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8日,为了彻底弄清楚雍正皇帝的真正死因和遗体上是否镶嵌着金头,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对易县清西陵泰陵地宫进行发掘。当文物工作者沿着泰陵方城影壁往下挖了两米以后,发现土层是原来的封土,从而证明泰陵在历史上并没有被盗过。不过这件事很快就被时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夏鼐得知,经过他的劝阻,4月11日国家文物局就出面叫停了泰陵地宫发掘,领导小组也随之解散。尽管时隔至今有关雍正的死因仍存在争议,但其本人与后妃仍然躺在泰陵地宫棺材里,没有受到外界的打扰。
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清朝雍正和乾隆年间档案可知,泰陵为清西陵最大的一座皇陵,占地面积为8.47公顷,而神道更是长达2.5公里,比清东陵顺治帝孝陵,康熙帝景陵和乾隆帝裕陵神道都要长。为了营建泰陵,清廷专门从山东临清订制金砖,用于给地宫铺地。其中山东布政使郑祥宝曾在折子里告诉乾隆帝,临清一共为泰陵地宫生产了金砖块,每块金砖价值白银1分7厘,总计花费白银两4钱3分8厘。而将金砖从临清运到易县,当地衙门按照每块2分7厘白银的价格雇佣民夫,在人力成本上一共花费了白银两9钱6分5厘。
不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雍正帝采纳了武英殿大学士马尔赛等人的意见,即地宫地面和墙壁为临清金砖平铺五层,共用砖块。而剩余的金砖则用于给隆恩殿和配殿等建筑铺地,以防浪费。地宫结构则为九券四门,与乾隆帝裕陵地宫一样,但有没有佛像雕刻目前仍不清楚。
至于泰陵的地面建筑,木料全部采用金丝楠木和黄花梨木,乾隆帝下旨从湖北,四川,广东,福建和海南山区征集。曾参与木料运输的议政大臣万柱在折子里表示,各地一共进献金丝楠木和黄花梨木根,当泰陵工程完工以后,还剩下楠木根,最后只得放在内务府仓库储存。
此外在修建泰陵的过程中,还涉及到拆迁和征地,力度在清朝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其中总计有19座村庄被迁走,房屋被拆除间,树木被砍伐棵。不过为了补偿民众,雍正帝在圣旨里明确说到,即“照应得之价,加倍赏给.....务使民间各沾实惠。”
虽然泰陵地宫最终没有发掘,让外界无从知晓里面究竟有哪些陪葬珍宝,但我们还是能从档案里略知一二,毕竟雍正帝生前曾亲自指定三件珍宝必须放在棺材里陪葬。第一件是孝庄文皇后赏赐给雍正的金质珍珠番菩提小扁数珠,即俗称的手链,第二件是康熙帝赏赐给雍正的凤眼菩提数珠,第三件则是怡亲王允祥遗物玻璃鼻烟壶。
之所以选择这三件珍宝,雍正可谓是用心良苦。首先孝庄文皇后在关键时候起到了清朝顶梁柱的作用,而雍正在十岁以前也见过这位曾祖母的真容,聆听过她的教诲,选择孝庄赐给的数珠陪葬,也是雍正眼里的不忘初心。第二选择康熙帝赐予的数珠陪葬,这也是雍正在向外界说明,自己得位正,是康熙将清朝的江山传承给他,他就是康熙本人指定的接班人。而允祥就是前些年清宫影视剧里常出现的十三爷,从小和雍正关系就不一般,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更是雍正钦定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亲王。选择允祥的遗物陪葬,也是为了安抚允祥后人和亲信的人心。
雍正究竟死亡真相如何,从圆明园档案可知,最大可能应为服用丹药后中毒。从年开始,雍正帝就服用一种名为“既济丹”的丹药,里面包含矿银,红铜,黑铅和硫磺等成分。从年到年去世,雍正干脆在圆明园别有洞天设置炼丹房,从全国各地访求炼丹术士。直到雍正死亡前12天,还有斤黑铅运入圆明园,用于给雍正生产丹药,雍正本人也在死亡当天服用了最后一次丹药。乾隆帝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下旨驱逐圆明园炼丹术士,关闭别有洞天炼丹房,并严令太监和宫女不许乱传“闲话”,可见丹药与雍正之死存在直接关系。
其实和乾隆帝坐享其成相比,雍正帝不但清理完康熙晚年留下的烂摊子,更在年去世当年为国库留下余万两白银的积蓄。而有关雍正王朝的更多史实,只有等到泰陵地宫正式发掘那一天才能知晓,特别是地宫里储存的图书和档案资料,能为历史学界揭开雍正年间施政举措的真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