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跌宕起伏,颇具传奇色彩,从皇帝到傀儡、从傀儡到战犯、再从战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普通公民,经历了大起与大落,好在最后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
相比对生前的大落,溥仪去世后也依旧充满“传奇”,溥仪生在北京城,死后先葬于八宝山,再葬清西陵旁的“华龙皇家陵园”,当然,这个所谓的“华龙皇家陵园”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墓罢了,只是为了打响自己的知名度,才将溥仪迁了进去,不知道这是可喜还是可悲。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年仅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被慈禧钦点为大清皇位继承人,只有三岁的小溥仪由此开启了自己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虽说那个时候他只有三岁,也不知道这个当的这个皇帝到底是什么,但从他坐上龙椅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注定是跌宕起伏的。
慈禧将溥仪立为新帝后便撒手人寰,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王朝。再加上光绪和慈禧的仅相继一天去世,清廷出现了权力的真空,所以小溥仪从一即位起,便面临着清廷权力重新分配的巨大障碍。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满洲贵族势力,还有以张骞、张之洞为首的君主立宪势力,朝堂之上势力盘根错节。
当然了,最终这些都没有处理好,因为溥仪在位仅三年,清王朝便覆灭了。面对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6岁的溥仪不得已只能宣布退位。而且,即便是在溥仪这短短的3年皇帝生涯中,他也只是个傀儡皇帝,因为年龄太小了,朝中大小事情都是由他的父亲载沣打理的,再到后来的伪满洲国,依旧是日本人的傀儡。
所以,也就是说,在溥仪当皇帝的日子里,他都只是个傀儡,无论是大清朝的皇帝,还是伪满洲国的皇帝,凡事他都不能自己做主,只是象征性地坐在龙椅之上。
总之,溥仪活着的时候凡事不能自己做主,那么,他死后真如大家所说的葬入皇陵么?要知道那个时候清朝已经覆灭半个世纪多,哪来的皇陵?
皇陵选址的搁置按照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制度,其实从溥仪登基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准备开始着手为溥仪选定“吉地”与修建陵寝。只是当时的清朝已是千疮百孔,根本顾不得这些,因此关于溥仪“吉地”选址与陵寝修建一事,就这样被耽搁了下来。
直到年,退位后的溥仪,拿着每年万银元补贴,在紫禁城里整日无所事事。这个时候,小日子过得好起来的清朝遗老们,便将为溥仪遴选“吉地”一事,再一次搬到了台面上来,毕竟今日不同往时,手头有钱了,皇上的事情可不能在拖了。
就这样,清朝的遗老们请来了廉州府的李青,为溥仪遴选“吉地”。李青说干就干,把整个清西陵跑了个遍,最终为溥仪选定了泰东陵附近的狐仙楼作为溥仪百年之后的“吉地”。此地北有永宁山、南有易水河,苍松挺立、柏树参天,可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风水宝地,作为溥仪的陵寝之所再合适不过了。
“吉地”选定后,这块地便圈禁了起来,陵寝的修建工作也随着展开。但因为当时的局势复杂,溥仪陵寝的修建工程开工一年后就不得不题停工。
时间来到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此时的溥仪连假皇帝的头衔也没有,自然的,陵寝一事也就被搁置了。在后来溥仪成了日本人的傀儡、伪满洲国的皇帝,这个事情也不可能被提起。
葬入八宝山
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去世,享年61岁。关于如何安置溥仪的骨灰问题,我党给予了溥仪极大的优待。尊重溥仪家属意见,可以选择安葬在革命公墓和万安公墓,当然了,如果溥仪的家属有意愿也可以安葬在自己喜欢的墓地里。
总之,概括下来就一句话,溥仪安葬在何处,家属具有最终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最后,溥仪的家属们一致决定将溥仪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人民骨灰堂。
时间来到年5月29日,在为溥仪举行追悼会后,溥仪的骨灰被迁入了八宝山公墓。
八宝山公墓是我国规格最高的园林公墓,这里面长眠的都是为我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元勋们。溥仪作为曾经的封建帝王,还担任过伪满洲国的“皇帝”,显然是没有“资格”安葬在八宝山公墓的。不过,国家还是同意将其安葬在八宝山,这也是对溥仪曾在东京审判会上揭露日本人的罪行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
迁葬“华龙皇家陵园”
但,溥仪并没有长眠于八宝山公墓,他最终被安葬在“华龙皇家陵园”。
这件事要从年张世义回国创业说起,张世义回国后,决定将河北易县清西陵旁边的一块风水宝地,修建成一座集安葬观光、文化教育的陵园。基于这座陵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所以在陵园修成后,得到了时任民政部的官员亲自为陵园题写“华龙皇家陵园”的名字。
出于提高墓地的知名度的目的,又或者为了让“华龙皇家陵园”能与自己的“搭上边”,张世义找到了李淑贤(溥仪妻子),与其敲定了将溥仪的骨灰迁入华龙皇家陵园,最终张世义与李淑贤达成协议,同意将溥仪迁葬华龙皇家陵园。
95年1月26日,在举行完简短的仪式后,溥仪被葬入华龙皇家陵园。但,这里并不是清朝的皇家陵园,只是清西陵旁的一块风水地,与大家所理解的“皇陵”是两个概念,只是华龙皇家陵园的名字占了皇家二字,而溥仪也迁葬至此,为其打开了知名度,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理解误差,这便是溥仪去世后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