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4302821.html溥仪的一生堪称传奇,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三次登基的皇帝。今年六月份,唐山博物馆展出了清东陵的文物。一些有关于清朝的文化习俗、帝后的生活用具精品等,以前没有展出过的文物,也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个由满族建立起来的外民族统治中原的王朝。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这些死后的哀荣他也是没能享受到。溥仪最初被单独地葬在了八宝山;后来,出于利益关系又被遗孀迁到了清西陵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今天要说的是一件溥仪晚年理发时遇到的尴尬事。满清入关及其剃发令满清的多尔衮自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九龙口入关,满清的八旗子弟穿着威武不同颜色的军服,沿着明朝通往山海关的官道,一路与李自成的农民武装作战。这条官道后来被清朝统治者御封为“大御路”,是连接关外盛京与北京的官道,大致就是今天唐山境内的国道。李自成军队的溃败与吴三桂的不抵抗政策,给中原的汉民族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统治中原是存在局限性的。初期的民族融合,充满了矛盾与血腥。至今,京东的唐山大地上还留有满清铁蹄跑马圈地的印记,一些村庄的名称仍可作为历史的佐证。中原的农耕文明遭受了游牧文化的冲击。除却“跑马圈地”,满清王朝的“剃发令”更是令汉民族百姓难以接受。中原文明讲究孝道,孝道里最有名的便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孝之始也”!满清的“剃发令”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京城及京城附近的地区,剃发留辫子头的命令限期是10日,各省道州府也是限期10日。这种强制推行的“剃发令”,从满清统治上来讲,就是要求被占领的中原百姓归顺的标志。试想一下:经历了漫长的夜晚,早晨邻里之间出门相互打招呼,发现是满族发式,光光的额头,长长的辫子,这就在潜移默化的日常生活里影响了认知,承认了清朝的统治。亦或是另一种结果,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们,血染菜市口,头顶上还是明朝发式;妻子、子女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这两种结果都是普通百姓难以接受的。顺治皇帝的“剃发令”也被百姓形象地称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溥仪晚年理发时的尴尬问题直到康熙,这个头发问题才逐渐被百姓接受。康乾时代的清朝君主,创业之初,还知道江山得来不易;也还有郎世宁等外国学者在朝,传播不同文化,了解国门以外的各国奇技。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清朝的八旗制度及政事制度的不合理,还是后世清朝皇帝的身体都不太好,子嗣凋零,便以再无暇顾及与他国的交流了。闭关锁国导致科学技术及管理模式的落后,被八国联军的船坚炮利轰开了国门。以后的种种,便一发不可收拾。至此,末代皇帝溥仪半生飘零,被迫退位;被冯玉祥接出皇宫,出任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溥仪被妃子嫌弃,遭遇离婚;原配皇后婉容与他人生子;日本投降,溥仪成为苏联的阶下囚。新中国成立后,溥仪从苏联被引渡回中国,接受9年的劳动改造。带到溥仪被特赦后,已经是老人了。曾经的优待也不复存在了,生活完全靠自理,头发太邋遢了,身边又不似从前那边有人伺候,只得自己去街上的理发店理发。坐在镜子前面,溥仪看到理发师的手边有好多工具,他没见过。他颤巍巍地指着其中的一个问:“这是什么?”理发师有些哭笑不得,不好明说,只说:“吹风”!溥仪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问:“先吹风还是先理头?”理发师和周围理发的人,再也忍不住,纷纷哈哈大笑起来!溥仪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闹了笑话。脸庞有些发红,内心有些感慨!紧接着他又释然了。坎坷的人生阅历,已经使得他明白的知道,不再是那个太监口中“最尊贵的人了”。结语这些生活中的小插曲,都是在溥仪《我的前半生》写出来的理发店的故事中提及的。他的这些经历都是清朝历代皇帝所没有的,与其说他是末代皇帝,不如说是社会急速变革中的乱世人,被突飞猛进地变化裹挟着前行的人。可能从他幼时被抱进紫禁城,穿上小龙袍坐在那已然腐朽的龙椅上开始,便注定了他这坎坷的一生!幼时,享过极乐;青年,玩闹颓废;中年,深陷囹圄;晚年,安稳度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