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大明王朝灭亡。接着清军入关,北方陷入了大顺与大清的交战,与此同时,逃难到南方的明朝宗室与文武大臣仍然控制着南方的广大领土,于是在陪都南京仍然终于明朝的大臣们前赴后继的拥立了数位新的皇帝,希望能延续明朝的统治。
然而,南明政权并没有像东晋、南宋那样划江而治,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反倒在极短的时间内先后垮台。那么南明一共有几位皇帝,他们分别坚持抗清多久,又是怎么最终失败了的呢?
在北京陷落,崇祯皇帝自缢后,陪都南京成为了明朝实际上的核心。当时在南京的兵部尚书史可法与凤阳总督马士英拥立了福王朱由崧,先监国,后称帝,年号弘光。弘光政权也是第一个南明小朝廷,史可法开始时并不支持朱由崧,只是马士英得到了江北四镇的武力支持,为了延续大明,史可法无奈妥协。弘光政权当时还对清朝抱有幻想,因为崇祯是死于农民军之手,所以把大顺当成自己的死敌,而认为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是昔日烛之武退秦师那样报君父之仇。
这也导致了清军与大顺军决战时,南明朝廷一直在袖手旁观。等到打垮了大顺,多尔衮派遣多铎南下,进攻南明。而这时弘光朝廷内部驻守武昌的大将左良玉与江北四镇正在内讧,都师扬州的史可法完全无法调动双方。这也导致了南明政权的江淮防线完全空虚,多铎长驱直入,攻破扬州,史可法被杀,清军屠城,也就是著名的“扬州十日”。随后,多铎攻克镇江,拿下南京,俘虏了弘光帝朱由崧,送往北京斩首。弘光帝从称帝到覆灭,仅仅一年。
弘光政权的覆灭,南京的陷落,这对南明抵抗势力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从此再无统一的核心领导机构了。弘光政权覆灭后,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监国称帝,年号隆武。由于此时清朝在南方推行剃发令,引起了江南人民的广泛抵抗。但是这时的隆武帝却有心无力,他完全受制于郑芝龙,形同傀儡。郑芝龙只想割据福建,对抗清和收复失地完全没有兴趣。等到清军南下,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的规劝,一意降清。隆武帝仓皇逃难,最后被清军追上杀死。
隆武帝被害后,桂王朱由榔监国,并逃往广西。与此同时,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援引“兄终弟及”也在广州称帝,同时存在了两个南明小朝廷。朱聿鐭仅当了40天皇帝,即被清军俘虏,之后趁看守不备时自缢。隆武政权自此覆灭,存在一年又三个月。
桂王朱由榔逃往广西后,改元永历,得到了喘息之机。因为这个时候各地都爆发了反清浪潮,大顺军余部收复湖南,降将江西提督金声桓、清广东提督李成栋、清广西巡抚耿献忠、清大同总兵姜镶、清延安营参将王永强、清甘州副将米喇印先后反正。一时之间,云贵、两广、湖南、江西、四川、山西、陕西等地全打着明朝的旗号。
但永历朝廷内部同样矛盾重重,各地将领虽然反正,但却依然互不援手,结果被清军各个击破。到了永历六年,除了云贵之外的各地基本被清军平定。这时,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加入,再次改变了整个局势。张献忠的两名养子孙可望与李定国接受了南明永历帝的领导,成为了反清主力。尤其是李定国,他“两蹶名王”,先后击毙“定南王”孔有德与敬谨亲王尼堪,清廷震怒。与此同时,郑成功宣布接受永历帝领导,不断侵染东南沿海,反清再次进入一个高潮。
可良好的形式再次被内讧所浪费,孙可望密谋篡位,李定国无奈带永历帝退往云南,在击败孙可望后,孙可望降清,由此西南的军事情报皆被清军所知晓。在大学士洪承畴的指挥下,吴三桂攻入云南,永历帝逃亡缅甸。缅王迫于清廷压力,将朱由榔交给了平西王吴三桂。永历十六年,吴三桂在云南杀死了永历帝朱由榔。李定国和郑成功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忧愤悲痛而死,永历政权自此覆灭,坚持了十六年。
此后,郑经割据台湾,仍然奉永历帝为正朔,继续沿用永历年号。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塽联合冯锡范杀死了兄长郑克臧,成为了末代延平王。康熙趁着台湾郑家内讧,派施琅收复台湾,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朱术桂携五妃自杀殉国,全国最后一支南明抗清势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