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嘉庆都有牛气哄哄的圣德神功碑楼,为

碑楼,是放置石碑的建筑,在较大的寺庙及帝王陵墓常见到这一建筑物。清西陵的碑楼共有四种:圣德神功碑楼,又称大碑楼;谥号碑亭,因其规模较小又称神道碑亭或小碑亭;庙号碑楼,又称明楼;另还有处庙宇碑亭。我们来说说有关于圣德神功碑楼的故事。

清西陵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宣统五位皇帝,道光皇帝之前的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这两处陵寝均有圣德神功碑楼建筑。圣德神功碑楼是泰陵和昌陵神道上的主要建筑,内中矗立的石碑记述了雍正、嘉庆皇帝一生功德业绩。

泰陵、昌陵这两座大碑楼里的两对庞然大物赑质,驮的石碑高达13.2米,宽2.55米,厚60厘米。每座碑帽都伏缠浮雕龙四条,碑额刻有“大清泰陵圣德神功碑”,或“大清昌陵圣德神功碑”。碑身阴刻着满汉两种文字,歌颂雍正帝与嘉庆帝圣的所谓“功德”。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人望而生畏,一般人很难将其读完。

泰陵圣德神功碑楼始建于乾隆二年(年)六月。昌陵圣德神功碑楼始建于道光元年(年)五月。

这两座大碑楼大小差不多,样式也几乎一模一样。泰陵大碑楼高26.5米,昌陵大碑楼高26.67米。两座碑楼建筑风格都是重檐九脊歇山式,皇家色彩黄琉璃瓦覆顶,两座大碑楼的台基1.5米高,楼内有两统高大的赑屃驮石碑,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碑楼坐落在94米见方的广场正中,四角各有一很高约12米的华表相衬。台基平面由青白石石条砌制,下肩用大长砖砌成。

四面辟门通向四个券洞,门券高6.9米,宽5.1米。门内地面由金砖铺墁。所谓“金砖”,并非真的是黄金做的。而是一种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涩的方砖,这种砖是专为皇宫及皇室建筑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击有金石之声,故称“金砖”。还有一种解释是这种砖只能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因此叫“京砖”,也称为“金砖”。金砖地面中心有巨石台基,雕有寿山、福海和鱼、鳖等吉祥之物。

巨大的圣德神功碑楼是帝王记功碑,这可是有粉抹在脸上的光彩之事。但从道光皇帝开始至其后的清朝诸位皇帝,他们的陵寝处就再也没有了此建筑,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清王朝有条规定:凡皇帝在位时丢失国之寸土者,死后便不准树立圣德神功碑。

这就说明白了。雍正、嘉庆,保持了国土不失,而其后的道光、光绪、宣统三位皇帝,耻辱丧国,把祖宗的脸丢尽了,还怎么敢立什么圣德神功碑?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清朝入关后,自顺治至嘉庆共历五代,分别是顺治(福临)、康熙(玄烨)、雍正(胤禛)、乾隆(弘历)、嘉庆(颙琰)。这五位皇帝在文治武功上都有一定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百三十多年间,这三位皇帝扩疆土、平叛乱,经济发展,人口猛增,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康雍乾盛世”。这是继汉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后的第三个繁荣昌盛时期。

日盛则衰,月盈则亏。嘉庆朝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但好歹也未丢失国土,因而孝陵、景陵、泰陵、裕陵、昌陵都立有圣德神功碑。

历史车轮一直滚滚向前,世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闭关自守,抱残守缺的清王朝自从道光十九年(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求和,割香港给英国。道光帝志大才疏、无能暴露无遗。遮羞布也输掉了,连他自己也觉得脸没地方放,对不起祖宗,只好忍痛割爱,不搞这个高大上的功德碑建筑了。

自以为是,腐朽的封建老大帝国,自道光皇帝开始惨败于西方列强之手,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开始丧权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以后各朝,一代不如一代,接二连三割地赔款,丢失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于是,慕陵、定陵、惠陵、崇陵按照祖宗遗训,就不能再立圣德神功碑了。

这让这后来的皇帝抹不开面子,脸上无光,一定要为自己找点说法。于是,道光皇帝在建陵诏中写道:“……谨案各陵五孔桥南,均有圣德碑亭,清汉二通,覆以碑楼、制度恢宏,规模壮丽,在我列祖列宗之功德,自应若是尊崇,昭兹来许,在朕则易树文,文亦不可以圣德神功字,率行加称。”

道光皇帝对失去国土的耻辱只字不提,却说自己的功德不敢与列祖列宗相比,看着说好像很谦逊、实则是为自己抹粉,找回点颜面。

咸丰皇帝倒是很诚实地执行了先辈的旨意,实事求是于咸丰二年三月谕内阁:“我朝列圣相承,山陵礼成,恭建圣德神功碑,永垂不朽。我皇考宣宗成皇帝……圣怀谦抑,遗训谆谆,不得建立丰碑,颂扬功德……兹当慕陵奉安大礼告成、祇承先志,不敢建立圣德神功碑……”

就这样,清朝自道光(旻宁)、咸丰(奕詝)、同治(载淳)、光绪(载湉)、溥仪(宣统)。后各帝陵的圣德神功碑楼便在“圣怀谦抑”、“祇承先志”的名义下全部裁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