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主中原年,一共有十二位皇帝,有堪称是“千古一帝”的清圣祖康熙皇帝,有勤政为民的清世宗雍正皇帝,有自称是“十全老人”的清高宗乾隆皇帝,还有短命的清文宗咸丰皇帝和清穆宗同治皇帝,还有窝囊无权的清德宗光绪皇帝,今天我们说的是以抠门儿著称的清宣宗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有多节俭
道光皇帝的抠门儿可是出了名的。比如有一次,道光皇帝的皇后要过生日,皇后乃是国母,案例应该是大摆筵席,群臣祝贺,可是道光皇帝为了节俭,竟然下令宰两头猪,一人一碗面条招待了群臣,真是史上少有。
更有道光皇帝竟然羡慕大臣吃的鸡蛋比自己多,自己穿带补丁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相传,四菜一汤的说法也可以追朔到道光皇帝。他曾经下令说宫中用膳一日不得超过四碗。按说作为一国之君,天下的奇珍异宝是应有尽有,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道光皇帝却如此抠门,真的是令世人感叹。但是,道光皇帝在自己的陵寝上,比清朝的任何一位统治者都奢侈,出手比慈溪还阔绰。
陵寝的建设
历朝历代,每当新帝登基,在第一年或者第二年开始都会修建自己的陵寝,道光皇帝也不例外。年九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好,一时兴起的道光皇帝决定前往自己的陵寝看一看,但就在这是,道光皇帝受到一份奏报,奏报中说到,宝华峪出现了渗水的现象。接到奏报的道光帝非常着急,经过两天的路程,亲自赶到了宝华峪。但是眼前的渗水问题比奏报中的情况还要严重。水已经有一尺六七寸深了,见到这种情况的道光帝非常生气,下旨要彻查此事。在接下来的十五天内,他一连下了三十道圣旨,平均一天要下两道圣旨,最多的在一天内下了七道圣旨。大体内容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彻查此事。参与建陵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受到了惩罚,革职的革职,流放的流放。这就是清朝著名的“宝华峪渗水案”。
可以说道光皇帝在这件事上处理得有点过分了。乾隆皇帝的裕陵也曾出现过渗水,但是乾隆皇帝也只是对部分官员进行了一些惩罚,让他们查明原因,把陵墓进行修缮罢了。道光皇帝竟然说要废除原址,要另择吉地,这可吓坏了大臣们,修建这座陵寝花费了二百多万两,动用了百万民工才修建好的。那么道光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件事呢?
道光皇帝为何要这样处理渗水案?
道光帝这样处理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道光皇帝的孝穆皇后钮祜禄氏提前仙逝了,葬在了北京西南郊的王佐村,也就是丰台区,但这不符合祖制,道光皇帝一开始还是嘴上说要遵循祖制,在清东陵建陵墓,但是他的心里还是希望能够葬在王佐村,与孝穆皇后合葬但是葬在王佐村也不合规矩,最后无奈答应葬在清东陵,但是很不幸清东陵渗水了。后来他命十多位大臣以及宗亲去寻找宝地。这帮人出去寻找吉地也是耗费了好长时间,在北京的密云、天津蓟县、河北丰润以及易县等来备选吉地,备选吉地之多,范围之广,这也是清代的首例。
道光十一年,终于在清西陵的西南端的龙泉峪找到了宝地,大臣们在奏报中特别注名此地高平。道光皇帝听闻后并没有马上下令选择此地,而是要亲临这块高平之地进行查看。到了这个地方之后,道光皇帝看后非常满意。他问随行的大臣们,此地怎么样,虽然这样也是违背了祖制(祖制上,道光是应该在清东陵修建陵墓的),但是大臣们就前车之鉴,就连声答应说此地是块宝地,因此道光皇帝就把此地批下来了作为陵寝的建造地,就把宝华峪的陵寝给废了。
道光皇帝后来想,这样做也是够奢侈了,在前面修建零寝时已经花费了大量的金银了,因此在清西陵修建陵寝前就说要“俱从简约,因地制宜”。也就是说一切从简,依照地势来建就好,不需要耗费太多劳力,还下令说高于二十米的建筑不要,像神碑楼、方城明楼都不要了,像那些不能省的就留下吧,双檐改成单檐,万象生也省了。这座陵墓最后建成后,从表面上看确实是简约了不少,比起别的陵寝,也没有气势辉煌。但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功夫。
道光十五年九月初三,就在龙泉峪的陵寝修建完成之后,道光皇帝亲自前往陵寝查看。道光皇帝看后,对自己的陵寝非常满意,并打赏了负责监督修建陵寝的相关官员,那么这个陵寝真的像表面上看得那么简约吗?其实不然。
道光皇帝的陵寝到底有多豪华?
龙泉峪的这座陵墓工程可不就简单,修建的工费花了二百四十多万两,比乾隆帝的裕陵还多了三十七万两,比慈禧太后豪华的定东陵还多花了十七万。这是为什么呢?
整座陵墓有隆恩殿还有东西配殿,在表面上看,是非常节俭了,但是走到内部看就不简单了。在殿内,所有的木材上都没有上红漆,无装饰品,看起来低调淡雅,但是细看,就能看出来,这些木料全都是金丝楠木的。金丝楠木可是我国珍惜的木料,它质地细腻坚实,耐腐蚀,更重要的是,在阳光下顺着其生长的纹理看,能看到淡淡的金丝。早在明朝时修建宫殿时采伐了大量的木料,到了清朝前期,金丝楠木已经少之又少了,乾隆皇帝时还能采集一些,但是到了嘉庆皇帝修建昌陵时就已经找不到大件的楠木了,因此用的是黄松木代替的,那么道光陵墓的三个大殿都是用的金丝楠木,从何而来呢?经过史学家和研究者搜集了大量的史料与资料都没有找到其来源。这样的建筑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大殿内让人惊叹的还有雕龙图案,尤其是在隆恩殿的正中央的天花板上,每一块都是用楠木制成的雕龙团。群龙会集,腾云驾雾,栩栩如生,真是世间罕见的杰作。有专家数了数,这些一共有条,就这些的花费也是惊人的。道光皇帝对此还有过非常荒唐的解释。他说在清东陵是,龙是在地底下的,因此就出现了渗水,这一次把龙请到了上边,就不会出现渗水的情况了。真是荒唐可笑。
不仅仅是这些,为了防止漏水,还在自己的墓内修建了龙须沟,也就是排水沟,这在清朝所有皇陵中可是绝无仅有的。
在墙壁上也是下了大功夫了。墙壁上打破了红墙黄瓦的传统,整座陵墓的建筑墙壁用的是“磨砖对缝,干摆到顶”。什么是“干摆墙”呢?这种建筑方式是古代建筑上砌墙的最高的工艺了。就是用上好的砖,砖的来源是山东临清的澄浆砖,然后对这些砖进行打磨,一直打磨到砖缝如线,砖面如砥。然后用细细的灰浆进行粘合。它虽然看起来典雅坚固,但是非常费时费工,最主要的是费钱。慈禧太后这么能花钱的人也只是地上三面建筑用的这种建筑方法,而道光皇帝全部用的这种方法,可见其奢侈程度。
有人说,这可能是冤枉道光皇帝了,可能是朝中的大臣为了奉承道光皇帝才这么建筑的,但是道光皇帝自己知道吗?答案是肯定知道的,像给皇帝建陵寝这样的大事,每一件事都需要皇上批阅的,况且在建筑之前,是有画样与烫样的,烫样就是和模型似的模板,这些道光皇帝肯定都是亲自看过的。更甚的是,陵墓的名字也是道光皇帝自己起的。古代帝王的陵寝的名字都是后代起的,他这样的作法用两个字来说就是“暗示”。
道光二十八年,六十七岁的道光皇帝带领着自己的儿子们参观了自己的陵墓,在隆恩殿的月台上回顾自己的过往有感而发,挥手写下“精湛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尔,呜呼,其慕与慕也。”写完后交给了奕与咸丰。这一首诗中也暗示了后世要给自己的陵墓起名“慕陵”。也不得不说,道光皇帝的陵墓真是豪华中的豪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