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上留传着这么一句话:“一家样式雷,半部建筑史”。“样式雷”家族是中国古代建筑业的标杆,更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建筑家族。
他们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神奇,他们家族七代人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执掌着宫廷的“样式房”,创造了中国五分之一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
“样式雷”家族为大清帝国主持修建皇家园林、行宫、陵墓长达二百多年,是康熙皇帝钦定的“皇家建筑工程师”。据记载,样式雷家族从康熙二十五年第二代雷金玉到清末民初第八代雷献彩一直都是作为清宫设计部“样式房”的掌案,统管一切设计事宜。
“样式雷”家族主持建造了清东陵、清西陵、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北海、天坛、景山、颐和园、中南海。这些令西方人大为惊叹,并且在人类历史上璀璨夺目的“建筑宝石”,都是出自于“样式雷”家族之手。
他们是描绘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工程师,亦是中华特色建筑的伟大的缔造者。样式雷家族的出现,不仅为我们设计了无数精彩的建筑。而且也堵住了外国人的“流言”:认为中国建筑都是工人靠经验而为,完全无章法。
样式雷家族开山鼻祖——雷发达
康熙中叶,在康熙大帝的领导下,大清帝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户部库府充盈。
康熙大帝为彰显大清皇室的威严,卓工部、户部计划紫禁城的扩建工程。
康熙大帝对太和、中和、保和三大宫殿的工程十分重视,经常亲自观礼。
一次,康熙大帝在下了早朝后,前往太和殿监督工匠“上梁”,几个彪形壮汉将大梁举起,对准机括处正准备“上梁”,突然榫卯卡住了大梁,几个大汉没了主意,工匠们呆若木鸡,面面相斥。康熙大帝正要发作,只见一个年轻工匠,腰别铁斧,顺着大梁爬了上去,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之后,“大梁”顺利归位,这个年轻工匠就是雷家开山祖师雷发达。
康熙大帝慧眼识英,将雷发达升为“工部样式处掌案”。“样式雷”家族书写的百年史诗就此拉开序幕。
圆明园的缔造者—第二代·雷金玉
雷发达的长子雷金玉,自幼便对建筑十分热爱,成年后的雷金玉思维敏捷、设计独特、技艺高超,丝毫不逊色于雷发达,
雷金玉不仅是一位建筑学家,还是一位模型艺术家。做建筑设计需要先制作模型,在当时称作“烫样”,而样式雷就是制作这种沙盘模型的高手,甚至比现在的沙盘还要精致:屋顶可以打开,内部的梁架结构、彩画样式、家具屏风都栩栩如生,如微缩景观一般让人爱不释手。
在设计建筑皇家园林之前,雷玉金都要亲手制作建筑的“烫样”(模型),出自雷玉金之手的烫样十分精致,连康熙大帝都爱不释手。
经过雷发达的大力举荐,康熙大帝任命雷金玉为圆明园的总工程师,雷金玉不负众望,以天下第一园林的成绩,祖国江山添上了美丽的一笔。
自此,“样式雷”家族的名望、声誉,达到巅峰。
没落之族的星星之火——第三代·雷生澂、第四代·雷家玺
雷金玉71岁过世,膝下5子,可惜长子、次子、三子、四子都是游手好闲的庸碌之才,无法继承家族事业,此时的雷生澂还在襁褓之中。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工部样式处掌案一职被雷金玉的徒弟篡夺,雷发达传下来的设计图也被夺去,其余四子好赌成性败光了家业,心灰意冷的雷氏家族决定去南方定居。
雷生澂的母亲是雷金玉的六夫人,她抱着雷生澂,跪在雷发达和雷金玉的灵位前…痛哭不止!
她不甘雷家两代人的心血被无耻之徒篡夺,于是带着三个月大的雷生澂,跪在工部门口整整一天一夜,终于为雷家求得了“幼子成年后重掌样式处”的特权。
雷生澂仿佛是上天赐予雷家的“救世主”,雷生澂在曾经追随雷金玉的学徒中学到了不少本事,他在雷氏家族的建筑风格上,融入了“康乾盛世”的政治思想,乾隆皇帝对雷生澂大为赞赏。
他不仅重新夺回了样式处掌案的官职,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家玮、家玺、家瑞,都培养成了清朝顶尖的建筑人才,第二子雷家瑞更是三兄弟中的翘楚。
雷生澂在死前,为雷家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四个字“不忘祖业”,“样式雷”家族得以重振家风!
雷家精神的传承者——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样式处工作被迫停止,雷景修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
在闲暇之余,他望见了祖宅中挂起的“不忘祖业”四个大字,雷景修萌生了一个念头,后来他将雷家祖传的手稿、烫样整理成书,国家博物馆中保存的样式雷图样,大多都是出自雷景修之手。
雷思起是雷景修的第三子,因技术高超而得到慈禧太后的信赖,主持修建慈禧陵墓,为了满足慈禧太后的各种要求,比如地上不能长草。呕心沥血,数次修改设计,耗尽心血,最终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用事实证明了甲方的狗血要求真的会弄死设计师!
最后的太阳——第七代·雷廷昌、第八代·雷献彩
雷思起被累死后,长子雷廷昌便接任了样式处掌案一职,雷廷昌和长子雷献彩主持了惠陵、崇陵、颐和园、重修圆明园等清朝末期的几项重要建筑工程,慈禧太后对雷家的器重,成为了黑夜前的最后一米阳光。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皇家建筑设计师”,雷家从此没落。
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从没有一个家族参与过这么多皇家建筑的设计和修造,时间跨越两个世纪,几乎一座城市都是他们建造的。雷家虽然没落,但他们的传奇不会丢失。“样式雷”将会是中国建筑史上一座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