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八百多年前女真贵族建立的金朝,就在这一代就修建过金山行宫。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以为母祝寿的名义再建了一座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的前身。
年(咸丰十年)十月,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清漪园以及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一起被焚毁。清代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执政,以筹建海军的名义修复了这座曾被焚毁的皇家园林作为自己的行宫,梁启超就在《瓜分危言》中这样写道:“当海军初兴,未及两年,而颐和园工程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供土木之用。此后,名为海军捐者,实则颐和园工程捐也”。
重修的费用问题解决后,慈禧太后授意光绪皇帝发布上谕,宣布重修清漪园,并取“颐养冲和”之意,为其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建成后又经历了数百年历史风云和时代变迁。直至今日仍然是广受欢迎的热门旅游景点。
一、颐和园保持着皇家园林特有的神秘
早在金朝贞元元年(年),金主完颜亮就曾在北京西郊万寿山附近设置金山行宫。《郭守敬补西湖》的开头就也写了忽必烈下令把昆明湖(原文称为“七里泊”)改名叫“西湖”并且盖起了行宫专供皇家赏玩,禁止寻常百姓端午再来这里赛龙船,“老百姓早被赶得远远的,根本不许瞧”。可见颐和园所在的区域从八百多年前就已经是皇家的禁脔,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充满了不可知的神秘。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建成于清代乾隆年间,但那时的清漪园极少建有可供理政和居住的建筑,所以乾隆皇帝从未在清漪园中居住,尽管来游览也是当日就回到皇宫。直到清代光绪年间,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才在园中长期居住,也是由此重建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
有观点认为颐和园的修建是慈禧太后假借光绪名义下令,也有观点认为是光绪帝安置慈禧于此以方便摆脱其控制进而亲政。无论是以上哪种观点,都显示了颐和园区别于其他园林的浓厚政治色彩,乃至与其他行宫相比也产生了巨大差别。
二、重建的颐和园传说甚多
颐和园的重建得益于慈禧太后,她也是在颐和园长期居住的核心人物。所以围绕着慈禧太后展开的颐和园传说数量甚多,而且涉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谭叫天饮恨德和园》,讲了慈禧太后看戏的传说故事,《鱼藻轩钓鱼》讲了慈禧太后钓鱼的故事,《半壁河山》讲了慈禧太后下棋的故事,《天地一家春》讲了慈禧太后年轻时如何争宠的故事……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在颐和园传说中,慈禧太后的形象往往是负面的、消极的,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反派角色:对待旁人,她残忍狠辣、草菅人命,比如《如意门的传说》中仅因自己的心思被摸透就“没过多久寻个事端把小太监害死了”。
对待亲人,她冷漠无情、虚伪成性,比如《玉兰堂外子母石》中她硬生生把光绪和珍妃分开,先是假仁假义关心后又迅速变脸“恶狠狠的瞪”;对待自己,她骄纵奢侈、极尽享乐。
比如《纸糊的御膳》中就有这样一段:“据说她一个人每顿饭都要上一百个菜,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她只是拣爱吃的三五种菜吃一点,像她不爱吃的海参等菜,她根本不沾筷子,有的才连看也没看一眼就端下去了”。
这些传说自然有符合史实的一部分。颐和园内有一座寿膳坊,专供慈禧太后一人所用,共有八个大院,一百多间房屋,烹调饮食的首领太监、厨艺、杂役多达一百二十人之多。
就连慈禧太后乘火车去河北易县清西陵祭陵时,还用了四节车厢做膳坊,“备正菜一百种”、“糕点糖果一百种”、“炉灶五十座”、“厨子一百名”,由此可见,她在宫中进餐的奢侈程度是无法想象的。
“八珍席上燕(燕窝)掌(熊掌)翅(鱼翅),尽是百姓血和泪”,慈禧太后执政后期全国各地不断发生水旱灾害,年东北发生数百年未有的大水灾,沿江沿河,田庐漂没,人口淹毙,不计其数,侥幸活下来的也没有口粮而被活活饿死。
尽管这些颐和园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情况,但更多的还是来自百姓的感性臆测,把根本不属于慈禧太后的罪名也安在她的头上了,这类“无中生有”的故事以《铜亭里的冤魂》最具有代表性。
《铜亭里的冤魂》认为是慈禧在光绪年间“异想天开想在半山腰修一座铜亭子”,为了筹措修建铜亭子的款项她还下旨:凡是路过颐和园的官兵臣民都得交一枚铜钱。然后把这批“超过了四十万斤”的铜钱运到山上开始修筑。
但是铜亭子的立柱总是站不稳,于是慈禧从海淀街上捉来两对童男童女并将他们埋在四根柱子地下,再用汉白玉雕了一个须弥座,这才把铜亭子修筑起来。可是铜亭子修好之后慈禧一旦靠近就“恍惚听见童男童女的冤魂冲着她嗷嗷叫”,吓得她仓皇逃走。
故事的结局颇有意味:慈禧找来喇嘛在这里超度念经,“为皇上、西太后他们这些害人精们祈福求寿。可是没过多久,慈禧就见了阎王,清朝皇帝也被推翻了”。
这则故事看上去煞有介事:不仅有颐和园内真实的景物——铜亭子为证,汉白玉须弥座的确也有,铜钱铸就铜亭也可以看作是合理猜测,就连抓童男童女的地点也确实存在,最后的结尾也是以客观发展的历史消解了封建迷信的玄学。但现实中颐和园的铜亭子其实是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宝云阁,宝云阁前的牌坊上还留下了乾隆皇帝书写的“侧峰横岭圣来参”。
央视纪录片《颐和园》讲述了铜亭子的真实来历:“铜亭其实是叫铜殿或者金殿,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虽然没有放火烧园,但是却洗劫了颐和园,也将宝云阁里的铜铸佛像和物品以及铜制门窗抢掠一空,后来因为没有门窗,铜殿看起来就像亭子一样,从那时候起宝云阁就有了“铜亭”的民间叫法。”
由此来看,所谓铜亭子是由慈禧搜刮铜钱并抓人殉葬的传说完全是来自民间的臆想和杜撰。值得留意的是,这则传说把实际上并无残暴行径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放在了一起,将他们统称为“害人精”,反映的不再是民众对某个具体政治历史人物的愤恨,而是对统治者群体的刻板印象。
尤其是在国力衰弱、民不聊生的晚清,这则民间传说的底色其实是民怨累积的斑斑血泪。百姓的苦难不是由单个人造成的,而是踩在他们头顶的整个群体,他们都是“害人精”,纵使统治者求神拜佛念经祈祷,百姓的仇恨就像这则传说中的冤魂一样不减不灭,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则传说显示了民众对于封建帝制的愤恨与反抗。
站在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来看,这种民间意识的确契合了封建帝制在晚清已经穷途末路的真实本质。但是由于民众眼光的局限性,他们无法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政治历史人物,而是从自身最真实的感受出发,将其充分脸谱化,尤其是清廷不断在走下坡路时,就会对统治者集团进行无差别的“抹黑”。
不仅如上文中《铜亭子的传说》以“无中生有”的罪名冠之,还有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些政治历史人物身上的能力与才干,比如《慈禧看戏》这则传说认为慈禧太后连谭鑫培“鑫”字都不认识,还要身边的小太监提示,并给谭鑫培改名为“谭金培”。
除了慈禧太后,还有《修不成的致敬阁》中的李鸿章被认为是“轻狂得不得了”的洋人的走狗,“洋人放的屁他也当是香的”,而慈禧太后则“本来就是个只想吃喝玩乐的女人,什么国家、社稷安危,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她还愚蠢的把甲午战败的原因归为“我们的水面太浅”。
其实真实历史上的李鸿章与慈禧太后都并非如此庸碌。李鸿章曾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作清廷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而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能铲除异己并成功夺权,而且让晚清在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这么久,必然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手腕和统治能力的。
如果她真的仅仅只是安于逸乐、不晓政事、目光短浅,那么就不会有年的辛酉政变、年的“甲申易枢”、年的戊戌政变。上述三次政治权力变动穿插着慈禧太后与咸丰、同治、光绪这三位皇帝,慈安太后、阿鲁特氏皇后、珍妃,以及奕、奕譞、奕劻等宗室成员的较量,唯有她能游刃有余、所向披靡、屡战屡胜,以上这些都展现了慈禧太后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相去甚远的一面。
慈禧太后也并非油盐不进、一成不变的典型顽固派,当她实质掌权之后也曾表现试图振作国家以及较为开明的一面,比如重用“自强”和“求富”的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清廷的军事实力,促进了国家的工商业发展。慈禧太后还曾在年下令禁止缠足令,之后还默许了女子学校的开办,不可否认她对于妇女解放事业的确有过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三、总结
在晚清的这段历史时期,颐和园作为实际掌权者的居住地,承载着内政外交的功能,见证了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可以说,颐和园与生俱来的政治色彩赋予了颐和园传说空间坐标,而急剧变革的时代风云赋予了颐和园传说时间坐标,复杂的时空交错之下,颐和园传说就有了区别于其他同类园林传说第一重特点:对真实政治历史人物的感性塑造。
与慈禧太后相关的颐和园传说是将其某一特质加以渲染夸张,甚至被冠以本不相干的罪名,或者剔除已有的功绩。这种塑造方法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