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随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爱有加,虽

众所周知,清朝除了后金时期的两位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葬在了沈阳之外,其余的10位皇帝(包括溥仪,最后也葬在了华龙陵园)在去世之后都葬在了位于遵化的清西陵和位于易县的清东陵。当然,在此二陵之中,不仅有帝陵,也有相应的妃园寝。

帝陵顾名思义,就是埋葬皇帝的地方。按照祖制,皇后在去世之后如若没有特殊情况基本上是可以与皇帝一同葬在帝陵地宫(主棺椁所在地)之中的。清朝康熙皇帝的陵寝,名为景陵,位于清东陵。因康熙生前妃嫔众多,所以他的景陵在规模上要较其他陵园大得多。

康熙妃园寝中的特例

在康熙的景陵之中,有一座帝陵和一座妃园寝,帝陵中埋葬着康熙和他的孝诚、孝昭、孝懿、孝恭(雍正生母,追封)等四位皇后,还有一位敬敏皇贵妃(怡亲王胤祥生母),其余的妃嫔基本都葬在了景陵妃园寝。而令人惊讶的事情恰恰发生在妃园寝中,此园寝不仅埋葬了康熙的48位妃嫔(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等),而且还葬有一位身份与此园寝十分不搭之人,他就是康熙的第十八子爱新觉罗.胤衸。

按照常理,妃园寝里面自然应该都是皇帝的女人,那么为何会将一个皇子如此不搭地葬在其中?这里面到底是何用意?一切都要从其出生之时讲起。

老来得子,受尽宠爱

年(康熙四十年),胤衸出生,他的母亲王氏是汉族人,知县王国正之女,虽然出身并不高,但从王氏在连续八年之内就为康熙诞下三位皇子(胤禑、胤禄、胤衸)这一纪录当中,就可以看出她在康熙心目中还是很有分量的。而这位胤衸,是王氏三位儿子中最小的一位,按照序齿排行十八。

之所以康熙对这位皇子有着莫名的好感,一方面是因为王氏受宠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继十七子胤礼(果亲王)年(康熙三十六年)出生之后,这是时隔四年之久(康熙生前三十五子)才来的幼子,这对于当时年近半百的康熙来说,是莫大的喜悦。

所以从胤衸出生之后,康熙便对其怎么看怎么顺眼。在康熙的一生当中,有这么一个爱好,就是巡幸塞外、举骑射之乐,不仅如此,他还喜欢将自己的皇子们都叫上随行前往。年出生的胤衸,在年(康熙四十七年),半年之内奉命随驾了三次,由此足以见得他在康熙心目当中的重要性。

命运多舛,英年早逝

皇十八子允祄疾作,留永安拜昂阿。上回銮临视,允祄病笃。

康熙本来的目的是要让胤衸借此长长见识多加锻炼,看似是很好的出发点,但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自幼受尽宠爱的胤衸,打小被父母保护得很好,甚至说是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早已习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胤衸,突然面临自己从来未曾体验过的挑战,而且半年之内竟然连续三次外出随驾,长期以来的舟车劳顿兼之水土不服,终于让他第三次外出随驾途中病倒了。

年(康熙四十七年)七月,随同康熙一起前往热河行宫的皇子共有八人,在热河小住了十来天之后,康熙心血来潮,要前往塞外与与诸皇子一同骑射狩猎,当时的胤衸在八人中年纪最幼,所以他被优待乘坐马车前往。即使如此,在众人行至永安拜昂阿之时,胤衸最终还是病倒了,按照《清史稿》以及《清圣祖实录》中的记载,胤衸当时为“双腮肿胀、发烧”之症。

允祄病无济,区区稚子,有何关系?至於朕躬,上恐贻高年皇太后之忧,下则系天下臣民之望,宜割爱就道。

起初胤衸的病情并未引起康熙的十分重视,在看守了一整晚之后,为了爱子的安全考虑以及全局着想,他命专人留守拜昂阿照顾胤衸,其余人仍旧前行。结果仅仅过了两天,便有照顾胤衸的专人飞驰来报,胤衸病情加重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这可把康熙急坏了,此时的他哪还有什么巡幸塞外的心思,立即调转马头返回拜昂阿,一方面令京城急速派遣御医前来救治,另一方面看着病入膏肓的爱子,康熙心痛如绞。

经过御医的救治,胤衸病情稍有缓解,但拜昂阿此地毕竟不是长久养病之场所,于是康熙传令全体人员回京。这一次康熙吸取了教训,他命令队伍走得慢一些,而且一定要挑选地势平坦之处回京,可惜在他特别的关照呵护下,最终仍旧还是没有挽回胤衸的生命,爱子去世在了回京的途中。

康熙悲痛,怒废太子

对于康熙来说,皇子早殇胤衸并非首例。在此之前,有十位皇子去世得都十分早,早到都未来得及排行序齿。胤衸的去世之所以会令康熙悲痛欲绝,与以下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其中还涉及到了著名的太子胤礽被废一事。

首先,对于胤衸的去世,从父亲的角度康熙伤心很正常。但他的悲痛原因远不止如此,他自认为爱子的早殇跟自己的疏忽大意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没有考虑到胤衸的身体状况以及一个8岁的孩子是承受不了如此反复长途的舟车劳顿。在胤衸第一次发病之时,因为他的粗心疏忽导致胤衸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甚至为此他还说过“允衸病无济,区区稚子,有何关系?”,这句话让其在之后的时光中愧疚懊悔不已。

皇十八子抱病,诸臣以朕年高,无不为朕忧,允礽乃亲兄,绝无友爱之意。朕加以责让,忿然发怒,每夜偪近布城,裂缝窃视。

其次,除了康熙因为胤衸之死心痛之外,同样令他心痛的还有一人,那就是时为太子的胤礽。当时随驾的八人之中,胤礽也在。对于胤衸病重以及去世,胤礽作为太子和兄长,非但没有丝毫关切和悲戚之情,反而在胤衸病重期间还主动劝康熙先行离开,虽然美其名曰是以大局为重,但胤礽此做法令康熙事后越想越气。

期间康熙曾经对胤礽怒斥过两次,但长年累月被宠坏了的胤礽竟然敢“忿然发怒”,并且时常窥伺康熙所居住的帐篷,让康熙怀疑其有不轨企图,这下所有的怒火全部引到了胤礽的身上,最终以胤衸之死为导火索,在胤衸去世的当天,康熙宣布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

弥补亏欠,为子破例

虽然废除了胤礽,但胤衸已死,人死不能复生,康熙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其身后事上予以尽可能的弥补,当然这种弥补在康熙眼里是尽可能,但在世人眼中却是破纪录。为何这样说?因为康熙破例将胤衸的棺椁停放在了景陵的琉璃门之中,后移至诸妃衙门,雍正继位后将胤衸正式迁到景陵妃园寝,紧挨着其母顺懿密妃王氏的棺椁。这也使其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位随母而葬的阿哥。

康熙此举的目的很简单,在胤衸生前,他因大家而舍小家,对于胤衸,他亏欠的实在太多。所以将胤衸葬入景陵,足以看出他想让爱子永远围绕在他身旁,以此来弥补他过往的遗憾以及对爱子的愧疚。此时的他不再是以一个皇帝的身份,而是在努力做一名称职的父亲,虽然这份努力来得有点晚。

参考资料:

《清圣祖实录》

《清世宗实录》

《清高宗实录》

蔡东藩《清史演义》

赵尔巽《清史稿.卷七.本纪七》、《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