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亡国之君,为何崇祯可以葬在明十三

同样都是亡国之君,为何崇祯可以葬在明十三陵,而溥仪在公墓?

崇祯十七年(公元年),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亲眼目睹了这个王朝的末日。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皇帝还是严格遵守了大明的祖训:天子守国门,将士保疆土。

他与北京城战到了最后一刻,不迁都、不割地、不赔款、不求和。

三月二十二日,太监们在煤山发现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遗体——一具被烧焦的骸骨。

太监们也履行了他们最后的职责,把崇祯皇帝的遗体抬下了山,与他最爱的周后放在了一起——东华门外的一个芦溪蓬内。

后来,崇祯皇帝的几个侍卫太监又自费给他买了两口柳木棺材,给足了这对帝国皇室最后的尊严。

李自成进京之后,也明白:这个时候再去为难这对苦命鸳鸯也于事无补。

于是他下令仍旧以皇帝之礼下葬两人。

李自成派人给两人的棺材重新粉刷,为崇祯皇帝穿上了属于他的翼善冠、衮玉、渗金靴等。

还给周后换上了皇后袍带,一切殡丧礼仪都按照皇帝的规格进行。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下令,一定要让崇祯葬在昌平的明十三陵内。

令人可笑的是,清朝攻入北京城的时候,打的竟然是“为明朝军民雪君父之仇”。

不仅如此,多尔衮还为崇祯重新举行了哭丧礼仪,订立谥号等。

顺治皇帝对崇祯更是尤为“偏爱”。

顺治十四年,顺治亲自下令修缮崇祯的陵墓。

顺治十六年,他还亲临崇祯陵墓举行了祭奠仪式。

顺治在崇祯的陵墓前放声大哭,高呼:“大哥大哥,朕与若皆有君无臣乎。”

而同样是亡国之君的溥仪,丧葬结局却与崇祯截然不同。

年十月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溥仪死于北京。

因为溥仪早就不是皇帝,而是一位普通公民了,所以他去世之后也是依据《宪法》举行了火化。

10月19日,溥仪遗体火化后,仁慈的国家领导人做出了极其宽容的指示:

允许爱新觉罗家族自行决定溥仪的葬礼,也可以由溥仪家属(他的妻子李淑贤)选择万安公墓、八宝山公墓和其他公墓寄存或安放骨灰。

第二天,爱新觉罗家族会议决定:将溥仪的骨灰暂存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内。

或许是因为伉俪情深,也可能是因为相思苦久,年1月26日,溥仪的遗孀李淑贤不顾其他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的反对,把溥仪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到了清西陵左侧的华龙陵园。

爱新觉罗家族其他成员为了表示反对,没有一个人亲自到场参加这次迁葬仪式,所以这一次的迁葬仪式显得有点冷清。

有些宿命的是:溥仪墓距离光绪所在的皇帝陵墓后墙仅有余米,但他们的墓葬规格却天差地别。

6年,由于溥仪生前就有墓志铭,所以存放在长春伪满皇宫里谭玉玲的骨灰也被爱新觉罗家族领回,与溥仪合葬在了一起。

当年10月23日,在婉容弟弟郭布罗润麟的多次呼吁之下,爱新觉罗家族在溥仪墓前为婉容举行了“招魂仪式”。

仪式完毕之后,爱新觉罗家族还贴心地在溥仪墓穴中放了一张婉容的遗照和一罐来自延吉南山的黄土。

PS:因为死后尸体被炕席包裹,因为时代动乱,所以匆匆埋葬在了延吉南山,尸骨未存。

而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虽然主持了溥仪骨灰的迁葬仪式,却拒绝与溥仪合葬。

年9月,李淑贤去世之后,葬在了八宝山公墓。

那为什么同样都是亡国之君,为何崇祯可以葬在明十三陵,而溥仪在公墓?

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的两个王朝,同时也是封建皇权顶峰的时代,虽然同样都是亡国之君,但崇祯和溥仪去世之时的情况却是天差地别。

崇祯殉国之时,他的身份还是皇帝,大明王朝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但南方大部分地区还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所以才会有了后来的南明王朝。

而溥仪亡国之后却并没有自杀,他是王朝亡而君不亡的“典范”。

清朝灭亡之后,溥仪还经历了中华民国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

他死的时候,中国已由封建社会步入了民主社会,这也是两位末代君主死后待遇不一样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

溥仪死时,新中国早已成立,作为新中国的一位合法公民,他是没有权利继续举行“皇帝葬礼”的。

而李自成和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之所以厚葬崇祯,是因为他们同样想做皇帝,建立的也同样都是封建王朝。

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这样做也更有利于他们安抚民心。

综上所述,崇祯和溥仪虽然同样都是亡国之君,但由于他们去世时的社会制度以及年代截然不同,所以归宿自然也天差地别。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文:小昭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唐书》《新唐书》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