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清华到乡村书院中国青年报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 http://m.39.net/news/a_5813045.html

河北易县五道河村的梅家老宅改建成书院时,村里没人知道梅静想做什么。直到现在,也有村民只当那里是个能安排食宿、装修不大一样且收费“有点贵”的地方。甚至会有开“农家乐”的村民追着劝游客不必去住那家民宿,改住自家的,更便宜。

但对梅静来说,回乡创业这件事情,不仅是一门生意。

福建的年轻人林炉生也想为家乡做些什么。在9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历史悠久的福建土楼“陶淑楼”里。他从这里走出,北上求学,留城工作。他的创业始于年秋,那时起,他打算以自己童年记忆中的这座土楼为起点,“致力于闽南土楼保护和乡村社区营造”。

村民们起初半信半疑,“哪会有人义务来修这个破旧的土楼?”人们还质疑他这个人,“又不是做生意的大老板”。

两年以后,这座土楼变成了藏着现代化设施的书院,还办了幼儿班。就像梅静的“听松书院”一样,让老宅完全变了样子。

她看着这些美好的东西像火光一点点熄灭

年,梅静辞了工作,抵押了房子,拿着抵押款做了文创产品。然后回到老家村里,拆房子,众筹盖书院。“其实现在想想有点可怕,但当时真的没有想过后路。”

老宅拆掉时,她的父亲难免唏嘘,感慨“老屋再也看不到了”“难免老泪纵横”,但还是选择了支持。如今,他平日就守在书院的图书馆里,登记借阅信息。

梅静把听松书院的功能分成了五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公益图书馆。目前有图书两万册左右,半数是她买来的,花了三四万元。其余有她在清华大学的同学捐赠的,也有社会捐赠。

这些书最多的就是青少年读物,固定读者有多名,其中最多的是孩子。尽管书院里有不少农业书籍,但“真正来看书的农民相对较少”,反而是村里那些年轻的妈妈们更爱带着孩子来看书。到了周末或假期,会有小朋友带着作业来一待一天。这里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

梅静还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带她去北京。她特别羡慕北京的孩子,“有特别多的公共文化活动和空间”。她到清华大学求学之后有了个“白日梦”,“想给故乡也建一个这样的空间”。她老家的孩子除了在家里边打游戏,公共社交场所只有网吧,“没有其他地方”。

如今这个梦不再是空中楼阁,在梅静看来,书院并不只是看书的地方。几个小朋友坐在这里聊天,下会儿棋玩一会儿,她都会觉得欣慰,“农村缺一个这样的公共空间”。她认识一些做乡村建设的同事和做传统文化研究的同学,会利用周末时间把他们请来开讲堂。

书院对外开设公益文化课程,比如为当地青少年教授书法、国学等。美育、写生课程则需要收费,一般元一堂。这样的价格在大城市算不上高,在村里却不同,书院的工作人员会与报名者访谈,判断对方家庭的经济情况,给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减免费用。

梅静还办了幼儿班,尝试自然启蒙教育,“孩子们需要真正地了解乡村,他们要到户外去活动,了解时节,了解生命和收获的过程。”

但她发现,书院最终还承担了一些她原本没有设计的功能。当地没有人或机构给年轻人做职业引导,听松书院的公益课程里,因此出现了就业指导课,给高中生讲大学和人生规划。梅静邀请自己的同学或朋友来村里讲课。

硕士毕业后,梅静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6年,进村考察,调研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那段时间她几乎走遍了中国,只有新疆、福建、黑龙江等少数几个省份没有去过。

她所到的大多数村落,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青壮年难觅踪影。她一边觉得村子很美,一边觉得遗憾。没人维护的老房子挂满蜘蛛网,很多成了断壁残垣,“曾经三四代人几百年传承积累的东西,几十年当中就倾颓了”。

她看着这些美好的东西像火光一点点熄灭。“我总思考我究竟能做点什么,而不是只完成单位给的考察工作,把档案表或发展规划给政府一交,就不再管究竟有没有人去把规划落实。”她给考察过的那些村落设计过很多“活化”方案,比如这个村子可以放具备当地资源优势的产业,那个村子的教育布局点应该是那样,每个村子更有价值的是哪几栋古宅。

但方案做完之后,谁去做?梅静越来越觉得,自己一直在做的工作“好像永远封在一堆表格和档案里”,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那些村子要么继续越来越衰败,要么变成一个只剩下空壳和表演者的旅游村。就连文化遗存众多、保护得不错的古村落,也几乎都后继无人,就像那些被掏空的普通村落一样,被城市化甩在后面。

最终她决定从自己的家乡开始改变,她的老家“明显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传统村落,也是她最熟悉,最有感情的地方。

“我们需要把它原本留存的东西现代化,但是又保存它原先的文化底蕴,让它有新的职能。就像织布,一个织布机经纬断了,你接续它,要让这个织布机用传统工业或纺线重新使用,让我们现在穿起来还舒服。”她说,“所以我就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抱着做实验的心创办书院。”

梅家祖上是在雍正朝的时候,为了守皇陵来到了清西陵,到现在大概有多年历史。梅家老宅所在的地方,清代归泰陵内务府管。她出生、长大的村子叫做五道河村,也是现在的西陵镇镇政府所在的村子,整个清西陵区域经济文化“最集中”的地方。

用梅静的话说,西陵这个地方不是普通的农村,当地人多少都有一些文化修养,她小时候曾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书法。那段经历让她觉得受益匪浅,那时没什么课外读物,练书法的过程中她接触了许多古诗文。她把自己如今的举动称为对家乡的反哺。听松书院门口的一幅字就是那位老先生的手笔。

“我在这儿长到13岁。”坐在听松书院的沙发上,梅静陷入回忆。小学毕业后,她跟着家人搬去了易县,在县城的中学读书。她也是那时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两个人后来都去了北京,一个去了清华大学,一个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他们留在北京工作、结婚。年,这对小夫妻一起贷款买了房子。他们慢慢攒钱,慢慢还贷,慢慢养孩子,日子过得“就跟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一样的”。

那时他们有很大的可能不再回农村生活了。

“改良一方水土”

但梅静始终怀念农村。她回忆在北京的生活,大学时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每半年会去看一次话剧或演出,看展览倒是比较多。但她并不觉得那些对她的触动,比乡村、比大自然给她的触动更多。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大城市的生活,比如我。”她说,“我更喜欢晚上周围安静听不到车轮轧路面的声音,喜欢食物没有经过复杂加工的样子。我不能在一个全是地砖、水泥路面的地方,走不到松软的土地上真的会觉得不踏实。我也不能看不到山。”山给了她很多慰藉,她小时候,不开心就会走到老宅北边的大山里倾诉。

“有很多人实际上也并不喜欢城市,但城市能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这部分并不喜欢大都市的人被迫留在那里。如果教育、医疗是第一位的,收入就是第二位的。”她对记者说,“教育才是返乡最大的困难。”

这也是她自己回乡后面临的困境,她把自己当时的处境称为“城市留不下家乡回不去”。在老家,让年轻人选择留下的第一个障碍是个人的发展平台。梅静倒觉得这个问题好克服,作为一个回乡创业者,她不但打算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还想让书院成为更多人学习和就业的平台。

但她的两个孩子都需要上幼儿园,却无处可去,她惊觉自己面对的是整个乡村教育资源的缺口。这个问题一度让她开始考虑回北京,或者,起码等两个孩子都读完小学。

最终她一咬牙,决定在听松书院里加上启蒙幼儿班。

如今每天被送到书院的孩子有10个左右,其中一部分是附近村民的,也包括梅静的一儿一女。

听松书院的幼儿班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会让孩子们在山野中嬉戏奔跑,雨天会允许他们穿着雨鞋在泥坑里蹦跳。老师上午在山林中给这些平均5岁的孩子讲解叶子的形状和功能、蘑菇的种类、蜗牛的生活习惯,下午在书院中带他们朗读国学经典,练字或画画。

带着孩子散步时,遇到绿色的毛毛虫横在路上,梅静会蹲下身,用草棍挑起这只小拇指粗的虫子,给孩子们讲解它受到惊吓时的反应。母子三人讨论一会儿,梅静就会把那小虫放回路旁草丛中。

幼儿班的苑老师也是附近村子招聘来的,幼儿师范专业,终于也在自己老家附近找到了对口的工作,薪资待遇“比县城里有编制的幼儿园还好些”,而且还是少见的森林幼儿班。

在听松书院多公里外的福建内龙村,北京大学毕业生的硕士生林炉生也在做类似的事情。这个年轻人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