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乾隆不行的人去当当试试,乾隆命好是一部分,能把命好延续下去就是乾隆能力的一部分。乾隆连他老子的老本都不肯吃,另起炉灶心胸狭隘,表面歌舞升平,其实暗藏祸端,到了晚年国家逐渐衰败,到了嘉庆白莲教的大起义以后,清朝已经无法大一统了,导致最终灭亡。
历史上,李卫在乾隆三年就病故了。而且也没有电视剧上的什么辞官的事情。不仅还是直隶总督,乾隆还让他兼管直隶总河,裁营田观察使。但第三年李卫就病了,乾隆派御医救治无效病故。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可见乾隆对其还是很看重的。
清朝衰落从乾隆皇帝开始,坐吃山空,不勤政。有道是富不过三代也是千古名言呀!看到乾隆的所作所为,历史名帝,勤政之王雍正在九泉之下不知有何感想?李卫代表的是雍正的意志,张廷玉是国家柱石。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张廷玉像正妻,虽然行事所为不一定讨喜,但一定是政治正确且为国为家的,为了大局为了整个家庭的未来,夫妻双方都要压制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小情绪,往正确的方向去经营。
而李卫就像情人,在男人面前做小伏低,顺毛撸,让男人可以尽情展现他所有的欲望与缺点,不仅舒坦畅快还有实现个人意志的成就感。正妻打小三,实际打的却是男人的脸面,否定的是男人的意志。所以,一个真正聪明的男人不会让二者之间起冲突。但如果真起了冲突,就看这个男人的人性了,是誓死捍卫自己的意志还是更在乎家庭(自己)的利益。
如果不是雍正杀伐果断,整治吏治,给乾隆留下的昌盛,清朝估计都快崩溃了,历史上的皇帝年轻时候大刀阔斧,励精图治,晚年都是昏庸无道,奢侈,逃不开这个规律。李卫最后碰钉子是,是召见后退出与太监谈笑。乾隆下旨申斥,交结内使,随意谈笑。著吏部议处。大臣结交太监,清朝悬为禁例。也定乾隆有意贬损李卫,故借题生事。一叶落知天下秋,李卫急火攻心,一命乌呼。也算给几十年遭他残害的江湖人士,出了一口气。
雍正励精图治,不拘一格选任能臣,比之一帮酸腐的读书做官的,少了一些顾忌。在雍朝坐官,无才无德是混不下去的,因为雍正眼里揉不得沙子。乾隆,本事没有,脾气不小,他爹太强了,就他那几斤几两他哪比得过?所以就叛逆否决好了,他喜欢他爷爷,就康熙,说实在的,某些方面来讲,也都不如雍正!
当时李卫也就摊上好了好领导,而且能够辅佐李卫,再加上李卫对领导也是忠诚又能干又机灵,这也是在当今社会也需要这样的人,所以李卫当官不得不说也算有始有终,也算当的恰到好处,这也是命中注定的。收藏在台北故宫的康熙传位遗诏充分说明雍正的继位是合情合理的。民间有关雍正继位的传说是站不脚的,所以说李卫、年羹尧是雍正皇位的维护着,李卫为雍正推行新政竭尽全力,他的功绩被乾隆帝肯定也是自然的。
《清史稿》相关影视资料,里面记述了清宫各方面信息。里面有皇帝奏折批语,甚至小到康熙的算数手稿巴掌大的纸片。不要被影视资料误导,客观看问题。清朝皇帝五六点就起床,七点早课,算勤政的朝代了。前期有明君,后期雍而不昏。纵观清朝,乾隆帝开始,西方工业迅速发展,而清朝(以前不叫中国都是以皇帝年号来称呼)还是农耕文明后期,经济已开始衰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都说“康乾盛世”其实给乾隆留下的已不是什么盛世,后面几个短命皇帝更是应付不了西方列强的洋枪利炮。主要是乾隆内心深处对汉人固执偏见,对汉臣谨慎使用,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至上主义者!同时代的欧洲、日本都开始发展科技、改革政治,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最直接的起源!
死了也不跟他爹葬在清西陵,就在清东陵偎着他爷爷,说不清楚他跟雍正的感情,感觉有点看不起他爹,但雍正比乾隆强了不知多少倍。从康熙时的禁海封国到乾隆的天朝万物皆丰不与蛮邦往来!鸦片战争时大清还用的明朝时期的红衣大炮,想想有多可笑?一只肥美的糕羊确没有长出锐利的双角,不烹你烹谁?
就是李卫的文化水平不高,那是电视剧里的,真实的李卫就算不是科举出身,但绝对没有说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地步。看跟谁比了!还有李卫家不是有点钱,而是非常有钱,家有千顷良田,所以为什么他能做到不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