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都会被它的恢宏壮观所震撼。但你可曾知道,在63年前的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之间,还有一座存在了余年的皇城国门——中华门。
北京天安门中华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按照南京皇城的洪武门而建,明代称“大明门”,清代更名为“大清门”,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称“中华门”,并于10月10日在中华门举行了中华民国第一个国庆日庆祝活动。
年10月,北京中华门举行国庆节和老北京城的其他高大雄伟的城门不同,中华门不是城楼,而是一栋单檐歇山顶式的砖石结构建筑,三阙,上为飞檐崇脊,左右石狮下马碑各一。与正阳门等雄伟城楼相比,中华门只能说是庄严朴素,为何能成为三朝国门呢?
中华门全景一方面是它的位置特殊而尊贵。它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是北京皇城的正南门,古人以南方为尊贵;它在皇城天安门与外城正阳门之间,是从皇城到正阳门的必经之门。所以它享有“国门”的地位,又被称为“皇城第一门”。
清末站在大清门前看到的天安门另一方面,它是第一个以国号命名的门。明代称“大明门”,作为封建皇权和国家权威的国门象征,大学士解缙题门联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之后清代更名为“大清门”,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改名为“中华门”,虽然改朝换代了,但也一直承认了它的国门荣誉。
明代北京皇城平面图中华门是国门,便成为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派有禁军驻守,门外有下马碑,文官到此下娇、武官下马,除龙车凤辇可从中门通过外,其他人都只能在侧门步行通过。
在明代,大明门的中门平常是关闭的,只有遇到很特殊的日子才会开启,如皇帝结婚娶皇后,老上皇去世、新皇帝登基、重大战争胜利献俘,才会开启大明门的中门。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前的大清门在清代,大清门之中门,大体上传承明代礼制,只有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才能进出,其他人只能走侧门,但每次殿试的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还是可以在发榜的时候走一次中门,以彰显朝廷对科举的重视。
中华门北侧远景同时清代认为皇帝死后从大清门出丧不吉利,便废除了明朝皇帝去世由大明门出葬的礼制,大清门“只进喜、不出丧”。皇帝大婚之典,只有皇后才能从大清门内进入紫禁城,而其他嫔妃只能走后门——神武门。
中华门作为国门,在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不少风波。
李自成进北京城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破正阳门后,为了表达对腐朽大明王朝的愤怒,进入大明门,李自成亲自用弓箭怒射承天门的匾额。李自成不用弓箭怒射大明门,估计也是要把它作为自己的大顺王朝的国门。
年前的中华门一个多月之后,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北京城。为了彰显大清取代大明的正统合法,多尔衮从大明门进入皇城,并将大明门改为大清门,以清代明,以彻底结束明朝的气运。
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曾用大炮轰开大清门,践踏皇城,以表示对大清王朝的蔑视和愤恨。
年慈禧、光绪回銮进入大清门而逃到西安的慈禧和光绪,年两宫回銮时,也是从修缮一新的大清门进入紫禁城的。
清末,老百姓自由通行穿过大清门清代虽有大清门“只进喜、不出丧”的祖制,但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这一祖制逐渐被打破。
年,末代皇太后隆裕太后去世,她的棺椁从中华门前经过,穿过正阳门,上火车运往清西陵。她毕竟是清朝末代太后,只是从门前经过,并不是穿过中华门,还不算“过分”。
年袁世凯棺椁从中华门穿过而年袁世凯去世后,他的棺椁从中华门抬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棺椁穿过中华门,当时被很多人视为“冒天下之大不韪”。
年孙中山灵柩从中华门和正阳门穿过年的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中华门和正阳门穿过,到正阳门火车站后由专列运往南京安葬,因其建立中华民国的伟大功勋,倒是无人非议。
中华门正面当时之所以打破中华门“不出丧”的传统,一是已经废除了封建帝制,二是当时前门火车站已经通车,走中华门是到达火车站最近的路。
年8月4日,日寇从正阳门进入中华门年8月4日,侵华日军先头部队从北平正阳门穿过中华门,进入紫禁城,北平宣告沦陷。
年12月13日,日寇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国门——南京中华门之后,南京宣告沦陷,之后日军对攻占南京中华门大肆进行宣传,妄图打击和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年的中华门年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华门的南面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门继续保留在天安门广场上。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位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正阳门之间的中华门被拆除。年,在中华门遗址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广场当时拆除拥有余年辉煌历史的中华门,现在看来虽有些遗憾,但为了将天安门广场建设得更加恢宏壮观,改善当时北京城的交通条件,这也是当时的最佳选择。现在,我们只能通过欣赏中华门的早期照片,来一睹昔日的风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