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古人认为人的死去不是一种毁灭,而是去到另一个世界。因此,身前所享受的荣华富贵也必须带到另一个世界。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自然更加希望能将一切都带到死后的世界。所以,皇帝登基后通常会把营造“万年吉地”作为头等大事。
明清的皇帝也大抵如此,耗银千万,征夫万人,历经数十年都在所不惜,加上明清延续时间长,国力强盛,明清皇陵的规模格外宏大,形成了建筑群。但是受制于封建礼制,明清皇陵的形制布局都十分有规律,陵园布局工整,讲究对称,一物一景的布置都蕴藏大学问。
明十三陵布局图能做到风格布局一致,必然是有某种制度在发挥作用。其实,明清皇陵的布局总体是按照昭穆制度排布的,当然也有特殊。昭穆制度源于西周的宗庙制度,本质是一种等级制度,在封建时代运用广泛,比如祠堂的神主牌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左边比右边尊贵,依次推开,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二四六世为昭,三五七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所以《礼记》里总结说昭穆制度的设计是用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顺序的。
左昭右穆这一制度后来也被应用到了丧葬制度中,并延续了千年,明清皇陵就是典范。以明十三陵为例,明十三陵是以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为中心,其他各陵左右分布的帝陵体系,辈分较高的皇帝,陵寝距长陵较近,辈分较低的皇帝,陵寝距长陵较远,父子之间分布在长陵两侧。但是,十三陵并不完全彻底地遵循昭穆制度,毕竟在古代陵寝的风水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没有合适的风水宝地就会产生例外情况,比如茂陵,按昭穆制度,应在长陵之左、宣宗朱瞻基景陵之东,但是没有觅得“宝地”,最终打破了昭穆制度,葬在了长陵之右。
茂陵清朝皇陵的布局更是创新了昭穆制度,提出了“兆葬之制”。我们都知道清朝入关后的皇帝分葬在清东陵和清西陵两地,这不同于明十三陵集中在同一山谷,打破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
清东陵这主要是雍正皇帝的杰作,他以“原选定陵址中砂石太多”为由放弃了在清东陵建陵的计划,改为选择在位于保定易县的永宁山太平峪建陵,是为清西陵。当然这让他的儿子乾隆皇帝选址犯了难,该追随父亲葬在西陵还是回归祖制葬于东陵?如果葬在西陵,后人都纷纷效仿,那么必然要冷落东陵,这是对先祖的不敬。考虑至此,他还是选择了在东陵建陵,并且还立下祖训“父葬东陵,子葬西陵”,最终清朝皇陵就形成了分葬两地、父子分葬的局面,其实我们将其理解为一种变相的昭穆制度。
清西陵昭穆制度本是用来区分尊卑的,但是出于所谓“风水宝地”的考虑,还是有很多皇帝选择了打破昭穆制度。这对标榜九五之尊,突出等级威严的天子来说不啻为一种讽刺呀!
下期我将分享单个皇陵的布局,同样藏着深意,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