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位于太行八陉之蒲阴陉东口,扼守蒙古高原经大同通往北京的要道。在北京作为金中都到明清京师的几百年里,这里都是它的重要屏障,一旦有失,天震地骇
今紫荆关长城以明代遗存为主,关城内已无古建筑,当年官兵的戍守生涯也了无痕迹。本世纪以来,长城保护和修复是紫荆关的主要课题。从前紫荆关的存在是为了保卫疆土,而今需要保卫的是它本身
首发:1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图/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文华
“河山带砺”紫荆关,北京“咽喉”多往事
从前守关护京畿,而今“护关”守文脉
紫荆关曾被看作北京的“咽喉”。
它位于太行八陉之蒲阴陉东口,扼守蒙古高原经大同通往北京的要道。在北京作为金中都到明清京师的几百年里,这里都是它的重要屏障,一旦有失,天震地骇。
年,成吉思汗在居庸关外击败金军,居庸难克改袭紫荆,兵困中都。年土木之变后,瓦剌部裹挟明英宗攻陷紫荆关,九门外成战场。年,李自成攻居庸关不克,改入紫荆关,进占京城。由此,古人有个认识:对于北京而言,居庸关是背,紫荆关是喉。
紫荆关关城距京多公里,现属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当年明英宗从关城走了三天到德胜门外,而今走高速到北京西三环只需两小时。易县是北京周边旅游热点,但游人多去清西陵、狼牙山等,紫荆关门前冷落。
紫荆关关城南门城墙。
“咽喉”已成深深的往事。
紫荆之名始见于宋,说是岭上多紫荆,花开漫山遍野。关临拒马河,原名巨马,说是其水流壮阔,势如巨马奔腾。紫荆生生不息,拒马奔流未已,拥花临水,紫荆关一直在,只是几经沧桑。关城在省道旁,下车即到,无售票处。易县副县长刘永田曾在紫荆关镇任职多年,他说,近些年紫荆关进行了多次修缮,名关风采有所恢复,但还不是景区。
走访紫荆关时,气朗风清,在开着鲜花的关墙边,看到松鼠出没。
河横拒马成天堑
紫荆关北门是朝东开,关北正对拒马河。
北门保存较好,两重门额清晰可辨,上题“河山带砺”,下题“紫荆关”,落款“万历丁亥年夏”“聊城傅光宅书”。
紫荆关关城北门。
“万历丁亥年”即万历十五年(年),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戚继光在这年腊月去世,“三个月以前,戚继光的名字最后一次在御前提出,一位监察御史上疏建议起用这位已被罢免的将领。这一建议使皇帝深感不悦,建议者被罚俸三月,以示薄惩”。这位御史是傅光宅。
那时戚继光离开镇守16年的长城已4年,平静已久的北疆烽烟又起,戚继光的作用满朝皆知,但除傅光宅外无人提及,因为大家知道皇帝不满戚继光曾和张居正走得太近。傅光宅任监察御史刚两年,上年因直言进谏得到皇帝嘉许,但这次没能促成戚继光重返长城。之后傅光宅在西南边陲建功立业,紫荆关刻下了他对北方长城的愿景。
“河山带砺”出自《史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大致意思是即使黄河细小如带,泰山平如磨石,也会永远国泰民安,恩泽延及后代。在紫荆关,河是拒马河,山是太行山,套用也合适。有人将之理解为河如带环绕着山,属望文生义,不过也算见景生情,不是原词意,倒反映现实状况。
紫荆关在明代与居庸关、倒马关并称内三关,建在紫荆岭上,周围有万仞山、黄土岭等,拒马河环绕关城。过河向西经涞源(旧称广昌)通向大同是飞狐道,这道在涞源以东分开,经紫荆关称蒲阴陉,经倒马关称飞狐陉,自古都是兵家相争之地。倒马关一带长城考古发现认为,此处始建时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中山长城。紫荆关目前发现最早长城为南天门西侧米处一段夯土墙体,有说是战国时所建,尚无权威认定。
紫荆关关城北门拒马河。
蒲阴陉和飞狐陉主要是沿拒马河和唐河河谷穿越太行山。拒马河今属海河大清河水系,源于涞源,过紫荆关后经北京西南方向,有野三坡、十渡等风景,到雄安附近入大清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拒马河称“巨马水”,紫荆关称子庄关。巨马改称拒马,说是因晋代刘琨依河阻石勒骑兵,有介绍紫荆关的文章称,这一仗发生在关前河上。
紫荆关史上烽火绵绵,但刘琨与石勒应未曾在此交兵。西晋末年匈奴、羯等族兴起,天下大乱,石勒属羯族,拥兵称帝,史称后赵。刘琨曾和祖逖一起闻鸡起舞,后雄踞晋阳(今山西太原)十年,是西晋王朝最后的支柱之一。
年,石勒出兵击败刘琨,刘琨从晋阳经飞狐道奔幽州(今北京)投段匹磾,应经过紫荆关,但史上未记载石勒追击,只说其派部属孔苌讨伐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的刘琨大将箕澹。石勒当时已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前后两次讨平幽州都是从襄国北上,经今京港澳高速一线,这里是便捷的太行山东麓大道,犯不着翻山越岭去走蒲阴陉。
刘琨投段匹磾后被安置到安次(今河北廊坊)附近,这在当时属段匹磾与石勒对峙的前线,有拒马河支流,刘琨依河对抗石勒。《水经注》中记载:“沟自安次西北,东迳常道城东,安次县故城西,晋司空刘琨所守,以拒石勒也。”沟指滹沱河枯沟,那时汇入拒马河,这一带河道古来变动不定,现在已属永定河水系,大约是在北京新机场附近。
刘琨和石勒在紫荆关打过仗,研究者常引用两个材料,一是旧《涞水县志》记载:“晋刘琨守此以拒石勒。”二是明代李卞的诗:“石勒长驱铁骑过,刘琨曾此枕兵戈。要令鼙鼓归青社,肯许轮蹄度碧波。”李卞诗名《拒马河》,原就不一定是指紫荆关这一段。旧《涞水县志》应是引《水经注》语,《水经注》所述拒马河不是指涞水附近的河段。
紫荆关可与居庸关并称是金以后的事,不少介绍资料将紫荆关“身世”说得和居庸关相近,依据并不充分。居庸关是《吕氏春秋》中所说“天下九塞”之“居庸”没有异议,紫荆关是九塞中的“荆阮”却难确定。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时,明确说“荆阮”在楚,高诱是距紫荆关不远的涿州人,当时应无“荆阮”是紫荆关的说法。
许多介绍说汉代五阮关即紫荆关,还称名将马援曾在此设伏大败乌桓,乌桓从此不敢南下,这也非定论。《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建武二十一年(45年)马援率三千骑兵出五阮关攻打上谷塞外白山的乌桓部,乌桓闻讯而走,有注称五阮关在代郡。同书《马援列传》中说马援出高柳(今山西阳高),经雁门、代、上谷的障塞,无功而返。紫荆关一带东汉属中山国,不在上述三郡之列。上谷塞外白山在今张家口沽源,有说五阮关在今宣化西南,从地理上看,从那去沽源比较合理。说五阮关即紫荆关一个重要依据,是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有此说,但他只说“或曰”,并未肯定。
“河横拒马成天堑,孔溅飞狐表地阛。一带戍垣危绝处,频闻野鸟语闲闲。”这说的拒马河确是指紫荆关外的这段了,诗作者黄可润,清乾隆时期曾任易州知州,之前在刘琨家乡无极当过县令,那时刘琨已去世多年。
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北京,史称金中都。作为京畿要道关口,紫荆关走到历史聚光灯下。
铁马西风下范阳
紫荆关可称“戍垣危绝处”,但作为防西北方向的关口,北面以拒马河为堑,地势却较平坦,危绝处在南门。
南门有三道,第一道在今坡下村的山谷中,今尚存遗址,过第一道门向北山势陡峭,有古道称十八盘,全长约十公里,盘旋向上。到山顶是二道门,也称南天门,原有石匾横书“畿南第一雄关”,今匾与门俱无。
紫荆关关城南门。
南天门之后是第三道门,此门经过维修,雄姿犹存,虽名南门却朝西开,门额上题“荆塞金城”,落款上写“万历十七年紫荆关后备按察使刘秉星”等字样,一侧有水门,均可通行。水门朝南,顶上原有门楼,今可见基石。站在基石处四望,山峦起伏,城墙逶迤,气象恢宏。进入这道门后,才算进入了关城。
南门虽险,要防的却是平缓的北门。时下寻访,最方便是下高速走省道,拒马河紫荆关桥边即是北门,桥高于河面,路高于北门。出国道下坡才能到关墙下,沿墙西行先路过朝北的水门,前些年水门还可通行,现已淤塞,年“7·21”洪水所致,这和地势低不无关系。
紫荆关关城北门已淤塞的水门。
这样的地理条件,很难说是易守难攻。这一点在明代就有人提出,弘治年间,大臣高铨说,紫荆关之险被拒马河划破,占据河的北岸可居高临下,应该增筑城堡。他的建议被采纳,拒马河以北的防守不断加强,但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紫荆关防守的艰难。
紫荆关发生的几次大战,结果多是守方失利,且攻方常是攻不下居庸关改道紫荆关。十多年前经紫荆关走过十八盘,车在山岭上曲折往复,印象深刻。后来有了高速公路,经过时只是走隧道,名关一闪而过,再难引起注意。
走高速过居庸关,也是隧道不断,但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许久,雄关险要仍能感觉到。古人视居庸关为背,紫荆关为喉,是说紫荆关更为紧要,因为它更易被攻取。
居庸关在燕山中,紫荆关则处太行山(古时太行山广义上包括燕山,这是指狭义)。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东缘,西来黄沙被挡下,西侧(特别是北段)总体地势平缓,东侧则与平原形成鲜明落差,太行山北段关口向西防守有着天然不足。
清人顾祖禹比较内三关形势,称紫荆和倒马“皆平夷旷衍,无高山大陵之限,骑兵便于驰突。惟居庸重冈复岭,关山严固,三关之守,居庸险而实易”。
“漠漠天青接大荒,高楼极目势苍茫。长城夜月防荆岭,铁马西风下范阳。”范阳是今河北涿州,清人姚坍在《易州怀古》中道出紫荆关防守的困局,荆岭长城难挡铁马西风。
当时,北方蒙古势力崛起,金逐渐失去对大漠的控制,“鞑靼来,鞑靼去,赶得官家没处去”。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年,蒙古军在野狐岭大败金兵,乘胜攻入居庸关,进逼中都,攻城不克,劫掠后回归大漠。年,成吉思汗再次攻金,打到居庸关下,金人将关门焊死,远近路上布满蒺藜,蒙古骑兵攻不下来,改走飞狐道,在紫荆关以西50公里左右的五回岭击退金兵阻挡。
那时紫荆关防守能力还较弱,蒙古军过五回岭后未遇有力抵抗。年三月成吉思汗到中都北郊,金宣宗遣使求和,奉岐国公主和亲,并献金帛、童男女,蒙古退兵,五月宣宗仓皇南走,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金从此一蹶不振。
年蒙古灭金。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年元人修成《金史》,丞相阿鲁图上《进金史表》,其中述及年武功,称:“劲卒捣居庸,北拊其背,大军出紫荆,南扼其吭。”吭即喉咙,这是紫荆“咽喉说”的较早版本。
这一说法形成的背后是国运荣衰和黎民生死。蒙古军围困中都的同时分兵劫掠杀戮。在保州(今保定)“尽驱军民出”“以杀为嬉”(刘因《孝子田君墓表》);在须城(今山东东平)“尸积数十万,磔首于城,殆与城等”(郝经《须城县令孟公墓铭》)。
东平西临黄河、东望泰山,头颅堆积将与城墙齐平之时,是多么期盼“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傅光宅在紫荆关写下的“河山带砺”,表达出古人对名关的最大期许。
“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诗作者元好问,蒙古军屠忻州时,其兄元好古被杀。这年元好问25岁,已写下了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但他之后的生活再无风花雪月,只有乱离苦痛。“人在兵戈中转悠,国家在兵戈中转悠,天地在兵戈中转悠。好问的命运在哪里,他在一切转悠中转悠。”(朱东润《元好问传》)
元好问生于太行山西侧的忻州,卒于太行山东侧的获鹿(今河北鹿泉)。他曾写道:“太行诸山,东走辽碣(广义上的太行),盘礴偃蹇。挟大川以入于海。”并说太行山下保定是京南第一雄镇,年紫荆关外之败,保定失守致使社禝倾覆,有诗云“并州父老应相望,早晚旌旗上太行”。
他期待上太行的是金军旌旗,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战胜元朝军队,将旌旗插在太行山上的是明军。
戍卒持更月将落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这是明军前身红巾军初起时写在旗帜上的目标。
明洪武元年(年),明将徐达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同年由井陉道进军山西,旌旗飘扬太行山。在取得对元军的军事胜利并将其驱赶到漠北之后,明廷并未用心在蒙古高原建立统治秩序。
工业文明兴起前,农耕较游牧更能提供稳定舒适的生活,中原人经营草原的动力和手段都不足,“洪武时期的明朝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全盘继承元朝的多民族大一统帝国,而是在元朝的一部分疆域内建立了以汉族为限的名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李新峰《论元明之间的变革》)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明着手在太行山-燕山一线修建长城。
紫荆关长城应运而成。
紫荆关关城北门城墙。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六年(年)镇守北平的华云龙进言称,北部边疆东起永平(今秦皇岛),西到五灰岭(即五回岭),应建立防御体系,特别紫荆关及芦花山岭尤为重要,应重点防守,朱元璋准奏。应该是年“铁马西风下范阳”的往事,让明君臣对紫荆关高看一眼。
朱元璋为自己的子孙考虑很多,许多方面都想到了,但后事并不如他所愿。
正统十四年(年),紫荆关失守,攻城的瓦剌军中有在土木之变中被俘的皇帝明英宗。
关于土木之变,传统说法是明英宗受宦官王振蛊惑出征,返回时王振想让皇帝经过自己家乡蔚县,走飞狐道入紫荆关,后又担心大军践踏自家庄稼,转走居庸关,结果被困土木堡,大败。《明史》《明实录》以至《国榷》中记载大致如此。
近年有学人认为这是为尊者讳,出征和路线选择的第一责任人是明英宗,王振非好人,但在这件事中是背锅。这说法不无道理,英宗复辟后对死在土木堡的王振很怀念,赐祭,祀之智化寺,今那里犹存王振石刻像,看起来文质彬彬。如土木败因王振,英宗当不至此。且假使走紫荆关,如顾祖禹所言“无高山大陵之限,骑兵便于驰突”,可能更易被追及。
英宗终究还是来到紫荆关,瓦剌军以送英宗回京为名南下,一路攻居庸关,一路攻紫荆关。在投降太监喜宁带领下,瓦剌军攻入紫荆关,明副都御史孙祥、指挥韩清、镇守太监阮尧民战死。瓦剌军攻到北京城下,兵部尚书于谦指挥明军坚决抵抗,瓦剌军受挫被迫撤退。
紫荆关关城北门城墙上望拒马河。
此役中瓦剌军未攻下居庸关,其统领也先挟持明英宗进出都是走紫荆关。从当时在明英宗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哈铭的回忆看,明英宗相当于被软禁,有自己的侍从服务,还接受明官民贡献酒肉果品并自主分送给瓦剌将帅,但毕竟寄人篱下,鞍马奔波,吃了不少苦,在紫荆关外还曾露宿山间。
这一年英宗22岁,紫荆关城是他继位那年(正统元年年)初建的。正统四年(年)堵塞周围隘口。土木之变前,新设了紫荆关守备指挥。明英宗加强紫荆关防守,与蒙古势力重新崛起相关。明初横扫大漠,蒙古各部备受打击,无力到达宣化与大同一线,紫荆关高枕无忧,因而虽布置了太行山防线,但并未着力巩固。
正统年间,瓦剌部迅速崛起引起明廷注意,太行山防线有所增强,但明君臣对来自草原的危险估计不足,这是土木之变发生的内在原因,也是造成紫荆关失守的重要因素。瓦剌3万大军叩关,明军准备不足,临时汇集了上万兵马,兵力不占优,紫荆关防御能力也不够强。
紫荆关形成完善的防御体系是土木之变以后,明朝对紫荆关的重要地位有了切肤之感。协助于谦守卫京师的叶盛说,如果紫荆关和白羊不丢,敌人到不了北京城下。于谦说,居庸关和紫荆关都称咽喉,有人认为居庸更重要,但外敌攻居庸关难而打紫荆关容易,想要保卫京师,紫荆关不可不防。
景泰至崇祯年间,明不断增修紫荆关,建成梅花状的整体防御工程。以关城内真武山为中心,关墙向四外延伸,形成4个不规则的城圈,可各自为战也可互为呼应,关墙总长1.8万多米,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防卫力量也不断提升,据嘉靖中期宣大偏保总督翁万达所记,紫荆关驻扎官兵人,周围隘口驻扎人(见《翁万达集·预拟分布人马以御虏患疏》)。然而,这些努力,未能保证“河山带砺”。崇祯十七年(年),李自成军攻破紫荆关,守将丁起宗战死。京师失守,崇祯自缢,明清易代。
今紫荆关长城以明代遗存为主,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连柱说,现存关墙1.2万米,城门3座。今紫荆关村户籍人口多人,加上外来人口也不过千人左右,关城内已无古建筑,当年官兵的戍守生涯早了无痕迹。
升平万里敞雄关
“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
这段关于铁轨的描述出自铁凝《哦,香雪》,讲述铁路给一个乡村女孩带来的生活变化。台儿沟是个虚拟的名字,这条从首都开往山西的铁路是京原线(北京到山西原平),沿蒲阴陉穿越太行山区,经过紫荆关。铁轨虽纤细,但它承载着现代工业文明,悄然间打开山野女孩视界,也改写千年雄关春秋。
易县最早的铁路建于清末,从卢汉铁路(卢沟桥到汉口)高碑店站到易县梁格庄,梁格庄是清西陵所在。清代紫荆关仍有驻军,但康熙击败噶尔丹以后,草原部族已难形成威胁,太行山长城意义不再,清初顾炎武游历京畿,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这是紫荆“咽喉说”通行版,也可称是“绝版”了。
紫荆关关城内景。
“升平万里敞雄关,况是中天月满环。夜景最宜高处赏,层峦不惜静中攀。清连玉宇欲仙去,寒透黄庭怯酒悭。回首当年戎马地,可能侵晓啸歌闲。”这是乾隆年间易州知州杨芊的诗作,月下紫荆,不再是戍卒持更,而是纵酒啸歌。
在清代,紫荆关咽喉地位渐失,易县最重要之处是雍正等归葬的西陵。
年慈禧决定次年去西陵祭扫,当时卢沟桥到保定段已通车,袁世凯建议往易县修支线获准。工程由詹天佑主持,这年12月开始筑路,年4月竣工,全长42.8公里。
京原线是经过易县的第二条铁路,年开始建设,年通车,全长.5公里。工程穿越太行山区,隧道总长占新建线路长的近四分之一,《哦,香雪》中这样描述京原线的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
为打开这“眼睛”,工程使用3吨以上炸药量爆破71次。线路设有紫荆关站,现有客车通行。紫荆关镇镇长隗高歌说他曾坐过这趟车,到北京3个多小时,票价不到10元。
本世纪以来,长城保护和修复是紫荆关的主要课题。紫荆关镇政府原设在关城里,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现已搬出。当地曾想将关城里的居民都搬出去,进行总体保护开发,但居民积极性不高,地方也没那么多资金。不过,在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的支持下,紫荆关城已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李连柱介绍说,从年到年,关城陆续已修复了米城墙。现在看到的北门、“荆塞金城”门及其相连的城墙都是修复后的。
紫荆关长城修复曾引起争议,年春有长城志愿者在北门修复现场发现工人拆除水关内墙原有砖包墙体,修复的墙体是水泥和块石构成的花石墙(虎皮墙),认为虎皮墙不是长城旧貌,破坏了原有的历史信息,经报道后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