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翁仲是谁唯一能和神兽獬豸天禄并列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类似的意象在怀古诗中极为常见,“石马”即是陵寝神道上的石兽之一。石兽经过长期的发展,其种类和形象逐渐固定,也大多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它们的使命在于护佑所在建筑,彰显主人身份。

神道上的石兽

石像生的象征意义

例如位于今南京紫金山下的明孝陵神道上,就排列着狮子、獬豸(xièzhì)、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每种两对,共十二对、二十四只,其寓意分别是:

狮象征皇权和威严,也可以镇魔、辟邪;獬豸象征秉性忠直、明辨是非;骆驼象征大明疆域辽阔、威服四方、边境安宁、国家强盛;大象,象征国家江山永固、坚如磐石;麒麟身披鳞甲,不履生虫,不践生草,象征帝王仁厚、统治清明;马则是南征北战、一统江山的重要功臣;

此外,象征财富的羊、代表威武的虎等动物也常作为石兽来陈列,在更早的时期,还可以看到鸵鸟等动物。

明孝陵-骆驼石刻

皇权仪卫的缩影

石人,又称石翁仲,历史上的翁仲其人可能是秦始皇时期一名姓阮的力士。其身型与武勇均远超常人,曾经担任临洮守将,匈奴也畏惧其威名。相传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所铸的十二金人,就是以其为原型。

阮翁仲

在河西之战中,霍去病缴获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有观点认为其原型也是翁仲。此后,翁仲像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支延续、乃至突出其高大威猛的特点,发展为陵寝之前、神道两侧的文武官员石像;

另一支则取其抽象含义,而将本体微缩化,做成辟邪用的吊坠或挂件——玉翁仲。

清代·青白玉玉翁仲

关于翁仲,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是清乾隆帝闲极无聊时,带着一群翰林学士外出游玩,路过一座古墓,指着墓前的石人问:“此乃何物?”一个翰林答道:“此石人名叫仲翁。”

“作诗狂魔”乾隆帝随后即兴写下“打油诗”一首:

“翁仲尔今称仲翁,必是窗前少夫功;你今不得作林翰,罚到江南作判通。”(注:清代官名正常顺序应为翰林、通判)

石兽和石人统称为石像生,石像生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可惜的是,唐朝以前帝王陵寝的石像生多遭毁坏。

唐乾陵:被毁坏的六十一蕃臣像

仅存有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陪葬的霍去病墓石刻、梁武帝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石刻等寥寥几处,又鲜有史料提及,所以当时石刻的规格如今已经难以考证。

“冢上有竖石,前有石马相对,又有石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残缺的石像生

唐代乾陵(唐高宗与武后合葬墓)的石像生保存相对完整,共有十八对。在这一时期,朝廷开始对官员墓石像生的形制做出初步的规定。

唐乾陵保存完整的石像生

造型纹样的装饰意味

宋代帝陵的石像生多为十几对不等,而到明清时期,除对官员墓使用石像生的规制做出进一步的规范外,还正式形成帝陵前放置十八对石像生的统一做法。如今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的主神道两侧排列的石人石兽均为十八对。(《明会典》《大清律》中可见)

清东陵

石像生多布置在陵墓的中轴线上,当然部分选址特别的陵墓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明孝陵和清泰陵(雍正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位置

在石像生之前打头阵的是石望柱,石望柱作为神道开始的标志,东汉时开始盛行。到南北朝时代,尤其是萧梁时期留下不少神道石柱,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然矗立。

石望柱

石望柱、神道碑与华表同源,自唐乾陵始,神道碑和石望柱分离。石望柱逐渐成为一种装饰器物,并且石雕开始定制雕刻,此后历朝历代基本沿袭此例。

神道碑

雕塑艺术“平民化”

唐代的坊门多为牌楼式,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会夹放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有时工匠会在上面雕刻出狮子、麒麟等动物作为装饰。

明孝陵采用魂归北斗,四灵环绕理论

之后坊制取消,但富贵人家仍会使用近似坊门的牌楼,以显示排场。到元代,被认为可以看宅护院的石狮、铁狮开始大规模使用。

时至今日,它们已成为银行等各大公司、机构门前的常客,除狮子以外,常见的此类石刻还有天禄、辟邪、麒麟、象、虎、鹰等。

白马寺门口的石狮子

参考资料:

王燕翔.潞王陵石像的雕刻艺术[J].现代装饰(理论),王磊.汤和墓石像生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意蕴[J].文艺争鸣,李琦.黑龙江省双城市出土的石翁仲.《CNKI》,俞进化.清东陵与西陵.《清东陵与西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