇帝是谁?就是这两年出镜率比较高的四爷雍正皇帝。
对于雍正为何要这么做,野史界最流行的说法是从雍正“篡位”说事,认为雍正当时为夺取皇位,不择手段,心中自然不安,害怕自己无法安宁,故而有此一举,但这实在说不通。一是雍正帝是否篡改遗诏,谋夺皇位,在学界尚无定论,无法确证。二是倘若雍正真的相信死后的惩罚,即使逃出五百里,甚至一万里又能如何呢?所以这种说法,确属无稽之谈。
另外两种说法就比较普遍了,一是风水说,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
1
其一,关于风水之说年,雍正即位的第七个年头,便派风水先生在清东陵界内为其寻找“万年吉地”,在孝陵景陵附近的九凤朝阳山找到了吉穴,经堪舆之人再加相度,又觉得未为全美,后来,又在河北省易州境内的泰宁山(乾隆元年敕封为永宁山)下发现了“上吉之壤”,雍正废掉清东陵界内的九凤朝阳山陵址,把易州境内泰宁山下的太平峪选为他万年吉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风水问题。
清东陵全景图
事实上,清西陵的风水,特别是雍正的泰陵在的风水,的确是不错的。太平峪地处永宁山主峰之下,根据“陵制与山水相称”,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清代建筑学家和风水学家巧妙地利用了天然的山川河流。他们把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作为泰陵的朝山,永宁山为泰陵的靠山,永宁山是太行山余脉,主峰突起耸人云端,饶有插天之势,屏立于陵寝之后。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已恰似陵区两扇大门,烟云在山腰缭绕,颇有渡云之险,还有九龙山、九凤山、蜘蛛山等,都是天造地设、自然成趣的天然景观。
古代堪舆之人为什么对山如此重视呢?原因有两个。第一,山是沟通天上人问最伟大的造化,所以对山的崇拜就成了国家最大的典礼,难怪历代帝王为了本朝的兴旺,都要到泰山去封禅;第二,山能永远存在,皇帝的英明就与山一样永远同光。
清西陵全景图
在对河流的处理方面,除去易水河自然地流经大红门前的五孔桥下外,建筑学家又令工匠们在大红门对宝顶的五华里神道中,酌量地势,开挖了四条马槽沟和一条环绕陵寝的龙须沟(排水道),并分别于上面架设了平桥或拱桥。这些河流弯如飘带,柔如轻纱,极大地丰富了环境景观,起到了荫地脉、养真气的最佳效果。“陵区三十里内外,弥山漫谷,尽皆松林”,放眼望去,绿海无垠,红墙黄瓦的宫殿镶嵌其中,既协调了陵寝建筑环境景观的空间层次,又渲染和强化了庄严肃穆、崇宏神圣的山陵纪念气氛。
泰陵的风水与建筑是人文美与自然美的完善结合,是“天人合一”的陵寝总体环境的有机构成。
2
其二,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之说对于第一种说法,其实也存在了几个疑点。
第一,“堪舆之人”俱称孝、景二陵附近已无吉壤,但后来乾隆、咸丰、同治三帝却为何又都在二陵近旁相继找到万年吉地?
第二,距离孝、景二陵较远的九凤朝阳山吉城被否定后,雍正为何不指示“堪舆之人”在东陵其它地区堪察万年吉地?因为其后乾隆已明确指出:“遵化(东陵)、易州(西陵)两处,山川深邃,灵秀所钟,其中吉地甚多。”
第三,怡亲王允祥和“通晓堪舆术”的高其悼,为何也不在东陵广大陵区内寻找吉地,偏偏跑到远离东陵数百里之外的易县地区进行勘察?对于另辟陵区这一违背子随父葬制度且又劳民伤财之举,他俩岂敢自作主张?
有一种说法,据乾隆年间撰修的《易水志》记载:“雍正八年(应该是七年),世宗宪皇帝钦命怡贤亲王会同两江总督高其悼在京师西南一派山麓间往来采卜,至易州之西太平峪兴隆庄,万峰环列,百泉回绕,四周佳气共抱龙穴,敬谨择定万年吉地,奏准。”如果从这里看,另辟陵区是雍正的决定,出自其本意。
那么雍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打算?可以从政绩与抱负、性格特点以及当时的形势等方面来分析。
雍正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对清朝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康熙晚年,由于种种原因,朝政和财政上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雍正继位后开始全面整顿,他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几年内便基本改变了康熙晚年的局面,使原已激化的各种矛盾有所缓和,从吏治到财政上都有所突破,为后来他儿子的繁华打下了基础。
雍正又是一位很有抱负的皇帝。他的治国目的是“务期振数百年之颓风,以端治化之本”,“移风易俗,跻斯世于熙皡之盛”,(《清世宗实录》)并认为科举出身的朝廷大员们如“将唐、宋、元、明积染之习果能尽行洗涤,则天下永享太平。”
雍正继位后,不仅大胆清除前朝败政,而且敢于标新立异,行前人所未行。打破子随父葬制度另辟陵区本身,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他不具备很大勇气与胆识,无疑不敢如此行事。只是,这样做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这一角度看,不能不说他做此决定时带有一定的轻率性。
雍正的自视甚高,也表现在他对父皇康熙的真实看法上。他除去对康熙晚年的储位安排及一些失误深为不满外,还认为在为政最重要的问题上,自己胜过康熙:
“朕事事不及皇考。而惟有洞悉下情之处,则朕得之于亲身阅历而皇考当日所未曾阅历者。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所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雍正起居注》)
雍正另辟陵区还与当时朝廷内外总的形势有关。雍正五、六年(、年),初政时期的改革与整顿已大见成效,清王朝各个方面又重新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政敌允撰、允搪集团已被肃清,雍正在这一关系到皇权是否得以巩固的斗争中获得全胜,中央集权也随之进一步加强;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进展顺利,取得很大成功;经过长期、周密准备后.清军对准噶尔部的征讨即将开始,雍正自以为胜券在握。
这些十分有利的条件,无不使他更加踌躇满志。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正是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堪舆之人报称孝陵、景陵附近已无吉壤,而九凤朝阳山吉壤也被否定后,雍正终于萌发了远离东陵另辟陵区的想法,旨在为自己身后安排一个与生前业绩相适合的位置。因为在他看来,自己虽然并非开国之君,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所以也就有理由远离东陵,去做新陵区的第一位主人。
简单地说,雍正就是觉得自己的丰功伟绩虽然比不上开国之君,但如果委屈将就在东陵也十分不甘心,虽然有些对不起自己的老爹康熙,但是谁让自己觉得有些地方康熙做得不如自己好呢!
乾隆皇帝说:皇阿玛你任性了半天不要紧,我接下来该去哪住啊?要是去西陵,那东陵就荒废了?不能就把我太爷爷和爷爷放在那里孤零零的吧?
雍正这一任性不要紧,留给后继之君诸多难题了。出现了西陵之后,后来的清朝各帝就遇到了在何处择吉建陵的问题。
第一个遇到这个问题的就是高宗。高宗最初是想按照传统的“子随父葬”的做法,将自己的陵寝建在西陵的泰陵附近,但考虑到如果后世子孙都这么做,以后各陵就会都葬在西陵,这样就冷落、疏远了遵化的东陵,“不足以展孝思而申爱慕”,十分不妥。(《清宫档案》)为了平衡东、西两陵的关系,高宗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昭穆相建”的方法。东陵为昭,西陵为穆。如果父陵在昭,子陵则在穆,以此类推。昭穆相建可谓万世良法。(《上谕档》)
乾隆在这条谕旨中还进一步指出:“且遵化(东陵)、易州(西陵)两处,山川深邃,灵秀所钟,其中吉地甚多,亦可不必于他处另为选择,有妨小民田产,实为万世良法,我子孙惟当洛遵联旨”。(《清高宗实录》)乾隆就怕后世每个皇帝都给自己另开一个陵墓,到时候大家都不在一起,各家找各家的,那不是全乱套了,所以就跟大家说,这两个地方有的是风水好的地儿,以后别拿这个当借口另辟陵寝了。
高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自己的陵寝建在了东陵的胜水峪。为了保证此法的贯彻落实,高宗在晚年将其子嘉庆皇帝的万年吉地确定在了西陵的太平峪。不止如此,高宗为了表示自己的这一决心,将向他建议再到盛京一带相度万年吉地的钦天监监正进爱严加治罪。
高宗的“昭穆相建”的方法虽然后来被道光皇帝打乱了,但后来的事实表明,以后各陵并没有一边倒地建在一处,而且也没有在关内开辟新的陵区,这不能不说高宗的“昭穆相建”及不得另辟新陵区的思想起了一定作用,从而使清代陵寝制度更加成熟和完善。
除了去欣赏海景风光,也可以考虑去一下清西陵,感受一下,这两处陵寝究竟有什么不同,感受一下这些帝王的小心机。
转自:一本正经说历史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