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黄金樟,紫檀黑檀绿檀,让人五迷三道。尤其这个金丝楠如雷贯耳让公众耳朵都起了茧子。它到底是个什么鬼?皇帝盗墓盗它,杜甫为它泣血。金丝楠是正主,黄金樟是“山寨”。古书哪里记载?黄金樟如何得名?这里面的许多故事,且听书生慢慢扒一扒。文比较长,需要耐心才能看完。
1金丝楠木到底是个什么鬼
金丝楠是一种树吗?或者说,金丝楠是一个树种吗?答案是否。
金丝楠并非如柳树杨树皂角树般是一种“专门”的树。
楠木又名楠树、雅楠、桢楠,业内又称金丝楠、豆瓣楠、香楠、龙胆楠。还有一种,是山西等地民间把红木黄梨等硬木也叫“南木”,但意思是指产自南方的木材,并不是“楠”。
楠木是樟科楠属和润楠属各树种的一个统称,有香楠、金丝楠、水楠等种类。它属于大乔木,树干通直可高达30米。楠木约有45属,—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心在东南亚及巴西。
中国有20属,约种,喜荫近水,喜中性和弱酸土壤,所以产地范围小,多分布于南方诸省,主要分布区是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省海拔—米的亚热带地区阴湿山谷、山洼及江河之旁。楠木成材前生长缓慢,60年能有一乍直径碗口粗细,一般六七十年后才能进入生长旺盛期,成为栋梁需要百年,成为皇家的那些“金柱”那更是凡百年越久越好。
楠木为什么闪光?它的金丝哪来的?楠木的金丝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楠木生长过程中,受根植的水土环境影响,吸取营养之后木材之中沉积下来的结晶物质。正是这些结晶物,反光之下犹如金丝,才有了金丝楠之称,并不是某个树种就一定会长成金丝楠。金丝楠木中的结晶体明显多于普通楠木。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会明白产地对于金丝楠的重要。
2书中的传奇
楠木最早记载不可考,但《诗经》魏风中著名的《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真猗”,却让书生怀疑。檀木也如楠木一般多种,中国出的是紫檀亦称青龙木,属蝶形花科也是亚热带常绿乔木。主产印度及马来半岛、菲律宾等地,在中国,也如楠木般只在湖广、云南一带少量出产。自古楠檀就是公认的最名贵木材,檀木多作车舆、乐器,楠檀联袂打造无数高级家具及精巧器物。真正意义上的紫檀也已在明清采伐殆尽,乾隆以后红木(酸枝木)才开始大行其道并取而代之。《中国树木分类学》介绍:紫檀属豆科植物,约有十五种,产于我国的有两种,一为紫檀,一为蔷薇木。九十年代国内一公司国外购回大批紫檀后,经专家与古文物对比,已经确定蔷薇木并非古之紫檀。
这里就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证。三家分晋,魏的地域在洛阳以北黄河流域,南部隔着韩楚,远离长江。上文说了,檀楠出产湖广四川云南,那魏国哪来的紫檀?如果这里真的是就是后世的紫檀,那也就说明,上古之时黄河流域也有檀楠出产!考古证据证明上古之时北京猿人生活的区域还是水草丰茂,气候比现在温暖的多。从这两根“木头”上,却也恰合。
元朝的《博物要览》提到:“骰柏楠木出西蜀马湖府,纹理纵横不直,中有山水人物等花者价高,四川亦难得,又谓之股子柏楠,今俗云斗柏楠。”云斗,这里书生私意到不做器皿解,而应该是“云斗纹”,只有如是,才恰合楠木的“山水人物”纹理之状。
《三国演义》大家都熟悉,曹操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盗墓是为了军饷金银。
但还有一个帝王却和楠木有扯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纠纷。乾隆,一直传说他“盗墓盗木”。民间流传当年楠木稀缺之下,乾隆盯上了明陵中的金丝楠木,便以修葺明陵为名,“拆大改小”“偷梁换柱”大施“狸猫换太子”奸计,把明陵的上好木料拿去给自己修建了寿陵。虽然书上有些记载,但却苦无实证。但人做天看,今天的考古证据落实了乾隆的“罪证”。考古学者在清陵的建筑材料中,亲眼见到了明朝的砖石木料,这不就“铁板钉钉”抓了现实?
因为楠木的声名显赫,所以在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为了暗喻秦可卿的“尊贵”,其死后棺木也是楠木。用书中众口道,只怕一千两银子也无处买。
3诗圣杜甫与楠木的悲欢离合
除了元朝《博物要览》的记载,早在大唐,诗圣杜甫就与楠木有一段不解之缘。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课本读物。他老先生的这个“破茅屋”在哪?何时所建何时“吹破”?
这茅屋建于上元二年,亦即公元年春。杜老先生求亲告友四处化缘,找了块“风水宝地”,就在成都浣花溪边,一株几百年的大楠树下,盖起了茅屋权且栖身。
正是有了这所茅屋,才催生了无数诗圣名作。杜甫在草堂时期写诗有首(包括流连蜀地的23首),占他所流传下来的1余首诗作的二成。但这些诗作却如蜀中山水,峭拔巍然,构成了杜甫一生之中独特的诗歌“茅屋”殿堂。
在这一年,诗圣就为楠树特意写过两首诗作。
“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
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
落景阴犹合,微风韵可听。
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
这首《高楠》诗作史载写于上元二年亦即建屋当年秋季,读来全是大楠树下诗人意气风发悠然南山的适意,但却好景不长。年春杜老先生草堂落成“剪彩”,到了八月就被大风所破。而那棵古楠树,很不幸也未幸免。
于是诗圣又捶胸顿足地写下了《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这首诗: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虽然也有人说这首诗是作于春季,但那样会更惨!让杜甫一年之中两波大风,一波吹翻门前树,一波掀掉房顶茅,不忍深思!
且不管春秋,不可否认的是,杜甫老先生选的绝不是什么“风水宝地”,而是个“风口浪尖”!结茅而居,安身立命,提前也没找袁天罡们实地看一看探查一番?
现在读来都能体味到杜甫的那份彻骨的悲愤和无奈。屋漏偏遭连夜雨。这人设,这大风,仿佛就是专门跟他作对哦,风水风水,树倒猢狲算,新屋掀顶盖,这风水一定是破了的,也难怪他一生蹉跎穷困,百年老楠树都让他的霉运害倒。
4依稀的楠木踪迹
金丝楠就是树木中的“至秀”,犹如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犹如现今演艺圈里的国民闺女小鲜肉,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