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唯有皇后叶赫那拉·静芬能够随时来探望。
静芬是慈禧的亲侄女,在一些史料和影视作品之中,她是一个被光绪冷落,反对维新变法,时时监控光绪皇帝,善妒又颇爱在慈禧面前告状的女人。
而实际上,静芬与世无争,恨不得慈禧永远不要注意到她。但凡在公众场合,她坐的位置总是离慈禧和光绪远远的,一些重大的活动,她总是不声不响站在不起眼的角落,然后静悄悄离开。她生怕打扰到别人,也不敢插手任何事情。
珍妃入宫的时候才13岁,光绪对她宠爱有加,慈禧也很喜欢她。而静芬婚后21年,都没有被光绪皇帝正眼看过。
隆裕(年2月3日—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
的确,静芬长得不及珍妃秀美,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中国20年,他的妻子给很多朝廷贵妇看过病,这些人都说皇后长得不好看,成天凄苦的样子,背有点驼,瘦骨嶙峋,脸很长,皮肤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
在这些人口中,皇后唯一的优点就是“和善”。而“和善”这种东西在后宫能有什么用?光绪觉得她的和善就是好欺负,而慈禧觉得她的和善就是没用。
老醇亲王奕譲病逝的时候,静芬作为名义上的儿媳去王府祭拜,按道理是要花钱犒赏门丁和仆媪的。静芬不懂,也拿不出什么钱,结果王府代她出了这笔赏银,对外还要宣称是皇后赏赐的。静芬知道后,心中不是个滋味。老醇亲王死后一周年,她依旧凑不出多少打赏的银两,只能称病没有去祭奠。
珍妃在卖官后降为贵人,一年不到又晋升为妃。静芬难以想象,如果自己犯了和珍妃一样的过错,姑姑会不会像原谅珍妃一样轻易原谅她,毕竟这些年来慈禧对她的要求已经严苛到了每一个细节。
珍妃和慈禧彻底闹翻后,慈禧下令当众将她“袒而杖之”,在清朝历史上,还没有一名皇妃受过如此奇耻大辱。胆小的静芬劝了慈禧几句,因为太过害怕,当场晕了过去。
珍妃
珍妃之死让静芬心惊,更让静芬明白,无论现在慈禧多待见她,将来都可能为利益除了她。
静芬的忧郁苦闷,家里人多少有所察觉,他们会这样询问她:“明明当了皇后,是到宫里来享福了,怎么老这么快?”
隆裕的弟弟在任御前侍卫之时,曾有一次机会与静芬单独见面,静芬对弟弟伤心地说:“我虽然贵为皇后,但总是得小心谨慎,老太后比皇上对我还严厉,稍微疏忽一点,我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慈禧对这个侄女曾寄予厚望,但静芬显然没有一点政治野心。
静芬唯唯诺诺活在慈禧的眼皮子底下,她也想借着光绪被囚禁瀛台的机会和光绪交流情感,她也尝试过修复夫妻关系。但换来的不过是光绪的一顿殴打,光绪将她的发簪扯下来,扔在地上。
她是深宫矛盾恶性循环的牺牲品,她唯一求生的方式就是死死攥着皇后的位置,因为在这深宫之中,她没有可以真正依靠的人,“皇后”是她最后的尊严,如果因为一点小错失去了这个位置,她都不会奢望慈禧和光绪会同情她。
静芬没有敢将被殴打这件事告诉慈禧,而是继续每天按例去照顾光绪,光绪偶尔会对她表露出些许善意,静芬觉得这是她一生之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日子。
慈禧
但很快,光绪帝在瀛台驾崩,22小时后,慈禧也死了。
年12月,宣统帝即位,光绪皇后为“兼祧母后”,上徽号“隆裕”,也就是隆裕皇太后。慈禧十分了解自己的侄女,知道她绝对没有左右政局的能力,没有完全放权给她,而是让光绪的亲弟弟、25岁的载沣监国。隆裕享有高位,慈禧命令载沣但凡遇到重大事件,必须面请“皇太后懿旨”。
隆裕太后,终于盼到了从后宫走上历史前台的一天。
做皇后的时候,她给自己圈定的生活范围就是后宫,隆裕从小受到严苛的贵族教育,又在慈禧的阴影下活了这么多年,她一直铭记着“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从没有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即便她对西方政治和历史都极为了解。
而当慈禧死后,她身不由己地复制着慈禧曾经做过的那些事,她始终无法摆脱那个曾经让她恐惧的阴影,甚至开始放任自己在这种扭曲的心理之中沉沦。
隆裕将同治的瑜、珣、瑨三妃全部打入冷宫,光绪的瑾妃也得不到庶母的待遇。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隆裕和光绪都是坐着的,瑾妃必须要站着。隆裕对瑾妃的敌意,来自于这些年瑾妃在慈禧面前的小聪明,她的确比隆裕更得慈禧的喜爱。
曾为珍妃哀求慈禧手下留情的静芬早已在这死气沉沉的后宫之中死去,如果珍妃活到了今天,隆裕说不定会亲手将她处死。
3岁的小皇帝溥仪交到隆裕手上时,就是一个刚刚离了妈的调皮孩子,隆裕对待小皇帝的手段,隐隐能看到慈禧的影子。
溥仪6岁开始接受帝王启蒙教育,他的老师们都是隆裕亲自挑选的。溥仪年纪尚小,常常顽皮刁钻,捉弄帝师。隆裕太后找了溥杰、溥佳、毓崇来做溥仪的伴读,溥仪顽皮之时,老师们以训斥伴读学生的方式约束溥仪,溥仪后来在课堂上也老实规矩了不少。
隆裕太后对溥仪的耐心关怀也仅仅止于课业之上,作为溥仪名义上的母亲,隆裕对他的生活过问甚少,有时更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教训”溥仪。
溥仪从小肠胃多病,为了保重他的“龙体”,隆裕下令节制溥仪的饮食,只允许他吃糊米粥。几岁的孩子正是要吃饭的时候,溥仪常常饿得到处找东西吃,有时候甚至到御膳房偷吃。
隆裕看到堂堂“天子”在厨房里面大把往嘴里塞食物的“饿相”,没有幡然悔悟,而是对溥仪更加严苛。御膳房和溥仪身边的小太监自然不敢拦住溥仪、不给他吃,但他们还不能让隆裕发现,只能在溥仪吃撑的时候,异想天开让两个太监将溥仪抬起来,使劲往下“蹲”,为他消食。
溥仪的这种“消食法”隆裕是知道的,但她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导致后宫那几位太妃也在模仿这种方式,以为真有消食的效果。溥仪从小如此,胃病没有保养好,身心反而受到了更大的伤害。
载沣抱着溥杰,旁边站着溥仪
隆裕对溥仪是责任,不是母爱。在母爱极度缺乏的环境下长大的溥仪,一方面忌惮隆裕,做着能让她满意的表面工作,另一方面,他将心中的不满报复到其他人的身上。
溥仪七、八岁时,常常心情烦躁,总爱发脾气折磨人,隆裕对付溥仪的办法,就是让总管太监将溥仪推进一间小屋子里面,倒拴上门,关溥仪的禁闭。无论溥仪在里面怎么哭喊、央求、踢门踹门,都不会有人搭理他。一直到隆裕自己觉得惩罚得差不多了,再将溥仪放出来。
隆裕对溥仪的折磨,出于一个皇太后对皇帝的管教,平常人看来是无法忍受的。隆裕对待溥仪的手段有着太浓重的慈禧色彩,强势到绝对控制,可以利用身份和地位肆意玩弄和折磨别人,这些都在溥仪幼小的心中,种下了冷酷无情和喜怒无常的种子。
除了培养溥仪,隆裕还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与载沣相制衡,以防止小叔子权力过大,影响到自己的位置。隆裕的拉拢对象就是庆亲王奕劻,他是清王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在朝中权力很大,也曾深受慈禧的恩宠。
隆裕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确能和摄政王载沣抗衡,但也给隆裕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为过分相信奕劻,将奕劻的心腹袁世凯也当作了自己人。
载沣是个老实人,隆裕平时对他指手画脚,他将抱怨都放在心中,碍于情面不会表现出来。但后来隆裕对权力越来越不满足,载沣拟提名那桐为军机大臣,向隆裕请示,而隆裕却推荐了袁世凯的拜把子兄弟徐世昌。
载沣颇为恼火,竟当着隆裕的面直接挑明: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议,其他具体政务,是不劳太后出面的。
载沣这些话说得已是极重了,隆裕终究不是慈禧,她本来就没有什么实权,更没有精力去争权。
载沣
从此以后,隆裕几乎不再过问政事,对载沣也很少干涉,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督促溥仪之上。作为对过去苦闷、失败的补偿,她也说过要“及时行乐”,而她能想到的“乐事”,就只有听听戏,买买东西。
此时的清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内忧外患。隆裕知晓自己就算有通天之才,也不可能和载沣“扶大厦于将倾”,更何况她的权力和能力还不如慈禧。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朝廷想要派兵南下镇压,竟然找不到能用之人。载沣只能去请3年前被自己赶回河南老家的袁世凯出山,袁世凯待价而沽,推三推四,想要借此向隆裕索要更大的权力。
12月初,摄政王载沣被逼无奈,将大印交给了隆裕,退回到醇亲王府。隆裕手上无财无兵无权,只能指望新任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
袁世凯嘴上说着“欲使余欺侮孤儿寡妇,为万世所唾骂,余不为也”,却实实在在将隆裕太后和小皇帝当作提线木偶。他一边代表着清王室和南方革命党人谈判,一边又在计划着“逼宫”,说要给皇家求一个体面的下台方式。
年1月16日,袁世凯联合内廷大臣向隆裕太后上书,要求她退位,并且威胁她,如果不退位你我都会有性命之忧。隆裕太后一下子哭了出来,对自己和宣统帝的安危忧心忡忡。
袁世凯步步紧逼,从17日开始,隆裕和清廷的亲王和贵族们在太和殿商讨了三天。这些王公贵族们自然不会轻易同意退位,隆裕也不想成为爱新觉罗家的罪人,亦是犹豫不决。
不久,坚决反对皇帝退位的宗社党首领良弼遇刺身亡,隆裕彻底明白了,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不和这些皇族们一起守着皇位一起死,要不立刻退位,给皇族留个体面,留条生路。
溥仪的退位诏书
隆裕最终以“诸皇族宜俯从民意,以救生灵”,接受《优待清室条例》。为了大清皇室的颜面,隆裕向袁世凯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保留“大清皇帝尊号相承不替”10字;
第二,不提“逊位”两字;
第三,宫禁和颐和园可以随时居住。
隆裕这三点要求很明显是希望有朝一日清皇室可以东山再起。
2月12日,紫禁城的养心殿之内举行了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
隆裕太后和6岁的宣统皇帝都穿着朝服,在太监的引领之下,慢慢走上了宝座。大臣们依旧穿着一身官服,头戴翎顶,只不过他们没有像从前一样给太后和皇帝下跪,而是三鞠躬以表行礼。
袁世凯没有来,由他的支持者胡惟德、赵秉钧代替他来,御前太监将早已准备好的退位诏书递给隆裕,隆裕顾不得太后的仪态,在朝堂之上嚎啕大哭。朝堂上的众臣也跟着潸然泪下。
胡惟德生怕隆裕临时反悔,拿出一份电报,告诉隆裕南方革命党人说要是在下午3点前看不到退位诏书,就取消皇家的优待条件。
隆裕最终还是在这份诏书上签了字,胡惟德当场宣布退位诏书的内容。
根据载润《隆裕与载沣之矛盾》一文记载,在召开御前会议之时,隆裕抱着溥仪然泪下道:“悔不随先帝早走,免遭这般惨局!再不同意共和,不同意逊位,恐日后我大清宗室皇族,荡然无存!何况今已到了国无宁日,生灵涂炭的地步,敢问于心何忍。”
这就是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的所有程序,隆裕走时,因为心力憔悴差点摔倒,只得由太监扶着回到了后宫。从此以后,隆裕领着溥仪在紫禁城关着门过日子。
“没有了皇后的位置,我在这后宫什么都不是!”隆裕当年对弟弟说的话言犹在耳。如今,连“皇帝”都不复存在了,清王朝寿终正寝,她的太后之位烟消云散,她现在算什么?
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之后,得到了诸多社会人士的赞赏,说她具“让国之德”。然而她终究走进了人生的荒凉,她无法对自己的人生释怀。
明明拥有了中国封建社会女人最崇高的地位,她却从来没有真正开怀的一天。她在历史上的使命到底是什么?是被太后姑母嫌弃?是被皇帝丈夫厌烦?是被贪婪的臣子当作傀儡?她这样求了一辈子都找不到存在感的人,竟然能亲手将大清朝结束……
从此以后,别人对她的那些称赞,成为捅着她心窝子的刀子,她深居简出,再也没有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
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之中详尽记载了隆裕人生最后的病状,因为宗室对她的排挤,她长期忧闷,起居无常,饮食无节,整天愁眉苦脸,要不就是悲伤哭泣,成日在宫中走来走去,太监们只好提着个水果袋子跟在她的身后。短短一年,隆裕已经病得脱了形。她的脸消瘦得厉害,胸部和腹部却日渐肿胀,太医诊治用药后,也是时好时坏。
此时的隆裕身边只有一个溥仪,但溥仪从没从她这里享受过母爱,又怎会以爱回报她?溥仪常常和她对着干,隆裕心灰意冷,此后更加冷落溥仪,完全将小皇帝交给太监抚养。
隆裕太后葬礼
年旧历年正月初十,隆裕太后的“万寿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专使梁士诒以外国使臣觐见的礼节祝贺。王公大臣走得走散的散,不肯入贺,来的人寥寥几个。
那天天气晴好,大殿之中的炭炉还在燃烧着,忽冷忽热的环境让隆裕病情加重,即便盖了三、四床被子还嫌冷。
到了夜间,隆裕回光返照,看到在一旁年幼的溥仪,哭道:“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国已亡了,母又将死,汝尚茫然,奈何奈何。我与汝要永诀了,沟渎道途,听你自为,我不能再顾你了。”
而此时7岁的溥仪的脸上看不出多少“亡国”和“丧母”的悲哀,只是身边人都为隆裕这句话落泪了,他难免伤怀,也落下泪来。
隆裕一死,活着的瑜妃(文宗妃)、瑾妃(穆宗妃)、珣妃(德宗妃)又少不了一番争斗,最后虽然没有正式册立太后,但瑾妃取得了主持清宫内政的实权。她们还联合起来找王公们说理,一定要恢复太妃的身份,从此以后,溥仪喊她们都要改口成“皇额娘”。
溥仪与老太妃(瑾妃)、溥杰等合影
此时此刻,是否有“太后”这个名分已经不重要了。人心涣散的后宫为了钱财斗得如火如荼,宫内的太监乘着混乱纷纷开始盗窃物品。对外隆裕太后的葬礼还能看出一些皇家的尊严,内部其实已经腐烂透底了。
隆裕太后的葬礼,按照清宫的旧历,京中的大小官员和朝廷命妇皆要举哀,但隆裕死时气氛十分冷清,来致哀行礼的不足20人,比起奢侈的慈禧葬仪,真是不堪回首。
清帝已经退位,隆裕太后死后享受不到隆重的葬礼,本也在情理之中。有意思的是,此时的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偏要给隆裕一个“外国君主最优礼”,还为此开了一个特别会议。
所谓“最优礼”,指全国下半旗三日为皇太后致哀,文武官员戴黑纱27日,袁世凯自己也要佩戴,参议院休会一天,政府的仪仗队和军乐队随时听从调遣,国务总理“率全体国务员定期进攻致祭”,同时,袁世凯还指定专门处理清宫善后和照顾光绪的礼官。袁世凯给了溥仪三万元,又拨款一百多万给隆裕做丧葬费。
隆裕的梓宫从皇宫一直抬到前门火车站
看袁世凯对隆裕太后的葬礼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