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兴文字狱,原因很奇葩

白癜风青少年援助 https://m.39.net/pf/a_4636739.html

乾隆41年,乾隆去清西陵给自己的爷爷上坟。在去的路上呢,乾隆的侍卫抓住了一个在御道上东张西望的年轻人。经过审问,这个秀才呢,叫作冯起炎,山西临汾人,31岁。

负责审问的官员就问他:你也是一个读书人,为什么这么的不懂规矩,在皇上的御道边儿上东张西望的干什么?

冯起炎就说:呀,我就是想见见当今的皇帝,给皇帝献上自己写的一本书。于是,负责审问的官员呢,就把冯启言的书给乾隆递了上去。那么冯启言写了一个什么书呢?其实就是冯起炎用易经来解诗经的一个书,算是一个学术著作。

乾隆皇帝看了之后呢,觉得这个书啊,写得很一般,没有什么新鲜的。乾隆就很好奇啊,你冯起炎为什么要把这么个书献给我呢?

原来冯起炎家里啊,比较穷,他30多岁了,还没有媳妇儿,但是这个冯起炎,有两个暗恋的对象,一个是他三姨家的小表妹,还有一个呢,就是他五姨家的小表妹。虽然暗恋着这两个小表妹,但是苦于自己的家里没有地,没有房子,想娶呢,娶不到。那么这个相思之苦啊,就让冯启言非常的痛苦,甚至产生了幻想。

冯启言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是自己觉得还是有点儿才华的,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皇帝献书。自己这么有才华,如果皇帝看到了他的书,就会很欣赏他,就会召见他。再把想娶两个小表妹的事情一说,哎,这不就完美了吗?

冯起炎还给审问自己的官员说,要给皇帝传个话,要官员告诉皇帝,希望乾隆皇帝能派一个官员骑着快马到我的老家帮我去,说这个让我的两个小表妹,嫁给我这事儿。

乾隆听了,笑的是前仰后合,还把这个事儿呢,传给了自己的妃子们看,让大家呢,都一起开心开心。开心完了,乾隆直接把他发配到了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自此冯起炎和自己的两个小表妹就相隔一方了。

冯起炎的命运似乎很悲惨了,但是和接下来的这位比起来,它的结局真的是算很不错了。乾隆皇帝制造过最多的冤案就是文字狱,可以说透着荒唐和可笑。但是,荒唐和可笑的背后,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乾隆42年,江西新昌县衙来了一个叫作王龙南的过来告状。王龙南是当地有名的地痞流氓,他来告状的时候呢,带了一本书,叫《字贯》,这本书其实就是当地乡下一个举人,王锡侯编的一个类似字典的工具书。

为什么拿着一本字典来告状呢?王龙男就告诉县令说,这本字典写得十分狂妄、悖逆。县令知道王龙男在当地是个什么人物,他也知道,他要告的这个举人和王龙南有矛盾。于是现在就问他,你凭什么说人家这个字典有什么狂妄忤逆的东西啊?

王龙男跪行几步上前,指着这本书的序,自序中介绍了王锡侯为什么编写这个字典的原因,就是她觉得康熙字典用起来不方便。找个什么字呢,都得找半天,然后王锡侯就重新编排了一下,让字典用起来方便。县令是左看右看,没有看到什么毛病,就问这个王龙男,这有什么忤逆的,不就是重新编排了一下字典吗?王龙男呢,就急赤白脸的说康熙字典是圣祖康熙皇帝御制,王锡侯竟然胆敢指斥圣祖皇帝所编字典不如他的好,这不是大逆是什么?

县令一听,差点就没气笑了,原来如此啊,这不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吗?但是随即又觉得自己的话说错了。他也知道当今皇帝对任何有反清苗头的文字啊,都很重视。自己别因为这个事儿呢,惹上什么麻烦,想到这儿呢,县令就眼睛一转,对王龙南说。不过既然你这么说呀,如此文字大案,我就给你呢,报到巡抚大人那边儿去。

这件事儿呢,到了巡抚那边,巡抚虽然也觉得这事儿透着荒唐,但是不处理也不行。于是巡抚就建议上报乾隆皇帝,让皇帝自己看着办得了。巡抚哪里知道,就是自己这个处理方法差点儿要了他的命。

那么乾隆看到之后什么反应呢?乾隆拿起这本儿字典啊,读了读序文,感觉也没啥。然后他就漫不经心地往下翻,一页一页的往下看。看到第十页。乾隆皇帝发现了问题。

原来王锡侯,在第十页的时候告诉读者什么叫做避讳,就是遇到了乾隆、康熙、雍正三个人的名字的时候啊,你要少写一笔,比如你要写雍正两个字,可以写作允正。乾隆一看,王锡侯名义上是提醒别人,可是你自己把这六个字儿,完完整整地写在字典里面。你这不是明知故犯吗?

于是,乾隆在奏折里面大骂王锡侯是双眼无珠,天良丧尽。王锡侯被押解到了北京处死。这就是清朝著名的文字狱冤案字贯案。但是,乾隆对这个案子的处理明显又有问题。乾隆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关于避讳的问题专门下过圣旨。她说,避讳这种事情都是一些小事儿,我从来不当回事儿,你们呢,也不要当回事儿。

所以,地痞流氓王龙男虽然千方百计要陷害王锡侯,也只是说王锡侯觉得康熙字典不好用,他却没有想到拿这个犯忌讳的事情做文章。乾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大动肝火,抓住这个小问题上纲上线呢?其实这中间和乾隆皇帝要大兴文治,要编撰四库全书有着密切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