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此期的大清国力最强,发展最快,疆域最大,而作为承前启后的雍正皇帝,却在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之时,经历了一件人生最痛苦的事。
爱新觉罗·胤禛(.12.13—.10.08),大清帝国的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
胤禛是康熙大帝的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大帝在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十三年,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0.08)去世,庙号世宗,谥号为“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泰陵。
应该说,雍正能够执掌大清帝国,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年12月13日),雍正出生于北京紫禁城,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这就不具备他在康熙诸多皇子中的任何优势,但吉人自有天相,因为孝懿仁皇后没有生过皇子,只有一个公主还早年殇逝,而且清初时的后宫,是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在雍正满月之后,他便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这就使他具备了接近康熙皇帝的先决条件。
雍正六岁即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和满文,并经常受到康熙的亲自指点,年纪稍长之后,他便跟随康熙帝四出巡幸,协助康熙办理政事。
十九岁的时候,雍正跟随康熙帝征讨葛尔丹,并掌管正红旗大营。随后又侍从康熙帝视察天下、奉命前往盛京祭告祖陵、参加贡士会试的试卷复查事务、代康熙帝祭天封地。雍正的这些活动,令他的足迹遍了中国的主要地区,使他有机会了解各地的经济物产、山川水利、民族风情、宗教信仰以及历史问题,这无疑锻炼了他处理政事的能力,为他后来执掌大清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在康熙大帝的晚期,出现了九子夺嫡之乱。
当时的太子胤礽是立了又废,废了又立,所以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自结党营私,这无疑是犯了康熙的大忌。而雍正不但善于治国,更懂得韬光养晦,于是便他装作对炼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还专门作了一首题为《烧丹》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并且自称是“天下第一闲人”。当然,雍正炼丹的目的,主要是做给康熙看的,证明他不谋皇位,只求炼丹,而此举无疑使他获得了康熙大帝的好感。
鉴于康熙在册立太子上的失策,直接导致了吏治败坏、党争之乱,因此,雍正在登基伊始就制定了立储之法。
雍正元年(年)八月,雍正针对康熙晚期的弊端采取了补救措施。他一方面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诏书分为一式两份,一份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一份则留在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这样就避免了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在另一方面,雍正严惩贪官污吏,重用汉人。
雍正初年,他重用的是年羹尧和隆科多。而终雍正一朝最受宠信的四位臣工:李卫、田文镜、张廷玉和鄂尔泰,其中李卫、田文镜和张廷玉皆是汉人,可见雍正一直在重用汉人,所以才有了“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
雍正除了任用能臣清吏之外,他自己更是勤于政事,并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在位虽然仅有十三年,但他却通过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迅速扭转了康熙晚期积弊严重,在此基础上,康乾盛世方能进入鼎盛时期。雍正“刻薄但不寡恩;冷酷但非无情”,其建树之多、政绩之大,不亚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名主贤君,所以才会有了康乾盛世时期的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
然而雍正的传奇还远没有结束,那就是他离奇的死因和人生最痛苦的事。
关于雍正之死,史书中的记载非常简单,只是说他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病危,当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的死亡,史料中却没有记载。而在民间则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当时有一位侠女叫吕四娘,她的父亲和爷爷都因文字狱被雍正给杀害了。为了给亲人报仇,吕四娘凭借绝世的轻功和剑法,夜入皇宫砍了雍正的脑袋,而清廷为了皇家的颜面未敢声张,只是说他暴病身亡。
又是暴病身亡,又是给人砍了脑袋,然而更可怕的是,雍正还摊上了一件人生最痛苦的事,他在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之时却无福享受。
用他老家的话来说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