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六位皇帝,全名爱新觉罗·旻宁。在位三十年,小心谨慎,可以说是最节俭的皇帝。这样的帝王,是怎样修建自己的陵寝呢?修建的前前后后,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封建社会,陵寝的修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一任皇帝登基以后,第一件考虑的事就是修建陵寝。陵寝不仅是皇帝生命最后的归宿地,还关系着王朝的礼制纲常,所以一登基就要选择万年吉地。
河北遵化—清东陵道光皇帝登基的时候是三十九岁,是所有的清朝皇帝中唯一一个一登基就立马修建陵寝的。他登基的时候,清王朝已经在关内开辟了两大陵区,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按照乾隆皇帝定下的昭穆之制,父子要分开来葬,既保证两陵关系的平衡,两陵的香火又能够得以相传。道光皇帝的父亲葬在清西陵,按照祖制,道光皇帝的陵寝就应该建在清东陵内。那么,道光皇帝到底有没有按照祖制来选择陵区呢?
河北易县—清西陵道光皇帝从开始当上皇帝之后,就一直强调自己要“敬天法祖”、恪守成宪,但是在修建陵寝这件事上,就首先破坏了乾隆皇帝的昭穆之制。道光皇帝要把自己的陵寝既不是建在清东陵,也不是建在清西陵,而是北京西南郊的王佐村。
昭穆之制—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王佐村属于现在北京的丰台区,丰台区的西南,那里埋葬着道光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孝穆。孝穆是道光还是皇子时候的夫人,在道光皇帝登基前就死去了。道光皇帝登基后,就想起了这个跟自己关系非常融洽的亡妻,于是头脑一热,把祖宗家法都抛到了脑后,要把自己的陵寝建在王佐村,以便死后合葬。
王佐村道光皇帝派大臣前去实地考察风水,大臣去看了之后,要改建成黄帝陵,原来的园寝全部都要拆掉,比重新建立一座陵寝的费用还要高。而且扩建成黄帝陵,要搬走当地很多的村庄,以后的祭祀工作,陵寝的守卫工作,是个很大的工程。这些大臣都是前朝的重臣,非常清楚乾隆皇帝的祖训,始终觉得道光皇帝的想法比较幼稚,就希望道光皇帝在东陵内选择陵址。
道光皇帝心里清楚应该怎么做,但是仍然固执己见。大臣们都极力的劝说,可以把陵寝建在东陵之内,后续把孝穆皇后的陵寝移过来是可以的。道光皇帝在众多大臣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回到了祖制上,停止了一切王佐村的建陵工作。
道光皇帝派大学士前去东陵选择建陵的风水宝地,历时一个月,终于勘定了一块地方,道光皇帝起名叫宝华峪,开始动工修建。历经六载,道光皇帝的陵寝建成了。道光皇帝非常高兴,大赏建陵工作的大臣,还亲自把孝穆皇后从王佐村迁到了陵寝内的地宫下葬了。
道光皇帝的陵寝暂时告一段落了,就等着百年之后下葬了。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刚刚建好的这座陵寝就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那些因为修建陵寝得以加官进爵的大臣们,还没有从惊喜的美梦中醒过来,就全部被逮捕入狱了。
道光皇帝废弃的陵寝—宝华峪原来园役们在清扫陵寝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深的积水。道光皇帝一看,自己的陵寝跑了水,这还得了,于是大骂那帮修陵的大臣们,下令把他们都抓起来,全部都革职查办。这些人不止官丢了,还弄了个一无所有,转眼之间从朝中大臣变成了阶下囚。
宝华峪遗址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审讯工作的进行,造成这次陵寝工程重大失误的原因逐渐浮出了水面。第一就是金井位置错位,第二是没有排水系统,第三是修陵人员没有责任心。道光皇帝对相关人员前前后后进行了四次大处罚,从罚款降职到革职发配,至此,这场陵寝大案才慢慢地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