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聊聊福建会馆的建筑细节。
福建会馆山门的有个位置很特别:
这个位置叫“墀头”,有的地区也叫“腿子”。
墀头简易示意图(图源靳影)墀头细节图墀头本身没什么特别,很多建筑里都有。只不过一般硬山建筑里的墀头屋檐有构造关系、有实际功用:
北顶龙王庙,红圈里是墀头清西陵而悬山、歇山建筑的墀头屋檐没有构造关系、也没有实际功用:
颐和园陕西汉中古建筑墀头在北方,特别是北京地区,有着非常严格的“规矩”,包括准确、严谨的尺寸,盘头部位图案的内容和繁复程度等,是体现地域风格、工艺做法、工匠技艺的部位。因此硬山墀头施工难度最大,最要手艺。
墀头下碱分为“马莲对”、“担子勾”“狗子咬”“三破中”和四缝等形式。
墀头的盘头的构件烟台福建会馆的这处墀头,位于山门两侧次楼的硬山屋面下。前后一共四处。
它们因处于硬山建筑的屋面下,因此是有实际支撑功用的。这几处墀头的构造如图:
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在挑檐石下、内凹成神龛形,里面坐着一只小狮子。
这种形态不是官式做法,更类似于江南“飞砖式”墀头的改良:
图片
把飞砖式墀头下面的装饰部分往里凹,就成了福建会馆的这种墀头形式。
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并不确定在闽南这种墀头的正式叫法是什么。
按理说这种有实际支撑功用的墀头,不该这么改:因为挑檐石本身是要支撑屋面重量的,这样把挑檐石下面挖个凹洞,特别容易造成挑檐石和屋面的塌陷。
但福建会馆自年建成以来也有一百多年了,这里依然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山门的构造是南方特有的三川殿中的“断檐升箭口”式(我以后会把以前的文章陆续贴过来),这种做法是唐宋时的古法,但在宋以后的官式建筑中很少用三川脊,它退而流行于闽南传统建筑之中,是闽南保存下来的中国古老建筑基因。
由于这种屋面是将中间的屋脊抬高,使檐部断开,因此将屋面分成三段,两侧的屋面面积变小,挑檐石的压力就小很多。再加上屋面两头升起,使屋面静力荷载向内滑,进一步减轻了墀头的荷载压力,因此在下面挖个往内凹的洞也不会造成挑檐石的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