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易县窟窿山

易县窟窿山

上周六,上午开了半天会,中午参加了个婚宴。下午稍事休息,便和LP去登窟窿山,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近郊旅行。

窟窿山,也叫孔山,还叫乳山,位于易县南易水南岸,西距狼牙山约10公里,东南距保定市30多公里。东侧山脚下的孔山村,就以此山而命名。在保定太行山区的崇山峻岭当中,窟窿山不算高,海拔也只有多米,却是易县的一座千古名山。之所以说它有“名”,这里有史为证。

狼牙山夕照孔山斜阳

《隋图经》记述:“孔山有孔,表里通彻。”古诗咏之:“明蟾当空光欲流,长庚灿然晨不收。初疑天度有衍缪,徐看三窍岩之幽。”孔山高耸的山峰之上、陡峭的石壁之中,有大小三孔,大的有两层楼高,两小的仅容一两人,呈双星伴月状,即使白昼也熠熠辉映,故而有了“孔山星月”之称,成为历史上的易州(县)十景之一。

《水经注》记述:“易水又东迳孔山北,山下钟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篝火寻沙,入穴里许,渡一水,潜流通注,其深可涉。于中众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于疑路,必有历记,返者乃寻孔以自达矣。”唐《元和郡县志》:“孔山在易州西南四十五里,山下有穴,深不可测。”清《直隶易州志》记有:“穴有钟乳,又名乳山”。从这些记载看,窟窿山不仅山上有孔,山下也应该有洞穴。但洞穴在哪里,到底有没有,仍是未解之谜。据说,上世纪二十年代易县国民政府派员查访过,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想发展旅游产业,也有人控访过,只是到现在还没发现蛛丝马迹。

远望保定孔山北眺

窟窿山阳面山脚下有个小村庄叫刘家庄村,我们把车停在村子里略微宽阔的一个三岔路口,沿着小街巷向着西北方向的山根走。顺着牧羊人走出的羊肠小道上山,走着走着没了路,有好一段我们只能在漫山荆棘丛中“披荆斩棘”。从山沟的南侧绕到北侧,才找到登山的小路,走上正途。上到山的垭口,视线豁然开朗,东看,眼前是刘家庄村所在的一个山间盆地,隔过远山,可以看到大王店开发区、甚至是保定市区的楼群。往西看,隔着一片山间平地,山峰嶙峋处就是因抗日战争中五壮士跳崖而闻名的红色名山——狼牙山。往西北和北看,眼前是相对平坦的太行山山前坡地和平原,有南易水和南水北调大渠从中流过,在夕阳中闪着亮光;远处一架东西向的山脉,就是清西陵的北靠山——永宁山,东侧尽头山前一片高楼林立的区域,就是易县的县城。登高才能望远,远眺更宽胸怀,看大好风光,才不负这秋高气爽时光。

遥望北太行易水流长

窟窿山所在的保定、易县这一区域,历史是燕南赵北之地。“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柯刺秦王等很多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一带也曾是古代战场,南易水南岸的窟窿山就是一个要塞,历代多在山上屯兵,建有台、寨。大窟窿之下的平台上,还有一个石臼,不知是何时所建,也不知是用来干什么的。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曾记述了发生在孔山的一场著名战役:“宋嘉定十一年,蒙古将张柔帅兵南下,克雄、易、保安诸州。金将贾瑀据孔山台,柔攻之不下。台无井泉,汲山下,柔先断其汲道,瑀穷困,乃降”。张柔就是元朝时重建保定城的将军,也是保定古城的“总设计师”。

一堆碎石头,经年累月,又变成了石头沉积岩,就像人工堆积得一样

顺着陡崖下的小路继续向山攀爬,七绕八拐,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便到了大窟窿的脚下。窟窿山上的岩石很有意思,刚上山的时候看到了一些红色的泥岩,半山上看到了一些角砾岩之类的,还有层理非常清晰的板岩。这些大小窟窿是怎么形成的,网上也没查到,我感到与岩石的水平层理有关,就像一个经年累月的砖墙,即使塌个窟窿,也不会轻易倒掉的。窟窿山这一带,历史上就是板岩的出产地,可以加工地板、护墙的蘑菇石,沿路有不少板材加工厂,也是当地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

站在大窟窿之中,拍照吹风看风景,不由得想起30多年前。当时我和同事在塘湖镇下乡时,曾专门爬了一次窟窿山。只不过,那次是从山的北面上来的,而且那时也不知道窟窿山历史上这么有名气。那时候从保定到塘湖,坐客运车得用半天时间。哪像现在,朝阳大街北延到了瀑河水库,雄安新区通易县的容易建材通道修到了狼牙山近前,两条路都是双向六车道,非常快捷,从市区开车到窟窿山的刘家庄村,半个小时就到了。

容易线通车后,我曾开车专门走过两次,也曾想着再登一次窟窿山,没想到一次说走就走的出行就圆了心愿。盼望着,过段时间,再从北侧登一次窟窿山。

看这山石别有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