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寺行宫是清帝展谒东陵途中的第三处行宫,修建于蓟州城北的桃花山上,紧邻桃花寺,行宫布局不仅满足谒陵程途皇室日常起居的需要,也体现出顺应自然山势和人文景观的山地园林设计理念,在谒陵行宫中地位特殊。
在谒陵行宫建置沿革梳理和样式雷图档解读的基础之上,复原研究以桃花寺行宫样式雷图为主要信息支撑,结合档案文献,图像资料和遗址考察,进行复原设计,进而推演行宫的历史格局变化过程。
桃花寺行宫复原研究
一桃花寺行宫复原研究
1样式雷图
桃花寺行宫样式雷图共四幅,为同治朝初年所绘,基本反映了嘉庆朝后的行宫格局。其中,对行宫周边山形水势,行宫空间格局,建筑平面、外檐装修、内部陈设等信息进行了详细描绘,且两张样式雷图绘图细节和比例关系基本一致。
对行宫中重要位置的尺寸信息进行了记录,主要有关键建筑的开间、进深尺寸,院落尺寸,围墙高度等。
另外,对行宫中树木类型、建筑损坏情况也进行了标注。可以作为行宫空间格局,建筑屋顶形式,立面样式,植物配置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2.图画
《东陵路程图式》、《东道图说便览》和《凤台形胜图》均描绘了自京城至东陵沿途的山川水系,以及行宫和御路的连接关系,可以作为桃花寺行宫山水格局的重要参考资料。
蓟州城北群山连绵,翠屏山和桃花山南北对峙,有沽河自两山之间低洼处流过,村舍临河散落分布,谒陵御路大道亦经由此处。
桃花寺行宫位于桃花山南坡,分列桃花寺两侧布置,自山谷处设“Y”字型小路与御路相连,山路两侧设有官兵驻扎的营房。
另外,张鹏翀绘《桃花寺八景图册》,以乾隆皇帝御题桃花寺八景为主题,采用写意的手法,描绘了行宫内部怪石高耸,叠水淙淙,松枝苍劲,桃花灼放,建筑古朴点缀其间的园林意境,但行宫布局和建筑细节的真实度较低,可作为行宫复原设计的意象参考。
3档案文献
谒陵行宫建成之后,每逢行宫需要进行修缮,均由陵寝内务府总管上奏皇帝请旨修理,奏报勘察结果,预估工程所需银两,工程结束后核销实用银两。
桃花寺行宫修缮工程的奏折内容中往往包含行宫格局变化,建筑拆盖修缮,内、外檐装修等方面信息,对行宫殿宇功能、建筑平面大体格局,宫内宇墙、泊岸、甬路、水池、山石等形式构造等亦有描述,可以作为复原研究的重要参考史料。
二复原设计过程
1平面复原设计
建筑尺寸信息方面,准底样中量取数据与糙底样中标注数据基本对应,仅行宫西所后照殿进深数据两者略有出入,太后殿准底样中量取数据整体偏小。院落尺寸信息方面,准底样中量取数据与糙底样中标注数据出入较大。其中桃花寺准底样中量取数据南侧偏大,北侧偏小,但各院落进深方向数据之和两者基本一致。
太后殿前院落准底样中量取数据偏大。初步推测桃花寺行宫样式雷图准底样中建筑尺寸信息真实度较高,院落尺寸数据虽然精确度较差,但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基本正确,整体格局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以梁格庄行宫和隆福寺行宫样式雷图准底样为例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选择梁格庄行宫乾隆朝样式雷图梁,宣统朝样式现状测绘平面图进行对比,以四幅图中南侧组群通面宽为统一基准进行等比缩放发现,宣统朝两幅样式雷图各部分尺寸和比例基本完全一致,与乾隆朝样式雷图和现状平面图对比,各建筑单体尺寸基本相同,建筑之间相对位置关系正确,但院落尺寸数据和比例差别较明显。
桃花寺行宫两幅准底样虽然信息基本完全一致,有较大可能是同时期临摹绘制所致,可以作为行宫平面格局复原各建筑和院落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定性参考依据,但因绘图误差和图纸扫描形变等原因具体尺寸数据特别是院落数据出入较大。
在行宫复原设计中,具体尺寸数据糙底样中标注数据为准,缺少数据的建筑尺寸根据样式雷图准底样中比例关系进行推断,建筑和院落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则根据已有数据,按照总体尺寸控制细部尺寸的原则进行合理推演。
2竖向复原设计
桃花寺行宫建于桃花山南坡,西临山谷,南临河道,整体走势北高南低,因此在行宫复原研究中掌握高程数据十分必要。目前行宫各殿宇间的标高数据主要通过田野考察中获取的实际地形和样式雷图中的画面信息进行逻辑推断。
确定行宫遗址的现状地形首先需要精确判定出遗址的位置所在,在平面格局复原研究基础上基本可确定利用既有样式雷图推测出行宫整体数据的可行性,最终确定行宫宫墙范围内整体面宽数据约为米,进深数据约为86米。
将年卫星图中行宫遗址的模糊痕迹,桃花山山脉走势,桃华寺各级台地布局,寺内泉眼分布,采访所得原寺庙和行宫大殿的大概位置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由于早年间开挖山体以及桃华寺的建设活动,现在遗址地形已非清朝原貌,寺内泉眼位置受到山体破坏而位置改动的可能性很大。
各殿座标高数据参考样式雷图准底样中台阶和山石踏跺的个数,以及糙底样中标注扒山游廊的位置分布推断。桃花寺、行宫东所的院落以台地为主,各院落之间高差通过台阶和踏跺联系。而行宫西所院落中多叠石理水,营造了层次丰富的园林化空间,院落复原设计以山石排布方式和水流路径为主要参考定位依据。
营造意匠
一营建特色
东路四座行宫中除烟郊行宫外,均于乾隆七年()至乾隆十年()间修建完成,西路四座行宫则在乾隆十三年()间迅速建设完成。
各路行宫在选址、设计、营建过程中系统、一体筹划,以满足谒陵典礼顺利进行,同时由于西路行宫建设时间稍晚,在充分借鉴东路行宫营建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发展,以优化谒陵使用。
1系统性设计
清东陵和清西陵陵域分别位于燕山支脉和太行山支脉南侧,谒陵御道顺应山脉走势基本呈直线,位于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地带,村舍遍布,地势平坦,至接近陵寝时将方向偏向山势起伏的陵区,以保证谒陵沿途路线最短,同时道路顺畅易行。
谒陵行宫分散布置在御道沿途,通过系统筹划选址以保证各行宫间距离适宜,在车马一日可达范围。
谒陵典礼随行人员众多,行宫布局重在居住空间的组织协调,皇帝寝宫位居正中,皇太后与各宫主位寝宫则分居两侧。从建筑形制上来看,太后寝宫多为五开间大殿或独立院落,后宫各主位寝宫多为三捲殿,但寝宫位置并不固定,并通过系统设计而呈现出明确规律。
东路四座行宫中,烟郊行宫三捲殿位于西路,太后宫位于东路;白涧行宫三捲殿位于东路,太后宫位于西路;桃花寺行宫偏自由式布局,太后宫仍位于行宫区东侧;隆福寺行宫中各宫主位居住区位于西路,太后宫位于东路。
2渐进式发展
泉水穿绕寺院而过,仿佛随清风而至,散落寺中,是一处参禅悟道的幽密佳所。桃花寺行宫紧邻寺院两侧而设,仅由院墙相隔,将寺庙这一文化景观直接纳入到行宫中。隆福寺行宫建于牤牛山山势初起之处,可俯瞰山坡下村舍炊烟,山中旧有古寺一座,称龙福寺,掩映于山林之中,寺旁山泉流绕而过,自此前往西峰口不过里余,此地自然宁静,远离人烟,是前往陵寝前静心安神的理想行宫选址。
除此之外,东路行宫中北线静寄山庄、丫髻山行宫、蟠龙山行宫亦多附寺、附胜、临山而建。
西路行宫紧邻御路北侧而设,周围多村社、农田,行宫居于平野,建置简朴,不求精巧,多采用借景、对景等手法间接利用周围环境条件。
二设计意匠
谒陵行宫为举行谒陵大典专设,具有使用频率高,驻跸时间短,停宿皇室成员众多等特点,行宫设计庄重、严整以符合礼制要求,最终形成了标准化紧凑的空间布局模式。作为将陵寝礼制思想、实用主义功能布局形式和园林设计手法巧妙融于一体的皇家行宫设计典范,谒陵行宫体现出鲜明的设计特色和高超的设计手法。
1礼制思想
从仪式流程上来看,谒陵行宫主要承担谒陵典礼前期准备机构的职能,从工程项目上来看,谒陵行宫是清代关内陵寝体系的配套服务性建筑。虽然并非谒陵仪式的核心功能空间,谒陵行宫的选址和设计仍需严格遵照陵寝礼制思想和风水格局要求。
而两路终点行宫在清朝中后期均曾经历简单改建后作为停跸梓宫的暂安殿使用,直接作为丧葬仪式的核心功能空间,这也反映出谒陵行宫与陵寝体系在总体设计手法上的一致性。
谒陵驻跸终点逐渐靠近陵区,使谒陵行礼当日至陵内行程尽可能缩短,确保展谒典礼顺利举行。但终点行宫选址还需兼顾考虑陵寝风水格局,保证陵寝和行宫的安全,彰显皇权神圣。
2结构严整的行宫布局
总体来看,位于平坦地带的行宫布局相似度较高,形式规整,因毗邻村舍而建,行宫体现出明显的内聚性,而位于山地区的行宫,周边山水形势差异较大,多依据地势条件灵活布置,因行宫地处自然山林环境中,整体布局较为分散。
为强化行宫空间的礼制特性,在设计中采用强调纵深感和中轴对称的方式进行结构布局,并在西路行宫中形成固定模式。
平原所建行宫受地形限制较少,在设计布局中采取多种策略以强调纵向轴线。行宫纵向简单划分为三路,弱化正立面殿宇并列形成的水平展开气势,各路则由四进以上并置院落组成,南北向序列感得以加强,强调前进过程中的纵深感和序列感。
平原地带所建行宫,行宫中路严格遵循中轴对称的布局形式。旁路建筑布局早期对称感较弱,烟郊行宫和白涧行宫因西路体量较大,仅部分空间呈现对称形式,为平衡西路较大体量产生的不均衡感,将东侧行宫院墙自山墙处向外适当扩展,以强调中路院落的居中地位,后期西路行宫经调整基本呈现出以中路中线为对称轴的布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