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孔石拱桥往北,进入第一个院落,只见三架石牌坊坐落在大红门前,一架面南、两架各朝东西,均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且未用铁活(指建筑上用铁制成的物件),全为榫卯连接。它们与大红门一起,形成一个“四合院”。
中国古代建筑在外部空间的总体布局上,讲究“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所谓“百尺”“千尺”,实质上是一种权衡单体建筑和组群建筑尺度关系的基本模数。
泰陵石牌坊之间相距“百尺”,几十米的尺度,最适合人们观赏近景和品味细节。形制一致的石牌坊,相互之间采用“对景”的处理手法又突出了场所的围合感和重要性。纵观中国历代帝王陵墓,此种形制格局尚属孤品,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图为北京雍和宫一座木牌坊。秦陵的石牌坊每座皆用巨石构成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形制,一架面南,两架稍后分列东西,布局与北京雍和宫(即雍正即位前居住的雍亲王府)门前的三架木牌坊如出一辙,且仿照木结构建筑的形式,设斗拱、额枋、雀替等部件,并在构件相连处以榫卯相接。这种形式的石牌坊在国内仅此一例。
大红门
视线穿过大红门的券洞,向神道延伸而去。这门洞仿佛取 景框一般,将远山、碑楼、神道、松柏,围合成一幅构图精妙的长镜 头画面,肃穆中不失灵动,层次中可见留白。在整个西陵,这种名为“框景”的艺术手法,几乎在所有过门、券洞、梁枋处都有运用。
清代的建筑匠师,通过框景,使漫长的轴线和建筑序列产生张弛、动静的节奏感和变化感,以免观者的眼睛因过于疲惫而丧失乐 趣。除此之外,他们对陵寝序列和进程的精巧设计,还体现在画幅的横纵转换上。高空俯视下,从大红门一路往北,是“宽”(大红门院落)-- “窄”(神道区域)--“宽”(大碑楼所在院落)的横纵构图,这种“工”字形构图,视觉切换点与周围山形地貌始终浑然一势,人在其中,步移景异,层次丰富。
这与紫禁城前千步廊(现天安门广场位置)承天门(天安门)至太 和殿的中轴序列的表现手法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