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大号王爷陵墓墓地规格竟然堪比皇帝

清朝最大号王爷陵墓:墓地规格竟然堪比皇帝?

古代社会分三六九等,社会的最上层是天子皇帝,自然皇帝的陵墓也是要特殊规定的,其他人的陵墓不准僭越规矩,否则是藐视皇权,严重了要杀头的。可是在清朝就有这样一座古代最大的王爷陵,不仅很多地方僭越了规定,而且这事还是皇帝准许的。

《大清会典》里其实记载了很多条有关王陵与皇陵建设规制的记载,比如说陵墓的位置、陵园的大小、琉璃瓦的颜色、神道的走向、碑文上字数的多少……有一天没按这上面规定的开,恐怕死去的亲王在地下都不得安宁。可是这座王陵偏偏多处僭越规矩。这座王爷陵坐西朝东,总面积大概四十万平方米,用料都是极为讲究的红砖绿瓦。除此之外,陵园内竟然还有皇帝才能拥有的白玉望柱华表。华表整体是一个高高的柱子,上方有两个“小翅膀”。底座是八边形的仰覆须弥座,上面雕刻着非常立体而且精致的龙纹,一座白玉望柱华表上总共有四十八条龙。陵园内有一座神道碑,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了墓主人的姓名,他就是雍正的十三弟、和硕怡贤亲王爱新觉罗·允祥,连这座碑上的文字都是雍正亲手书写的。允祥原名胤祥,为了避雍正皇帝的讳,只好把名字改了。

当时,胤祥立的遗嘱是极为简单的葬俗。下葬时他要求穿普通的衣服,也不要金银珠宝陪葬,一切从简,甚至连自己墓地大小都规划好了,当然面积也是不大的。这就很奇怪了,既然王爷自己的要求都那么简单,为什么最终他的陵园豪华至极呢?其实这一切都是他的皇帝哥哥雍正安排的。本来已经分封了府邸的亲王,自己修坟墓的钱要从自己家的腰包里出的,可是给允祥修墓的钱却是雍正掏了自己的小金库修的。允祥的陵园自雍正八年开始修建,直到雍正十年九月才完工。允祥去世的第三天,康熙指示内阁,凡告庙典礼只要需要写允祥名字的地方,都不用避自己的讳,名字通通写成胤祥。下葬时,他还让儿子弘历弘昼护送棺椁,运往涞水安葬。

其实雍正和胤祥是从小一块长大的。胤祥的母亲是一个宫女,按照规矩他从小不能在母亲身边养着,于是康熙就把他放到四阿哥母亲身边。雍正的母亲也是宫女出身,同样雍正小时候也不在母亲身边,因此他对胤祥的感受十分理解,从小胤祥受欺负,他就挡在前面。当然,他俩从小关系好,也不至于让允祥享受如此高的陵寝规格,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允祥是雍正政治道路上得力助手。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年,康熙巡幸塞外的时候,驻军奉太子手谕进攻行园,康熙把太子废了。而且康熙帝还觉得此事四阿哥也参与了,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允祥替他扛下了所有罪过,自己却被皇帝软禁了。如果没有允祥挺身而出,或许我们就看不到后来的雍正皇帝了。

除此之外,八阿哥觊觎正的皇位,还多次发动他的党羽,打算把雍正逼下位,每次快要成功的时候,允祥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出现,一次又一次保住四哥雍正的皇位,可以说没有允祥,就没有雍正皇帝。雍正当时十分感激十三弟,还说两人死后要葬在一起,把自己的清西陵中一块宝地赐给他。可是允祥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为了感谢雍正,命人挖了里面的一块土吃掉,拒绝了雍正的赏赐。

如此一位功劳赫赫而又知进退的弟弟,哪个皇帝能不喜欢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