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易县永宁山下,清朝最后一处帝王陵墓群--清西陵,静穆而立。这里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后妃的安息之所。其地,乾坤聚秀,藏风纳气;其陵,或宏大或精巧,彰显王者气象。走进清西陵,每一处,都诉说着生存与死亡的关联,亲情与权位的纠缠。清西陵,于年列为世界遗产。从建成至今清西陵的秘密始终令人着迷。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之一。该陵园筹建于雍正七年(年),至年瑾妃入葬正式修建完毕,陵区共葬有4位皇帝、9位皇后,以及多名妃嫔、亲王和公主。清西陵在清朝存续期间一直都有专门的机构主持祭祀和日常维护,也有专门的部队对陵寝及其周边进行护卫。现在易县的许多满族都是当时守灵人的后代。年,崇陵地宫在清理完毕后对外开放。
清西陵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距今最近,保存最原始,集清代皇家建筑之大成的帝王陵墓群。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陵区古松参天,四季常青,碧水长流,如此山水风光为清西陵增添了几分悠美,大自然把陵区周围山川河流也都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
清西陵究竟有何魔力让四位皇帝将逝世后的陵墓安排在易县。众所周知,清朝入关前,皇太极、努尔哈赤、塔克世、觉常安、孟特穆等分别在辽宁省沈阳市和新宾县建了昭陵、福陵和永陵等陵。入关后顺治和康熙又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建了孝陵与景陵。按照清王朝以孝治天下的规矩,雍正皇帝应该在康熙景陵旁边选址建陵,以求父子随葬,然而雍正没有这样做,偏偏在远离父亲陵墓千米的易县选址建陵。对于这个问题,社会上有许多传闻,有人说他“改诏篡位”,有人说他“谋父逼母”,有人说他“杀兄屠弟”,还有人说他“好大喜功”,这些话都是为了证明雍正做贼心虚、死后不敢和父亲相依安葬找的理由,照此推论,雍正在易县另辟陵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这些说法与史实有出入,在查阅清代档案史料过程中,发现雍正另辟陵区确与风水相关。----年,清王朝以文化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更好地统治庞大的中国,他们竭力学习,接受汉族文化,在陵寝制度和建筑规制上极力接近汉族传统文化。
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风水。
古人认为,地脉之盛瑞,关乎天运之法小,因此,择吉地而葬,是历代皇家帝王的夙愿。清西陵被清代风水大师评价为“乾坤聚秀之区,阴阳会合之所”。其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高山、丘陵、平原、河流地形地貌齐全,天造地设,巧妙搭配成历代帝王追球的“万年吉地”。这山势合围、曲水环流、如封似闭的自然环境,十分符合中国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清雍正帝苦心挑选的清西陵,堪称了解古代风水学的教科书。
龙龙脉所系
在中国的“象物”思想影响下,山被看作是“龙”的象征。理想的陵寝选址要在“龙脉”之上,才能带来国运的昌盛。永宁山即是龙脉所系。
穴结穴精妙
穴就是吉地中最为吉祥的那个点,因而成为墓主人长眠的地宫所在。“点穴”要综合考量龙、砂、水的情况,使生气进、死气出。
砂护砂有力
“砂”是龙穴前后左右诸山的总称,诸山的高矮形状、方位等都影响“砂”的吉凶。西陵区域内丘山起伏,高低错落,容易形成优良的风水格局。
水盘曲环护
生气遇到水流便会聚集,所以有山无水不能成为好穴。西陵陵区内分布着北易水河的干流及其十七条支流,水流道道、因而更加生机勃勃。
所以,西陵风水是风光占尽的选择。西陵故事数不尽,下图是简单的风景。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一起领略西陵风光与数不尽的西陵故事。明天我们再仔细观赏清西陵的全景。
我们明天再见。
对仗工整盘曲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