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河北清西陵里埋藏了雍正帝多少秘密河

春意渐浓

正是万物复苏之时

或许你还无法出门一探美景

那就快来开启云游模式

没有拥挤无需排队

在线赏美景

这个春天不留遗憾雍正帝,那个影视剧里帅气多情的四爷,其实是个聪明勤奋的人,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执政期间,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但关于他的正史野史却不断变换,很多事情传的不知真假,比如继位,比如死因。

大家都知道,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皇陵都建在了清东陵,开创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

而到了雍正却变了模样。据载,雍正帝即位后,开始也选择在东陵的九凤朝阳山上。但经过风水大师的再三相度,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泥沙,实不可用”,就决定废掉此陵。

后来其十三弟胤祥和两江总督高其倬发现了当时的易州(现为易县)境内太平峪,“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沙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古咸备”,适合建皇陵。而雍正也认为其“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于是定为陵址。

所以雍正的陵墓于雍正八年()开始兴建,历时7年(乾隆二年)结束,是西陵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建筑。可由于雍正在位时厉行改革,得罪了许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间相传,认为雍正是谋杀了他父亲篡位,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的。

而其子乾隆却又葬在了东陵,为什么呢?民间的说法是这样的,由于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不愿意埋葬在西陵,在东陵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陵墓,可是又不能将自己的父亲孤零零地放在西陵,因此他下诏,命令今后的皇帝“昭穆次序,隔代埋葬”。从此,清帝陵寝便分葬于遵化和易县,按照其地理位置划分,遵化陵区成为东陵,易县陵区称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98公里。以雍正的泰陵为中心扩散,而泰陵也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整个陵寝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是门、坊、碑、亭,后部分主要是殿宇和地下宫殿。

记忆里对泰陵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那个秋天的早晨。微雨初歇,天将放晴,慢慢走在通往泰陵的路上,只闻鸟鸣,周边很安静。走进景区大门,远远便看到白色的石桥,肃穆的天空,庄重的古松,一切的一切,都在诉说着曾经的帝王传奇。

穿过一座联拱式的五孔桥,就算正式进入陵区了。首先看到三座精美高大的石牌坊和一条宽约十余米、长长的神道贯穿而去。继续走便看到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石拱桥、石像生、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

一路行来,感慨万千,不仅为千年不朽,精彩绝伦的石雕木艺,也同时感叹着帝王的起伏人生,曾经金戈铁马,曾经光辉耀眼。

但是不论生前如何叱咤风云,死后也不过是黄土一钵。再风光大葬,谁又能左右其身后之事,甚至身前之事。就如雍正的死因,到如今还是不解之谜。

雍正十三年时在圆明园驾崩,年仅58岁,《雍正朝起居注册》是这样记载的:“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终日守在身旁。戌时(午后七时至九时)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寝宫发布遗诏给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龙驭上宾于二十三日子时(夜十一时至翌日一时)。由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着宝亲王继位。”

由于这些记载没有明确说明雍正的病情及死因,致使他的猝死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并充满了种种传说。

不过传说也就是传说,雍正陵墓并没有被打开,真相也就无从得知。虽然雍正帝在位时间不长,但是正史野史争论颇多。尤其在继位和死因问题上为后人留下了两大疑案,留待今后解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