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相较同时期的清东陵,有着许多非常独特的建筑景观,其规模更宏大,体系更完整。
自雍正首建泰陵,到光绪的崇陵建成,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嫔妃园寝7座,是了解清代历史的好去处。
01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保定易县永宁山下,距北京公里,是清朝最后一处帝王陵墓群,也是现存最完整、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帝王陵墓群,同时还是国家5A级风景区。
清西陵始建于年,完工于年,期间年,埋葬了清朝皇室成员共计80人: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形成了以14座陵寝为主,以行宫、永福寺、营房、衙署为附的83平方公里的广袤陵区。
易县云蒙山形成了西陵外围的屏障,拱卫着清西陵,抵御住西北风对低谷里的树木、建筑的损害。易水河纵贯陵区,涵养着太平峪,形成了雄奇而又清幽的生态环境。
陵区内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
这片占地庞大的陵墓群,与里外的清东陵遥相呼应,是大清帝国从繁华到衰落的缩影,也成为了解帝陵文化与清史的好去处。
02清西陵的帝陵文化
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朝的帝王。帝陵文化之奇绝,让人惊叹。
陵墓前的石牌坊,代表着帝王的功德和威仪,但是其他的陵墓群前,只建有一架,清西陵这里有三架,而且一架居中朝南,两架稍后分列东西,构成一个品字形的排列形式。这三架石牌坊又和北面的大红门构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格局,这种以坊成院的形式,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雍正泰陵:关于雍正皇帝远离父祖,另外选址建陵,开辟清西陵陵区,历史上一直有各种各样的传闻,但是见于史书记载的就只是风水原因。
雍正皇帝选址在西陵,也并非雍正皇帝的初心。雍正皇帝登基的时候,也是按照子随父葬的制度,在清东陵选址,可是经过大臣们再三的勘选,认为东陵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就是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后在清东陵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只能去他地另选,最后就选中了易县太平峪开始建陵。
作为清西陵中的第一座陵墓,泰陵建筑年代最早,建造规模最大,风水格局最为完整。
嘉庆昌陵:昌西陵是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它的回音壁是此陵的特色之处。
在宽阔的月台上,它的围墙是一个半圆形,两侧的墙壁相距76米远,如果有人在东侧的墙壁面壁低声细语,那么在西侧的墙壁以耳贴墙,就会听到对方的声音,像打电话一样,顺着墙壁传过来。
月台的中间有一块回音石,如果对它发声,回音石会将声音扩大数十倍反射回来,好似空谷回音。这种神奇的回音效果,在中国古代陵寝中也仅此一处。
道光慕陵: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也是所有清代陵寝里面建筑风格最独特的一座。
从外观上看,保持了道光帝节俭之意。规模比较小巧,裁撤了许多大型建筑物—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隆恩殿。殿宇也从重檐结构改成了单檐,从面阔五间改成了面阔三间。其实慕陵是一座外俭内奢的陵墓。它追求的是珍贵的用材和精良的工艺。
慕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大殿,全部是用珍贵的未经彩绘的金丝楠木构造而成,而且金丝楠木的表面是涂油烫蜡的。用条楠木雕龙进行装饰,在中国古建筑里面,用金丝楠木雕龙进行装饰的金丝楠木殿宇,也仅此一处。
光绪崇陵:在泰陵东侧、永福寺旁,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帝王陵寝—崇陵。崇陵建于年至年,这里埋葬着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
光绪帝的死因扑朔迷离。年开始,相关专业机构对光绪的头发和衣物等进行检验研究,年公布光绪死因为砒霜中毒。
光绪帝生前没有建陵,宣统皇帝溥仪登基后才在西陵为其建造崇陵。年,宣统帝退位,由民国政府出资继续修建,崇陵成为一项跨朝代的陵寝工程。
年崇陵地宫被盗,年正式对外开放,崇陵成为清西陵唯一开放的陵墓地宫。
古松林:清西陵保存有株古松,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松林,这些古松都是建陵的时候从外地迁来的成材的树,所以它的历史比陵墓的建筑更久远。
苍茫松海一望无迹,建筑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为人们提供一片感知清西陵风物之地。
作为一个地域的象征,守陵人开始给清西陵的松建立松谱。
守陵人:清西陵周围有很多守陵的村落,生活在里面的这些守陵人,与清西陵世代相伴。
从他们的一言一行间,透露出他们对清西陵文化及制度的熟悉。这无不来自于祖辈的熏陶,以及自小生活于此对清西陵的热爱。
古时守陵人负责陵寝的日常维修、祭祀活动,如今年轻一代守陵人的后代,开始从事对清西陵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
历经近年的变迁,守陵人的村落已成为满族民俗文化的风情园。他们的后裔依然延续着自己独特的京味方言、特色饮食、礼仪歌舞等。
一座清西陵,半部清帝史。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慕陵建筑的裁减、崇陵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亡。
如今,来清西陵,不仅可以欣赏其山川形胜之景,还能感受今人于一砖一瓦中,为清西陵保护及文化传承所作的努力。这样的清西陵,期待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