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亡国以后,还能安葬在明十三陵,为何溥

年,李自成打进了京城,崇祯皇帝一看,这事儿搞不定了,所以他就跑故宫后面那个煤山,也就是景山公园上吊自尽了。

他死了倒是一了百了,可是让李自成来善后,这就有点小麻烦了。从理论上来说,李自成是崇祯的死对头,不给崇祯大卸八块似乎都对不起他赤裸裸的农民军身份。

可是李自成也是尊重好汉的一个人,至少崇祯没有撒丫子跑路,那就值得尊重。于是李自成就给崇祯举办了一场小规模的葬礼,找了个棺材,还给崇祯从皇宫里倒腾来了几件像样的衣服和装饰品,随后还是昌平小吏们花钱给葬在了昌平的田贵妃陵墓之中。

既然尊重人家崇祯,为啥还不给他风光大葬呢?因为李自成本身也缺钱,他的小农思想认为,不应该把钱花在崇祯身上,那是浪费!岂不知,尊重了崇祯,才能得到更多人心。

一、清军入关后,为了表示关怀,差点把崇祯挖出来再葬一次。

李自成坐江山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前后42天。等到他离开京城以后,多尔衮带着清军也就跟着进入了京城。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想到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寻找崇祯皇帝的下落。为啥?因为多尔衮刚入关,打着的旗号,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雪恨来的。

这可真的有够扯的,人不要脸起来,真的啥事儿都干得出来。你老爹和你老哥跟崇祯干了17年的架,难道是在过家家?现在你多尔衮还假惺惺地给崇祯报仇雪恨来了?

可是搞政治就应该要这么个厚脸皮,不撕破脸时,大家你好我好,一旦撕破脸,谁还认识谁啊?多尔衮希望通过对崇祯的尊重,来获取大明王朝那些旧臣们的支持。

因为清朝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如果没有大明朝那帮大臣们的支持,那清朝想要一统天下,基本就是痴心妄想。

为此多尔衮立刻找到了崇祯的下落,得知崇祯被李自成给安葬了。那叫一个生气啊,恨不得把崇祯给挖出来重新安葬一边,表示自己对崇祯的敬意。

既然不挖出来,那就给他重新办一场葬礼好了。于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崇祯葬礼就这么举办了起来。

为了表示清廷对崇祯的敬意,多尔衮还特地把田贵妃的陵墓给扩建成了皇陵,也就是后来的思陵。因此崇祯也算是葬在了明十三陵之中。实际上是多尔衮给他扩建出来的。

所以说,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崇祯皇帝本来也不应该在明皇陵之中。李自成看他可怜,而多尔衮想要利用他,仅此而已,这才有了所谓的思陵。

二、清东陵和清西陵,都是清朝皇陵。

明朝十三陵,除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钰以外,其他13位皇帝全部都葬在了明十三陵。而清朝就比较有意思了,入关以后,主要有两处皇陵,分别是清东陵和清西陵。

其中清东陵有5座皇陵,分别是:顺治皇帝福临的孝陵、康熙皇帝玄烨的景陵、乾隆皇帝弘历的裕陵、咸丰帝奕詝的定陵、同治帝载淳的惠陵。

清西陵则有4座皇陵,分别是:雍正皇帝胤禛的泰陵、嘉庆皇帝永琰的昌陵、道光皇帝旻宁的慕陵、光绪皇帝载湉的崇陵。

除此之外,关外还有两座皇陵,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全部在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

奇怪的是,清朝从努尔哈赤算起来,一共有12位皇帝,可三处皇陵加起来,一共才只有11个皇陵,还有谁没有进入皇陵呢?

当然是清朝的亡国之君宣统皇帝溥仪了。溥仪3岁登基,6岁亡国,所以他压根就没机会给自己建造皇陵,更别想着能住进皇陵了。当然了,这也不是主要原因。

三、没有人怀念清朝,所以也就没必要捧着他了。

按道理,从对称的角度来说,清东陵有5座皇陵,清西陵也应该有5座才对。如果清王朝没有灭亡,那溥仪应该是会选择清西陵待着。

可问题是清王朝已经灭亡了,溥仪也就失去了给自己建造皇陵的机会了。此外,明朝灭亡的时候,明朝还留下了大量的官员在。

清朝刚成立想要稳住天下,就必须要笼络住这些官员才对。所以多尔衮厚葬崇祯,那是有政治需求的。

可是袁世凯需要靠溥仪来稳住天下吗?显然不需要,因为溥仪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一方面来说,大家并不怀念清朝,另一方面,溥仪个人从头到尾也只是个傀儡,完全没有任何号召力。

因此新成立的政府,自然不需要捧着溥仪。后来溥仪到了新中国,更是成为了一名非常普通的公民,就算他过去是皇帝,可后来也只是普通人了,又怎么可能给自己修建一座皇陵让自己待着呢?

值得一提的是,溥仪去世以后,骨灰本是安放在了八宝山,可是到了年,溥仪的媳妇儿李淑贤,却决定将溥仪的骨灰弄到清西陵旁边的华龙陵园。

为啥?因为这地方距离清西陵超级近,与光绪皇帝的崇陵,只隔了米的距离。很显然,这是为了表达溥仪想要进入清西陵的一种愿望罢了。

总结:葬在哪儿还不是一抔黄土呢?

封建帝王对自己的身后事,往往有着非常痴迷的安排。他们甚至觉得,安排得越周到,在地下的生活就越快乐。

事实上是这样吗?显然并不是。崇祯葬在了思陵就能改变他是亡国之君的命运吗?自然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影响,那就是后人会对葬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看法,纯粹是后人的思想在作祟,跟当事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