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亲点陵穴,点了个风水宝地

乾隆帝即位时二十五岁,风华正茂,精力充沛。大清帝国在康熙、雍正两位皇帝的精心治理下,国泰民安,国力强盛,为乾隆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雄厚的基础。在清朝诸帝中,多数皇帝在刚即位时所面临的形势都是十分严峻的,唯独乾隆帝例外,他的父、祖留给他的是一派辉煌。

雍正

乾隆二年(年)三月初二日,乾隆帝为其父雍正帝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将其葬人了直隶易州的泰陵地官。从此,在关内出现了东陵和西陵两大皇家陵园。按照封建定制,新皇帝即位后就要相度万年吉地,营建陵寝。乾隆三年(年),一些大臣向乾隆帝提出了相度万年吉地的奏请。是将自己的陵寝建在遵化昌瑞山下的孝陵、景陵附近,还是建在易县的泰陵旁边?当时乾隆帝还未拿定主意。几年后,为了平衡东陵、西陵的关系,他才于乾隆七年(年)正式将陵址选定在遵化孝陵以西的胜水峪。乾隆八年(年)二月初十日丑时,陵寝正式破土兴工,乾隆十七年(年),全工告竣。整个工程历时九年。工程中除直接领取的各种物料不计银两外,共动用银两一百七十八万六千零一十两四钱一分二厘。

乾隆画像

乾隆帝对自己的陵寝是非常重视的,从陵址的选择到陵寝规制的确定,都要亲定。在营建过程中,他多次变更设计方案,不断增加新的工程项目,致使裕陵规制在许多方面超过了他祖父的景陵、父亲的泰陵。在东陵一带,至今盛传则乾隆帝亲点陵穴的故事,大概情节是这样的:乾隆帝的陵址确定在胜水峪之后,下一步将要举行点穴礼。所谓点穴,就是确定地官金井的位置。乾隆帝为了主持这次点穴礼,提前四天就起驾离京,奔赴东陵,驻跸在东陵的隆福寺行官。

清东陵

乾隆帝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对《易经》和堪舆学颇为精通。为了验证陵穴点得是否准确,在点穴礼举行的前一天,他换上便服,带着几名贴身侍卫和太监,秘密溜出行宫,不到一个时辰就来到了胜水峪。但见那里芳草萋萋,野花馥郁;小溪蜿蜒,流水潺潺;望北山,龙脉绵延,王气葱郁;验土质,颜色纯正,细腻无沙。胜水峪确实称得上是难得的上吉佳壤,风水宝地。乾隆帝龙心大悦,暗暗佩服相度大臣和风水官们的眼力。他在胜水峪转来转去,东瞧西看,南眺北望,最后站定一处,从怀中掏出一只玉扳指,孔朝上,埋进土里。然后把手一挥,返回了行官。翌日清晨,骑驾卤簿全设。乾隆帝身穿礼服,坐着十六人抬的御轿,在文武大臣及侍卫、太监的簇拥下,来到了胜水峪,端坐在高台正中的宝座之上。

清西陵

那天的点穴官是钦天监监正洪某。此人精通风水,当差认真,年过花甲,颇受皇帝信任。他曾几次点过陵穴,每次都点得很准。但像今天这样,在皇帝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点穴还是头一回。他深知皇上精通风水,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稍有差错,轻者丢官,重则掉头,因此格外谨慎小心。典仪官高声宣布点穴吉时到。只见洪某迈着稳重的步子,沿着界柱走了两圈,又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走了两趟,他选定一点,抬头望了望十几里远的金照山,转过身来端详了一下北面的山峰,左瞧右看,脚下位置略作改动,闭目凝神想了一下,神情庄重地将金簪扎进土中。然后他不慌不忙地走到皇帝前,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奏道:“恭请万岁验看。”乾隆帝走下台子,来到插着金簪的地方、命侍卫用手轻轻扒开金警周围的土,露出了埋在土里的玉板指。只见金簪不偏不斜,正好插在扳指孔中。在场的大臣官员、内侍无不惊喜,一齐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帝也着实佩服洪某的功夫,高兴地说:“很好,很好。”洪某始终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由此他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赏赐。

皇帝万岁万万岁

点穴同选陵址一样,均非一人所为。陵穴确定在什么位置,要由相度大臣、风水官们多次到现场察看测量,共同会商确定,乾隆皇帝学识渊博,对风水知识也如此精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