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堪舆学思想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不断发展,最终形成内涵丰富、风格独具、成就辉煌的建筑体系。其显著特点就是,小到村镇、陵墓、道路等,大到城市规划设计,从最初的相地到最后的营造竣工都受到堪舆思想的深刻影响。

近代以来对堪舆学的研究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表现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个世纪之初的“西学东渐”时期,西方的近代科学文化,包括地理学、生物学、建筑景观学等随着鸦片战争传入中国,并猛烈的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盲目的崇尚西学,对中国传统学术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凡是和西方传统学术相悖的都被定义为“封建迷信”,其中包括中国由来已久的堪舆学以及中医、中药等传统文化。

其观点表现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更没有科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是封建迷信,阻碍了中国的科学发展”等口号,这足以说明当时学术思想对传统文化的蔑视。这一极端不正常的现象说明了生硬的套用西方学术思想和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国这一特有的文化传统,势必会因狭隘、片面的视角而导致客观评价失准。

另一时期,世人在看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因盲目追求巨大的经济利益而遭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威胁到人们生存的严重危机。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一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巨大生存危机,视点渐渐转回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传统文化认识当中。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堪舆学的认识与研究也逐渐在缓慢中呈升温趋势。

现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国内学者们对堪舆学的认识也逐渐走出学术禁区,把其看成是一种环境景观的学问,俞孔坚教授就把风水理解为“中国人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的那种理想景观模式”。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王其亨教授把风水看成是“风水理论实际就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我们不难看出,世人对与中国传统文化———堪舆学的研究,正是从一个不成熟阶段,即盲目的全盘否定,发展到现在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科学观点和视角来客观的、全面的认识与研究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态。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思想的主线,是堪舆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我国传统哲学的精髓,是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从最初的相地,到后期的建筑布置与营建,再到后期的建筑绿化,都在追寻着“天人合一”的堪舆理念。而“因地制宜”成为天人合一造园思想的具体实施办法,在传统建筑的营造活动中处处的体现着。

中国传统建筑的堪舆相地,十分注重把山与水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考察,从而形成一整套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相地择址程序,这其中主要是以寻找生气为目标,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证的过程。

而中国传统建筑在相地过程中主要依据形势派风水,注重龙、砂、水、穴等的相互配合,以地势之向,并且兼顾理气的要求。其最终目的是真正达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天人合一精神境界,这在中国园林美学看来,园林佳作也不过如此。同时中国传统建筑的相地贵在其宏大的外部环境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相适应,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之合理外化。

相地也是“建筑家、造园家寻找适宜的建构环境条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依据当时的实际自然条件,以完成造园的过程”。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而建筑的空间构成,为了取得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采取封闭型,使自然山川和建筑、绿化的景观取得优美的对景、借景等效果。

阴阳二字连用,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即《诗经·大雅·公刘》所言:“既景且冈。相其阴阳”,文中阴阳是指的山冈的阴面与阳面,山的北面因背阳而寒冷,山的南面因向阳而温暖,所以叫“阴”、“阳”。在中国古人心中,很多自然现象都可以与阴阳联系上。比如:刚与柔、雌与雄、君与臣、太阳与月亮等,这些既包括物理学、生理学、天文学,也包括政治学等方面在内。

正因如此,在中国古代阴阳包容自然界一切事物。同时阴阳观念也成为古人对自然界相互对应事物的观察与联想的理论依据,人们对周围各种不解现象,一旦通过与已知事物的合理联系后,就顺理成章的理解大千世界,也会达到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与自信心。“阴阳(及五行)就是战国时人解释宇宙、自然和社会的一把钥匙,也是战国时人用以指导自己探索一切未知领域的一条途径。”下面结合风水的地理五诀“寻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相地诸向的原则进行科学分析。

《人子须知》所云:“地理家以山名龙何也,山之变态千形万状,或大或小,或起或伏,或逆或顺,或隐或显,支拢之体段不常,咫尺之转移顿异,验之于物,惟龙为二然,故以名之。”龙脉是生气的根本,是生气内升沉游的外在显现。因此可以说有了龙就有了生气。

以清西陵为例,清西陵正是在风水理论指导下,将建筑的人文美和山川形胜的自然美高度有机结合的杰出典范。如《清西陵全局图》所示的山脉可以看出:“层峦叠嶂,蜿蜒起伏的永宁山,像一道天然的围屏,矗立在整个陵区的北面,成为各个陵总的祖山;西侧是有‘西陵八景’之一的自然景观云蒙山;东面金龙峪等山峦盘旋远去;朝山,元宝山在泰陵的陵区之南;在元宝山的东西两翼,东、西华盖山巍峨对峙成为陵前气势雄伟的天然屏障和对景,形成一个自然的陵口;陵口东有九龙山,西有九凤山,大红门巧妙的布置在两山天然豁口中间,前后地势在敛聚中又呈宏廓。”

总观龙脉与其他周边环境的联系情况说来,这正是生气所在之处,也就是龙脉的凝聚之地。昌陵所倚龙脉即后龙,成为陵寝建筑的天然底景,有衬托建筑,阻挡风沙,迎纳阳光的现代景观作用。而且如“阴阳”之对立统一的哲学意义一样,不但各陵寝有自己的后龙所依,永宁山又是所有陵寝的所依后龙。充分体现了事物之间各个部分统一中的变化规律,也可以说是“因地制宜”设计运用。砂,是龙之余气,相对龙脉而言的其他山脉。

在龙脉的左右往往都有起伏顿错的砂山,形成环抱之势。清西陵的东、西华盖山等山,便是相对后龙永宁山而言的典型砂山。正如《青囊海角经》所云:“龙为君道,砂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由于砂山在风水格局中都是以群体形式出现并作为考察的对象,因此统称为“砂法”。

由于砂山大多以各类比寓形象而命名,所以在这里不得不引出“喝形”这一概念。关于“喝形”世人自古以来,因其世俗色彩浓重的原因而对其褒贬不一,但其在堪舆实践中却广为流传并被广泛的应用着。

所谓喝形,《雪心赋》云“物以类推,穴由形取”,所以喝形“就是以类比的方式,为山水正名取象,进而解读山水中暗藏的隐喻。作为穴点确定、吉凶判断的依据”。例如清西陵东、西华盖山,元宝山、蜘蛛山等砂山之名即为喝形之果。砂山并不是孤立无依的个体,而是成一重或多重的群组形式环抱在穴区的周围。

察砂首重靠近穴场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砂山,即“四象”的完美运用。堪舆观水是相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堪舆(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更是有“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的说法。堪舆学认为:“龙为气脉,砂为肢脉,穴为心脉,水为血脉,水起着输送、界定生气的作用。”

对于水的鉴别主要是从色、声、味等方面加以考察,其考察方法如:“夜半子时,先以别水净口,初饮香,再饮甜香者必有大地;……吐出酸咸及涩,定为神庙;若有腥气在牙,是为铁矿铜山。”

堪舆相地中最重要的勘察地点是“龙穴”的找寻,穴是生气集结之地,即所谓的“龙脉止聚、砂山环卫、冲阳合阴、土厚水深、草木旺盛”的区域,而点穴正是通过对龙脉的宏观选择后,进而细致的观其形,察其势,得以最终找到这一重要穴位,并达到“乘生气”的目的。

“穴”在帝王陵寝的选择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穴位就是理想的金棺所放之处,也是整个陵寝布局的核心所在。对于帝王来说这是关系帝运盛衰,国祚绵长的大事。”点穴需要总体权衡龙法、砂法、水法而最终确定。即所谓的“穴不虚立,必有所倚”。

在初选穴位后,紧跟着是一系列复杂的证穴过程,如“以龙证实”,“以砂证实”,“以水证实”,“因形拟穴”等等,最终形成“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的理想景观形式。周围后龙、砂山拱抱阻御风沙,迎纳阳光,阴阳和合,形成良好的小气候。这也说明了穴的选择实际上是龙、砂、水选择的综合权衡。

立向在相地中,是最终明确建筑朝向,也就是堪舆相地中的最后一个关键性步骤,“向者,龙、穴、砂、水之大都会也”,是总括全局的重要因素。

在立向时,必须考虑综合龙、砂、穴、水的情况,加以权衡。因为不同的朝向,山水所展现出的格局与情态是不同的。从现今的景观科学来看这也是堪舆学“因地制宜”,配合北方的季风性气候,设置建筑朝向的科学性、合理性所在。因为我国北方常刮西北向寒风,这样的朝向无疑是起到了采光、避风的作用。这也与北方皇家建筑甚至民间四合院的“座北朝南”建筑立向思想如出一辙。

通过对堪舆学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后看出,传统建筑中强调“天人合一”生态化哲学体系的精髓与根源。并懂得了原生态文化的根基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这对现代设计中发挥人与自然的和谐因素,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应用到现代景观与建筑的方方面面具有本质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活动的分析与研究,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周易、园林文化产生交互的设计作用。建筑设计布局与中国人向往自然、返朴归真的理念息息相关,更加升华到中国传统哲学本质,是我们现代设计所探索的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领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