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母是啥,为何古人修建皇陵时,都怕挖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zj/150602/4633067.html

引言:雄心尚记苍崖石,战血今消折戟痕。枯冢至今余拱木,夹城风雨有孤魂。——《登城见古陵墓》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开化的程度不够,天人合一的思想深深渗入到古人心中。下到普通百姓,上到皇家贵族,无不信奉着“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皇帝都喜欢修建皇陵,甚至有的皇帝在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就未雨绸缪,开始筹划自己的坟陵建筑。为了在死后也掌管着自家的江山社稷,秦始皇甚至在修建陵墓的时候按照大秦帝国的比例建造了一个缩小版的大秦地宫,而且用灌注了大量的水银来防腐防蛀,这也使得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墓的主墓考古学家还没有打开其中的真实奥秘。

不只是秦始皇,为了彰显皇家至尊的地位,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派遣最信任的大臣,安排最有能力的能工巧匠,为自己死后的陵墓建造大费周章。根据自己的居住喜好,征用无数财宝、木料,耗费数不清的真金白银来建造地下宫殿,可以说,这是皇帝为自己考虑的头等大事。或许上述材料不同皇帝用到的有所差别,不过有一件事,是古代皇帝建造陵墓的时候最怕的,那就是挖到“石母”,那么问题就来了:“石母”是何物,为何古人修建皇陵时,都怕挖到它?首先来看挖到“石母”的皇帝是哪位。

一、挖到“石母”的皇帝

据历史记载,道光皇帝一生节俭,甚至外人看来很有几分吝啬,完全不符合自己皇帝的身份。不过一旦涉及到他死后居住的陵墓,他便开始大费周章,不惜花费巨资打造地下宫殿。道光登上皇位不久,就开始下令命人四处寻找最适合建造坟陵的风水宝地,甚至自己还亲临现场勘察地况,最终敲定了在宝华峪附近的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修建陵墓。选定了地方之后,道光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来建造陵墓,定期让大臣汇报陵墓建造的情况。

按说这样下去建造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只是一年夏日,有位去陵墓视察回来的大臣向道光汇报地宫的木门一处好像有过积水的痕迹。道光听后大惊失色,倘若地宫真的有积水,那用不了几年,灵柩岂不是都被泡坏了吗?十分担忧又气愤的道光亲自到现场去视察,这一看了不得了,地宫多处进水的事情也瞒不住了,很明显曾经的选址或者后期的建造一定哪个环节出过问题。

见此情景,暴跳如雷的道光急忙下令,命人彻查此事。多番调查之后,大臣回复到挖地宫的时候曾经挖到过“石母”。不过当时的主管人员没有当回事,隐瞒不报,选择了继续建造坟陵,这就导致此前投入的几百万银子都搭进去了,道光帝一气之下把负责修陵墓的大臣降职的降职,充军的充军,甚至有的做了苦役,随后他也只能选择在清西陵重新建造坟陵。所以“石母”究竟有何奥秘,挖到它为什么会有积水的危险?

二、“石母”为何物?

传说中的“石母”是在水中浸泡千百年后后,吸收了水里的精气而形成的精石,因此,它的附近必定是有水源的。事实上,“石母”也就是类似泉眼一样的东西,在此处建造陵墓是会被积水浸泡的,重则会引发地下水的倒灌,帝王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灵柩死后被积水浸泡、腐烂了。不过一般的寻常百姓在挖坟墓的时候不会挖到那么深,所以自然也不必担心挖到“石母”,或是触发地下水倒灌的问题了。

帝王就不一样了,挖到“石母”则意味着先前投入的努力和真金白银都打了水漂,而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像道光帝一样,有机会再次选址建造陵墓,因此他们都很怕挖到“石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道光帝之所以那么气急败坏,和他命中五行属火有关,正因为“水克火”,触了他的霉头,道光帝才会如此忌讳自己挖到陵墓和水相关。挖到“石母”是不是意味着不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统辖的大清帝国都会被水淹没?

结语

古人没有现代的地下勘探技术,因此对地下暗涌的水、暗河等等都无法做出精准的预测。这直接导致了道光修建了两座陵墓,共计花费两白银,这个数字比慈禧修建陵墓的花费还要多。作为皇帝这么做是会被背上违背祖训的罪名的,因此古代的皇帝都很忌讳这点。不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这些说法大部分都被归结为迷信,大肆周章的布置陵墓本就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严重的甚至会污染环境,自然是不提倡的。

参考文献:

《清宣宗实录》

《清史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