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郝新风、何晨曦)保定易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易县县委、县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共建共享,分层次、多模式、全域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山区脱贫县创建美丽乡村的新路子。
因地制宜规划美丽乡村。易县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盘谋划、统筹推进。一是注重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农村山水肌理、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做到“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二是坚持因地制宜。与河北农大达成县校发展战略合作,完成了全县所有行政村的全方位摸底调研,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科学编制了《易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易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农业资源数字化及数据库项目建设。三是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专家设计、公开征询、群众讨论,多层次、多角度征求意见建议,确保村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达到群众满意。经过反复推敲,明确了目标任务,重点打造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2条示范线、个美丽乡村。
多元投入建设美丽乡村。为解决财力不足的问题,易县不断创新投入机制,解决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难题。一是争取上级资金。积极谋划包装项目,加强与省市对口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更多的政策向易县倾斜,更多的项目、资金在易县落地。同时,对农村水、电、路和科教、文体、旅游等涉农项目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集中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二是引进社会资本。依托狼牙山、清西陵、易水湖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发展新农旅,打造新业态。几年来,隆基泰和、百悦集团等企业先后投资70亿元,建成了恋乡·太行水镇、易水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等4A级景区,带动周边4个省级、12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引导群众参与。农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设主体,又是直接受益者,易县通过开展先富带后富、党员带群众、干部带家属等“三带”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村庄清洁、庭院整治、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改变了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培育了群众维护舒适环境的良好习惯。
补齐短板发展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既要“面子”,更要“里子”,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抓产业培育。易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人因户因村施策,让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一技之长。以狼牙山红色资源优势,带动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康养度假等乡村产业发展,示范区内农家院已发展到多家。发挥清西陵5A级景区皇家历史文化优势,推出满族特色菜肴,打造满家乐品牌,形成了“吃满家饭、住满家屋、游满家村”为主的特色旅游产业,凤凰台村入选河北乡村旅游特色村、听松书院被评为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依托易水湖景区生态优势,发展新农旅新农业特色产业,投资2.4亿元建成了田岗知行村,成为了京津雄休闲度假和网红打卡地。二是抓设施完善。以乡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补齐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几年来,投资4.2亿元修建了一条百里振兴路,将三个景区实现了贯通连接,易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投资5亿元,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现已开工。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1万座,其中美丽乡村改厕实现了应改尽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提升。三是抓体制机制。建立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等工作机制,为易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不遗余力建设美丽乡村。易县将坚决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砸实责任、加大力度,努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一是提早谋划,周密部署。及早动手,不等不靠,把工作往实里做,全面启动年14个省级20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二是严格要求,注重品质。严格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本着抓亮点、建精品、出特色、创一流,高位推进,多元投入,确保“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