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死被列为清朝四大迷案之一,是是非非全凭后世书写,真相或许只有当事人才知晓吧。我们在此不多加评论,本文内容主要科普雍正皇帝的陵墓—泰陵”
(雍正朝服画像)
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也是西陵内的祖陵。在清西陵中,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雍正戎服画像)
泰陵建于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于乾隆元年九月十六日完工,耗时六年。
内葬三人:清世宗宪皇帝雍正、原配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敦肃皇贵妃年氏!
(雍正读书画像)
雍正帝崩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孝敬宪皇后崩于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敦肃皇贵妃薨于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乾隆二年三月初二一并葬泰陵地宫
(雍正着西服画像)
雍正泰陵坐北朝南,以永宁山为祖山,蜘蛛山为案山,元宝山为朝山,占据西陵区内最为尊贵的位置。
(泰陵格局绘制全图)
整座泰陵占地一百二十七亩,大小七十六座建筑分布在二千五百米的神道上,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的帝王陵寝。
泰陵建筑规制格局由南向北次序:一座三门四柱火焰牌坊、一座五孔石拱桥、一条2.5公里长的泰陵神路、三座五门六柱十一楼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大碑楼、七孔石拱桥、望柱、石像生、龙凤门、三路三孔桥、谥号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东西班房、隆恩门、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琉璃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和哑巴院、宝顶等建筑。
(石牌坊)
(大红门)
(圣德神功碑亭)
(华表)
(七孔石拱桥)
(石像生)
(龙凤门)
(隆恩殿)
(三座琉璃门)
(石五供,方城明楼)
(哑巴院)
(琉璃影壁,亦是地宫入口)
泰陵知识提要
一:大红门正门,左右两侧共设置三座五门六柱十一楼石牌坊,另带两座石麒麟。
二:泰陵石像生
雍正帝在泰陵初建时以“石像生等件需用石工浩繁,颇劳人力”为理由下谕令不必建设。但因为乾隆在修建裕陵时想修建石像生,因其父泰陵,祖父景陵都未修建,而怕给自己裕陵建石像生被大臣说不尊祖制,故而给景陵,泰陵增补石像生,好为自己裕陵增建石像生。
三:泰陵建筑物并无玉带河和玉带桥
四:因雍正葬西陵,乾隆恐自己葬西陵冷落东陵,葬东陵冷落西陵,下令自己的后世继承人全部实行“父葬东陵,则子西陵,父若葬西陵,则子必东”的昭穆葬祖制。
但在道光时被打破,以帝陵渗水为由葬西陵,满足自己多年子随父葬的夙愿。
其子咸丰,孙同治葬东陵,光绪帝葬西陵。
清亡后,因在泰陵宝城琉璃影壁有旧有盗洞一个,因此泰陵地宫一直被认为早就被盗。
在年清理清东陵乾隆裕陵地宫后,学术界为解开雍正死因,再加上泰陵宝城琉璃影壁上有旧有盗洞的存在,便不断鼓吹要求发掘泰陵。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泰陵地宫进行清理发掘。年4月8日,正式发掘泰陵地宫,河北省,保定市和易县文物局的头头们亲临现场指挥,大批媒体云集泰陵。
在沿着盗洞口下挖了两米以后,发现下面是原封土,盗洞只挖了两米,泰陵没有被盗过。当时北京幻灯制片厂在北京日报上把这个消息发布了出去,事情为夏鼐得知,当即向国家文物局汇报要求停止发掘,并把国家文物局关于立即停止发掘泰陵地宫的命令急告当地。
4月11日,夏鼐亲自来到易县清西陵泰陵发掘现场宣布了国家文物局的指示,泰陵地宫的发掘即告终止,重新把琉璃影壁下的盗口砌死,恢复如初。
后来为了弥补泰陵不能发掘的遗憾,在年7月发掘清理了年曾经被盗的光绪皇帝的崇陵地下宫殿,在棺木下的金井里出土了件珍贵文物,并整修了地宫对外开放至今。
至于雍正皇帝和他的后妃们仍然躺在保存数百年完好如初的泰陵地下宫殿里。
清朝史上,雍正帝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没有子随父葬的葬在东陵,而是另葬于西陵。(要知道此之前康熙,顺治都是葬于东陵)
那么为什么雍正的帝陵会在西陵?
雍正帝即位不久,便开始派大臣带领风水人员开始选择自己的万年吉地。先后在河北遵化境内昌瑞山下的孝陵,景陵附近相度吉壤,经过反复相度,最终相中了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将其定为百年吉地,运去了大量的建筑材料。
然就在要动工的时候,有位精通堪舆之术的大臣对雍正皇帝说:九凤朝阳山吉地,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乃风水大忌!
经此一说只好另寻他处,派允祥等继续寻找
经过允祥高其倬踏勘,总共找出十一处备选吉地,但经过认真筛选后,一致认为易县泰宁山下的太平峪最为理想。
于是允祥高其倬将其绘图上奏雍正皇帝说:相度得易州境内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着实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淘为上吉之壤。”雍正阅看奏折及所绘图十分满意。
但又怕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易县太平峪,远离清东祖陵,另辟陵区,有违古礼,背上不孝之名。
于是命大臣讨论,经大臣得出的奏报意见是:今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易州及遵化州地界与京师密迎,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遥远。”雍正皇帝这才解除思想顾虑,决定了以太平峪为万年吉地!
随即任命恒亲王弘晊与一众内阁官员为承修大臣,于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开始动工兴建,完工于乾隆元年九月十六日,历时六年。
那么雍正皇帝到底是因何而亡?
据民间野史相传雍正皇帝被文字狱吕留良案中的吕留良之女—吕四娘刺杀,割下雍正皇帝其头颅。(因雍正头颅被割,清廷为安葬雍正,铸造一个金头安在尸身上,这就是雍正皇帝金头之谜。)
还有雍正皇帝被宫女缢死、服食丹药过多中毒身亡等说法。
据史书(清高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偶感身体不适,但并无大碍。二十二日,病重,但仍照常处理政务,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在御榻之侧朝夕奉侍。二十三日子时,进药无效,龙驭上宾。
又据典籍(东华录)记载,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帝有头晕眩,手足发麻等高血压病情状态,二十二日中风,延至二十三日子时即午夜时分崩逝,故有人猜测雍正皇帝是中风而亡!
对于雍正皇帝的死因,雍正皇帝自然病亡和服食丹药过多暴亡这两种说法认可比较多,所谓的吕四娘刺杀案和宫女缢死经不过考究。
最后放两张雍正行乐图,据说英国女王看到时也驻足甚久。
作者:守疆老卒编辑:好端端的一颗西瓜籽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