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次建陵说道光是真节俭还是假道学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www.wzqsyl.com/m/

道光还是历史上出名的节俭皇帝,他厉行节俭的程度已经达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他制定了《御制声色货利谕》。为了节省御膳房的开支,停止地方进贡,一些必须的东西进贡压缩到最低。道光把皇帝一般一顿饭只有四个菜,而且还是以素菜居多,大家印象中一顿饭二百多道菜,那是慈禧。就这样道光还觉得浪费,经常让太监出宫到市场上买梁文前一个的烧饼自己和皇后基本不过生日,万寿节和千秋节都取消了。有一次皇后佟佳氏千秋节,道光不知哪根筋不对,特许办寿宴,很久没吃肉的后宫佳丽们高兴坏了,简直可以说是奔走相告,道光看大家这么热情,终于心软了,特别开恩,御膳房可以杀两头猪。于是寿宴上的打卤面上面有了一层肉沫。

道光

道光把宫廷的开支压缩到了二十万两,而明代《国朝宫史》记载,皇宫一年脂粉钱就是40万两,你可以大概脑补一下一年的开支有多么巨大,道光节省到什么程度。不过道光在救灾上显得阔绰,各地发生灾害,救灾款拨付的很充足。对了,据记载,道光后宫佳丽都是素面朝天的,不但不能化妆,衣服也不能穿太鲜艳的。道光一个月换一次衣服。虽然道光在节俭方面几乎达到了极致,但很多人还是说他是假节俭,做样子,补一次衣服花费千两,其时道光也知道贵了,于是动员后宫的人都学针线活,衣服破了自己补,不再用内务府,这个够不够节俭?

说道光假道学的关键证据之一就是俢陵事件,道光陵墓建在遵化清东陵的宝华峪,规模形制没有特别详细的记载,后来发现地宫进水,皇后钮钴禄氏的棺椁被侵泡,道光非常生气,于是在清西陵从新选址,建造慕陵。两次建陵共耗资万两,超过了西陵其他任何一座陵墓的花销。因此很多人说道光的节俭是作秀,事实是怎样的呢?

废弃宝华峪道光陵遗址

道光的儿子咸丰时期是大清国最困难的时期,死后四年才建好陵墓,共耗资万两,建陵时考虑多方因素,撤职了大碑楼、二柱门,地宫内不再雕有经文、佛像等。而道光两次俢陵共耗资万两,单座陵寝万两,比寒酸的咸丰定陵还少了一百万两,其规制可想而知,虽然东陵的旧陵拆毁了,但西陵的慕陵还在,我们看看道光时怎么在俢陵这件事上节俭的。道光对慕陵的建筑规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筑规模显著缩小。裁撤了大碑楼、石像生、二柱门、方城、明楼等大型建筑。设计上更加刻意求简,占地面积只是雍正陵寝的大概三分之一。是清代帝王陵墓中最简陋的一座,看上去像一座妃园寝。

那么道光为何要从修陵寝呢?从史料中看,除了地宫进水以外,最关键的是关键点是除了管理不善,关键之一是规制不合我的心意,那么重建规制肯定就满意了,看看重建的规制有什么要求?。道光借剪刀了抠门的程度,但是俢陵这件事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这里还有一个祖制的问题,也就是说,陵墓怎么修,是有一定制度要求的,很明显,清东陵宝华峪的陵墓怎么修,祖制和道光的要求之间产生了矛盾,道光想在陵墓的建造上也做个表率,可因为祖制的限制,不得不做让步,所以道光觉得规制上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借这次重修,他大规模减小了规制,把大碑楼、石像生、二柱门、方城、明楼等都省略掉了。他这才满意了,认为在规制上符合了自己提倡节俭风格。虽然两次俢陵的费用上比其他陵还多,但给后世做了点饭,对提倡节俭之风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道光还是这么做了,而且对这个大规模削减规制的陵寝十分满意。

道光慕陵

易县西陵龙泉峪陵墓隆恩殿前的月台左侧,有有一个石幢,上面镌刻着道光帝的两首诗。其中一首充分表现出他的初衷。把缩减规模,力图节俭的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毋谓重劳宜改卜,龙泉想是待于吾。人情可叹流虚伪,天命难谌懔典谟。郁郁山川通王气,哀哀考妣近陵区。因时损益无非教,驭世污隆漫道迂。岂敢上沿诸制度,或能后有一规模。心犹自慊增惭惧,慎俭平生其庶乎。

易县西陵

道光是真的节俭,而且节俭到了极致,用老百姓的话,他也太抠门了,是个十足的吝啬鬼。说到吝啬鬼又想到一个道光节俭的故事。一次犒劳前线回来的有功将士,十几个人,道光皇帝只摆了一桌庆功宴,十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看着盘子里几个简单寒酸的菜肴,这群人都不敢伸筷子。怕一人一口就给吃光了,弄不好皇帝就没得吃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