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山十三陵大明皇帝中,哪几位没有被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73124.html

大明王朝,一共是十六位皇帝(不含南明及追尊各帝),即: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见濡)、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坖、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在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有一片面积达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皇家陵寝区,这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身后陵寝所在

当初燕王朱棣“靖难”获胜、登基称帝,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后,便有意将统治中心迁往自己的起家之地——北平顺天府(即将来的京师北京),以便稳固皇权。

永乐五年(年),徐皇后(仁孝皇后)薨逝,成祖在给皇后(以及日后的自己)挑选万年吉壤时,并未效法太祖皇帝,在京师(南京)附近选择陵寝地址,而是按照受宠的江西术士廖均卿的建议,前往顺天府,在燕山山麓周围,选择合适的陵址,为皇后建造陵寝(以此表示成祖自己将要迁都北平的决心)。

廖均卿等人奉旨前往顺天府后,经过多方勘探、寻访吉地,终于在顺天府昌平县北找到了原名为黄土山的“吉壤”,其地“天门山拱震垣,地户水流囚谢”,是绝佳的风水宝地;随即,勘察官员将选址结果奏明了成祖。

成祖看过了地形图后,对昌平黄土山这块吉壤十分满意,当即决定在此为皇后营造陵寝,也作为自己身后的安息之地,并赐黄土山名为“天寿山”。

永乐七年(年),陵寝正式开建,至永乐十一年(年),地宫建成,皇后的梓宫被先期葬入了地宫中。其他地面建筑随后继续营造。

永乐二十二年(年)七月,成祖驾崩,之后也被安葬于天寿山的皇陵内,皇太子继位,即明仁宗;仁宗给父母的合葬陵命名为“长陵”,这就是天寿山皇家陵寝区内的第一座皇陵。

原本按照之前历代王朝的陵寝制度,后世嗣皇帝的陵寝都要以始祖皇帝的皇陵为中心,按照“左昭右穆”、“左子右孙”的仪制有序建造,各安其位;大明的始祖皇帝是太祖朱元璋,因此按制度,后世嗣皇帝的陵寝也要建造于太祖陵旁,伴随始祖(正如明兴宗、也就是懿文太子朱标的陵寝建造在太祖陵墓左侧一样)。

但成祖是以“靖难”而夺取的皇位,登基后于永乐十八年(年)正式迁都北京(京师),而之前也在昌平天寿山为自己(和徐皇后)建造了身后的陵寝;成祖驾崩后,葬在天寿山,已经不再遵循“随始祖而葬”的陵寝制度。

仁宗继位后,倒是很想再次将国都迁回南京,也想在祖父太祖皇帝的陵寝旁为自己修造陵墓;但一来仁宗在位的时间过短,没来得及操办迁都和修陵之事,二来大明京师已经迁到北京(京师),仁宗驾崩后,如果要将梓宫运回南京安葬,那么在时间、财力、人力、物力方面将耗费巨大,国家实在承受不起。

所以,宣宗继位后,还是为父亲在天寿山皇陵区内、祖父成祖皇帝的“长陵”旁,修建了“献陵”,安葬了仁宗皇帝。从此,大明历代嗣皇帝的身后陵寝建造于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就成为了定制,一律不归葬南京。

从永乐十一年(年),成祖的长陵(地宫)修建完毕开始,至顺治二年(年),清朝修葺好思宗崇祯帝的“思陵”(实际上是崇祯帝田贵妃的墓改建)为止,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先后修造了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一共十三座皇陵,合称“明十三陵”。

刚开始的时候已经介绍过了,大明皇帝(不含南明和追尊的),一共是十六位,但天寿山皇陵区内,只葬有十三位皇帝,那么,另外的三位皇帝是谁,他们的陵墓在哪里?具体又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没有安葬在天寿山皇陵区的三位大明皇帝,第一位其实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太祖朱元璋;而另外两位,一个是被叔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而篡夺了皇位、下落不明的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另一位则是被兄长、时为太上皇的英宗朱祁镇借“夺门之变”而强行赶下皇位、降为郕王,最后不明不白“暴薨”于西苑的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太祖于洪武元年(年)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后,就开始为自己与马皇后挑选身后的万年吉地;经过多方勘察后,洪武十四年(年),太祖选定了京师(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一块风水宝地,正式开建自己的陵墓。

刚刚开始建陵,工部营造人员就发现选中的吉地前方,赫然是三国时吴国大帝孙权的蒋陵;为风水起见,工部官员想移走孙权墓,免得破坏皇陵的神道走向。但太祖得知后大度地说:“孙权也是英雄,留着他的墓,将来给我守门吧”。

因此,蒋陵没有被移走,一直留在原地,而太祖的陵寝神道则绕过了蒋陵,再抵达宝顶前,这也是太祖的陵寝神道,不是笔直的原因所在。

洪武十五年(年),马皇后薨逝,太祖将发妻先期葬入已经完工了的陵寝地宫中(整个陵寝的地面建筑还在修造中)。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高皇后”,所以太祖定陵寝名为“孝陵”(也有“以孝治天下”的意思)。

洪武十六年(年),孝陵的地面建筑,如享殿、明楼、配殿等基本完工。

洪武三十一年(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已经关闭十六年之久的孝陵地宫被再度开启,建文帝将皇祖的梓宫安放入内,与祖母马皇后合葬(另外还有若干殉葬的太祖后宫嫔妃,也被一并葬入地宫中)。

建文元年(年),因建文帝的“削藩”之策,燕王朱棣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在北平举兵,发动了“靖难”,和建文朝廷刀兵相向。经过三年的激战,建文四年(年)六月,燕军南下攻陷了京师(南京),建文帝在大乱中不知所终。

燕王先“谒孝陵”,并在诸王及群臣的上表劝进下,三辞后接受帝位,登基称帝,即明太宗(成祖),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以明年为永乐元年。

永乐三年(年),在成祖的亲自监督下,孝陵的地面建筑全部建成,永乐十一年(年),“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被树立在孝陵神道正中,这标志着孝陵的完全落成,而全部的建筑过程,历时三十二年之久(洪武十四年至永乐十一年,也就是年至年)。

自洪武三十一年(年),太祖驾崩、被安葬进孝陵地宫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在南京紫金山的孝陵地宫内,静静地长眠了六百二十四年。

洪武二十五年(年),皇太子朱标因病薨逝,年仅三十七岁。太祖因此哀痛不已,多次伤心落泪。为表示父子亲情永在,太祖将朱标祔葬于自己与马皇后将合葬的孝陵之东,并给朱标赐谥号为“懿文太子”。

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年)不幸夭折,次孙朱允炆时年十六岁;为保持皇统传承的稳定,太祖越过了尚在世的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四子燕王朱棣等儿子,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以延续大明皇室大宗的传承。

洪武三十一年(年),太祖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封遗诏即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即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后,追尊早逝的父亲为孝康皇帝,上庙号兴宗,追尊去世的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尊生母吕氏为皇太后。

当时诸藩势力强大、各自拥兵驻守一方,对中枢朝廷的威胁很大(虽然还没有举兵作乱的行动);因此,建文帝刚刚继位,就在亲信大臣们的鼓动下,预备削藩、,清除诸王威胁,巩固皇权。

当时,太祖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已经亡故,太祖在世诸子最长者为燕王朱棣。燕王奉诏镇守北平二十年,多次统兵北征,战功赫赫,俨然为北方诸藩之首。因此,建文帝的削藩行动,最大的目标就是燕王。

为剪除燕王的羽翼和奥援,建文帝继位之后,便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率军将燕王同母弟、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逮捕,废为庶人,迁往云南安置。随后,建文帝又将太祖第七子齐王朱榑、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第十八子岷王朱楩抓捕软禁、废为庶人;太祖第十二子湘王朱柏也被建文帝遣军队包围王府,预备逮捕。但湘王勇武、不堪受辱,无以自明之下,在荆州王府中阖宫焚死,以示抗争。

建文元年(年)七月,退无可退的燕王为了自保,愤然于北平起兵,援引《皇明祖训》中的“有奸臣作乱、藩王可起兵靖难”的条款,号称自己的起兵举动是为国“锄奸”,正式发动了“靖难之役”,展开和建文朝廷的军事对抗。

历经三年的拉锯作战,因建文帝优柔寡断、指挥不当,而明军宿将几乎都死于太祖晚年所兴大狱中,南军屡战屡败、丧师失地,燕军则在燕王的统领下不断战胜南军,实力越发壮大;建文四年(年)六月,燕军在燕王的亲自指挥下,南下渡江、围攻京师(南京)。关键时刻,太祖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打开自己驻守的金川门,向燕王投诚,燕军得以轻松入城,攻克京师。

一片混乱中,皇宫突然起火,很快蔓延到各处,火势不可收拾,宫中大乱,宫眷、侍女、卫兵、內侍等人四散逃难。

燕军入城后,燕王立即派人进入皇宫,想要搜寻到建文帝的踪迹。但燕军只找到了建文帝皇后马氏,以及皇太子朱文奎的尸体(死于大火中),建文帝两岁的次子朱文圭则被人救下,由燕军收于军中。建文帝本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此失去了踪迹。

燕王拜谒孝陵之后登基称帝,即明太宗(成祖)。成祖称帝后,将建文帝在位时的痕迹全部抹去,废黜了建文年号,改称建文帝为“建文君”,降建文帝之父、兴宗孝康皇帝(即朱标)为懿文太子;没有追谥建文帝任何帝号、、谥号、庙号,也没有给建文帝修建任何名义上的陵墓。

成祖之后的大明历代皇帝(正统意义上),都遵循成祖本人的做法,对建文帝直接无视,没有任何纪念、祭拜之举,也没给他修建哪怕是象征意义上的陵寝。因此,建文帝朱允炆,是大明十六代皇帝中,唯一一个没有身后安身之所的皇帝。

直到南明弘光元年(年)七月,南明弘光帝接受群臣的请求,为建文帝上庙号“惠宗”,上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并追谥其长子朱文奎为为恭愍太子,其次子朱文圭为润怀王。到了这个时候,建文帝的皇帝身份才得到承认,身后的祭祀也得以恢复(虽然没有享受多久);而即使是这样,他最终也没能得到属于他的那一座陵寝。

正统十四年(年)八月,被宦官王振撺掇着亲征瓦剌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军队俘获,随驾出征的五十万京营大军损失殆尽。大明朝廷几乎因此倾覆。

关键时刻,在于谦等主战派大臣的坚持和力推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被皇太后立为新帝,即刻登基,以稳固京师人心,朱祁钰即景泰帝(明代宗);而被瓦剌俘获的英宗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景泰帝登基后,和于谦等主战大臣全力配合、齐心抵御,将入寇京师的的瓦剌军队打退,为大明社稷的安危立下了大功。

当时,皇太后在立景泰帝为新帝时,还继续以英宗之子、景泰帝的侄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而局势危急、瓦剌已经兵临城下,景泰帝顾不上这件事情,对侄子继续为皇太子没有太大的异议。

但瓦剌败退、局面恢复安定之后,景泰帝基本坐稳了皇位,而太上皇英宗也在随后的和议中,被瓦剌在景泰元年(年)放回了大明;出于对皇权的独尊性和排他性,景泰帝对兄长英宗的回归其实是很顾忌的,但在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于是,景泰帝亲自到皇宫东安门外迎接兄长返回,并嘘寒问暖,互致问候,然后将“太上皇”安置于南宫中“荣养”。但景泰帝在南宫外加派守卫、时刻提防,隔绝了英宗和外界的联系,以防他卷土重来,抢夺帝位。

此后七年之间,太上皇英宗名为荣养,实为软禁,在南宫中度过了一段生活窘迫的隐居日子,如同高级囚徒一样。

景泰三年(年)五月,景泰帝经过一番策划后,成功地降封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亲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但朱见济刚刚当了一年多的皇太子,就在景泰四年(年)十一月病夭,大明储位再次空虚。

此后,景泰帝再也没有生出其他皇子,大明国本迟迟不能确立,社稷因此没有明确的继承人。景泰八年(年)正月,景泰帝患病,即将不起,但储君的人选还是没能确定。

关键时刻,几个别有用心的臣子——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司设监太监曹吉祥,为了夺取“拥立之功”,谋取更大的利益,在经过周密策划之后,于景泰八年(年)正月十六晚,各率私兵,直闯入南宫,接出了早已得知消息的太上皇,登御辇直奔皇城。

至东华门后,英宗在御辇上大声回应制止他们进入皇城的守门士卒:“朕太上皇也!”守卫因此不敢阻挡,英宗顺利进入东华门,随后登奉天殿,宣布复位。当时,恰逢早朝,百官已经入宫,不明就里之下,群臣迟疑踌躇。徐有贞率先行礼,并大喝“太上皇已复位!”,令群臣前来觐见!

群臣迟疑片刻之后,还是按照觐见皇帝的礼仪,向端坐在奉天殿上的太上皇英宗叩拜。就这样,阔别皇位七年多之后,英宗再一次重登帝位,复辟成功。这就是大明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成功后,英宗立即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年),并在半个月后,以皇太后的名义,废黜弟弟景泰帝的皇帝名号,降为郕王,将其迁到皇宫外的西苑中软禁。

天顺元年(年)二月十九,为避免景泰帝死灰复燃、威胁皇权(正如自己在‘夺门之变’中所做的那样),英宗狠下心来,命內官监太监蒋安连夜赶赴西苑,将身体刚刚恢复的景泰帝暗害于寝宫内,一劳永逸地消除了隐患。景泰帝遇害时,年仅二十九岁。

当初,景泰帝曾废黜了不愿改立皇太子(即废侄子朱见深、立亲子朱见济之事)的原配汪皇后,而以皇太子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但朱见济在景泰四年(年)十一月夭折后,杭皇后身心大受打击、一病不起,也在泰七年(年)二月薨逝。

按照太宗(成祖)所开创的陵寝制度传统,大明(迁都之后的)皇帝的身后陵寝,都要在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选址建造;在景泰帝之前,天寿山陵区内已经建造完成了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

当初英宗继位时,还只有八岁,一时也不必着急修造身后陵寝。正统十四年(年),英宗出征被俘后,更加没人会在天寿山内给他选址修造皇陵(即使后来被放归大明,英宗也没有能够得到修造“太上皇陵”的权利)。

景泰帝在危难之际登基后,起先是要全力抵抗瓦剌的入寇,因此根本没时间为自己建造陵寝,后来局势安定后,也是因为自己还年轻的原因,景泰帝没有立即在天寿山皇陵区内,选址动工开建皇陵。

但景泰七年(年),杭皇后久病不治而薨逝,这就必须要建皇陵以安葬皇后;同时,景泰帝将来百年之后,也将和皇后合葬于此。所以,景泰帝当即下诏,命钦天监在天寿山下挑选合适的吉壤,作为杭皇后的陵寝,以及自己将来的身后长眠之地。

经过一番挑选后,钦天监在天寿山皇陵区内、仁宗献陵的左侧大约一里处,终于找到了一处上好的吉地,于是作为初选地址,上报给景泰帝审核。而看过了地势、风水草图后,景泰帝对此吉地很是满意,同意了钦天监的意见,然后命工部官员、昌平护军立即开工,在此地修造自己和杭皇后的合葬陵。

景泰七年(年)六月,皇陵的地宫部分完工,当月,杭皇后的梓宫被移入地宫安葬;因为皇帝(景泰帝)还在世,所以陵墓没有正式取名,只以“寿陵”为代称。

天顺元年(年),景泰帝在“夺门之变”中被复辟的英宗废为郕王、随后便“薨逝”于西苑;英宗深恨景泰帝在位时,对自己的防备和猜忌,自然不会将弟弟葬入天寿山皇陵区内,那座景泰帝生前建造的“寿陵”中。

在给弟弟赐了个“戾”字的恶谥、称其为“郕戾王”后,英宗勉强以亲王之礼,把景泰帝随意安葬在京西金山(玉泉山)下,皇室其他成员(主要是未就藩的亲王、其他没有资格入葬天寿山的宫眷、或者未受封就夭折了的皇子皇女)的陵寝区内,称为“郕戾王坟”。

而天寿山皇陵区内、景泰帝为自己修造的“寿陵”,则被英宗于天顺元年(年)五月,命工部尚书赵荣率军队全部拆除,不光地面建筑被夷为平地;就连地下的玄宫也被一并毁去,而之前安葬其中的杭皇后梓宫,就此下落不明了(很可能被随意处置)。

从此,天寿山下的这座原本雄伟宏大的皇陵,建筑荡然无存,遗址上荒草丛生、瓦砾遍地,,一片凄凉景象;昌平的皇陵护军们称这个遗址为“景泰洼”(景泰洼的故事,后面还会讲述到)。

天顺八年(年)正月,英宗驾崩,临终前遗命皇太子朱见深(即明宪宗),不得用被毁的郕戾王寿陵旧址为自己建陵(而按照‘左昭右穆’制度,景泰洼原本是英宗身后的最佳的建陵地)。

宪宗登基后,奉英宗的遗诏,在离“景泰洼”右边大约一里半的地方,寻到了另一块吉地,随后在此为父亲建造陵寝,这就是英宗的“裕陵”。

成化十一年(年),宪宗为凝聚人心、平息朝野议论,下诏恢复了叔父景泰帝的皇帝身份,追谥叔父为“恭仁康定景皇帝”,然后命工部按帝陵的规格,重新修整了玉泉山下的景泰帝陵墓,并改“郕戾王坟”为“景皇帝陵”;这就是大明王朝迁都京师(北京)以后,唯一一处不在昌平天寿山皇家陵寝区内的皇陵——景泰陵。

宪宗虽然恢复了景泰帝的帝号,也升“郕戾王坟”为“景皇帝陵”,但只是对景泰陵略加维护而已,整个景泰陵的地面建筑,大体上还是王陵的规模,其主殿、配殿的琉璃瓦也是绿瓦,陵碑也没有从陵门外偏东的位置(王陵规制)移到正对陵门;此时的景泰陵,仅仅在名义上拥有帝陵之名,实际还是王陵规制。这个“纡制”的情况,保持了六十年之久。

直到嘉靖十五年(年),嘉靖帝某次路过玉泉山,特地拜谒了景泰陵,并认为景泰陵如此规制,不合帝陵名号,有碍朝野观瞻。于是,嘉靖帝下诏,将景泰陵的诸殿琉璃瓦都改为黄瓦,并移陵碑于陵门之外、大门之内的正中位置,新建碑亭覆盖其上。

经过嘉靖帝的补充仪制,景泰陵才略具皇陵气象,大体上符合“帝陵”的制度。不过,景泰陵的规模远不能和天寿山皇陵区内的其他皇帝陵寝相比,祭祀制度、维护水准就更别提了。

从宪宗给父亲英宗修建“裕陵”时,刻意避开“景泰洼”之后,天寿山皇陵区内,虽然先后又修建了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这六座皇陵,但历代皇帝建陵时,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原本是上佳吉壤的“景泰洼”,选择在天寿山下的其他位置开建陵寝;上百年间,“景泰洼”的萧瑟景象没有改变。

万历四十八年(年)七月,明神宗万历帝驾崩,皇太子朱常洛于八月初一继位为帝,即明光宗泰昌帝。

泰昌帝即位之初,原本颇有振作之意,但他在青年时期就身体羸弱,好不容易熬到继位时,已经未老先衰了。再加上登基后主持万历帝的葬礼繁琐无比、又兼沉溺于美色(万历帝宠妃郑贵妃所进)、于是泰昌帝乎本来就千疮百孔的身体迅速透支,登基后不过十天,就病势沉疴,卧床不起。

此后为了保命,重病中的泰昌帝误服了内臣所进的泻药,以及“仙丹红丸”,病情更加雪上加霜、无可挽回。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三十,登基不过二十九天的泰昌帝,就在油尽灯枯的无奈中驾崩,年仅三十九岁。此时,泰昌帝的父皇万历帝的灵柩,还停在乾清宫中,没来得及安葬到早就建造好的定陵(万历帝自己的陵寝)内。

在勋臣英国公张惟贤、文臣首辅方从哲等人的拥立下,泰昌帝的皇长子朱由校奉遗诏登基,以当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改明年为天启元年,朱由校即明熹宗天启帝。

泰昌元年(年)十月,天启帝举行仪式,将皇祖万历帝、嫡祖母孝端皇后(神宗皇后)、祖母孝靖皇后(泰昌帝生母)合葬于天寿山陵区内的定陵,然后命钦天监尽快在陵区为父亲泰昌帝和早逝的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挑选吉壤,修造陵寝。

当时,天寿山皇陵区内已经先后修建了十位皇帝的陵寝,上佳的吉壤几乎都被占据,根本没有多余的位置(像隆庆帝的昭陵、万历帝的定陵,干脆就建在神道的左侧,而不是在天寿山主峰下挑选吉壤)。钦天监几经卜选,也没法在短时间内找到上好的吉地,为了不使泰昌帝“暂厝”太久,礼部、钦天监、工部官员在商议之后,联名向天启帝上疏,请求将一百六十三年前被损毁的景泰帝寿陵所在处“景泰洼”,作为泰昌帝的万年吉地,开建陵寝。

为了向天启帝说明“景泰洼”并非“不详之地”,钦天监和礼部还特意向天启帝补充进献了地形图、风水图,言明“景泰洼”的位置正在在仁宗的献陵和英宗的裕陵之间,距成祖的长陵也不远,是天寿山主峰下少有的吉壤,确实是极好的风水宝地,而当年之所以被毁,实在是因为景泰帝和英宗之间的兄弟恩怨所致,并非风水、地势的问题。

天启帝听完钦天监的奏报,且亲自御览了“景泰洼”的地形图后,对这块吉壤很是满意,于是同意了钦天监的意见,决心清理改建“景泰洼”,在此为父皇泰昌帝修造陵寝。同时,天启帝还特赐内帑一百五十万两,作为修造费用。

天启元年(年)正月十九,泰昌帝的陵寝在“景泰洼”正式开工;七月二十九,地宫建筑完工,九月,天启帝主持仪式,将父皇泰昌帝、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的灵柩安葬进地宫之中,并为父皇的陵寝命名为“庆陵”。

庆陵的地面建筑,至天启六年(年)才最终完工,其建筑精美宏大,环境幽静肃穆,成为天寿山皇陵区内一个重要组成建筑。

此后,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先后落成,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十三陵”规模;而原本要葬在天寿山下“寿陵”中的景泰帝,却因为“夺门之变”的发生,而失去了以及修造好的陵寝,只能孤寂地在玉泉山下的“景泰陵”中安身。

直到南明弘光元年(年),景泰帝驾崩一百八十八年后,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为景泰帝追上庙号“代宗”,增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景泰帝才获得了和其他大明皇帝相等的的身后待遇和宗庙仪制。不过,他再也没机会迁到正式的皇陵区——昌平天寿山下安葬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