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凶墓,前前后后死了80名

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24589.html

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导致中国的盗墓现象历朝不衰,屡禁不止。厚葬虽是盗墓的主要根源,但古墓中价值连城的宝物才是症结所在。墓葬的主人为了避免墓葬遭遇不测,被倒逼着采取了各种防盗措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墓与防盗墓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千百年来,数不尽的盗墓者为了趋利而命丧古墓之中。

年,湖北襄阳发现一座大墓。考古人员对大墓进行挖掘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多个大大小小不同时期的盗洞。在这些盗洞中,考古人员竟然陆续挖掘出了80多具遗骸。从这些遗骸身着的服饰判断,他们不属于同一时代。这些人应该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盗墓者,他们之所以横死墓中,是因为墓中的棺椁上方填满了经过烘烤的细沙,一旦盗墓者进入,就被流沙给掩埋。

湖北襄阳这座大墓是一座“积沙墓”。所谓“积沙墓”,是中国古代为防盗而采用沙土填充墓穴的一种墓葬形制。这种防盗形式相对比较简单,墓葬的设计者将墓穴设计成一处陷阱,棺椁被安放好之后,用细沙填充在墓室上面,达到一定的厚度和规模,再用泥土覆盖,整个墓地就变成了一处流沙坑。这种措施主要是利用了沙子的流动性,一方面可以保持墓室的干燥,另一方面就是防盗作用。

当盗墓者挖掘盗洞时,由于沙子的流动性,沙子就会流入盗洞,将盗墓者和所挖的盗洞一起掩埋。即便盗墓者有幸进入墓室内部,墓穴中的流沙会瞬间灌满墓室,让盗墓者有去无回,随墓主人一起埋葬。除非将墓穴中的沙子完全取出,否则很难盗掘成功。有些墓葬中,会在积沙层中混入大小不一的石块,这就是复合型的“积沙积石墓”,同样也是通过采取坍塌的方法将盗墓者砸死并瞬间埋葬到地下。“积沙积石墓”主要流行于我国战国至西汉早期,当时的贵族墓葬多积石以加固、积炭以防潮、积沙以防盗。西汉中晚期之后,由于竖穴土圹木椁墓逐渐消失,积沙墓也随之渐渐消失。

在中国的盗墓史上,像湖北襄阳大墓这样的被盗劫墓地已算幸运,毕竟它在地下安然无恙地埋藏了0多年。历史上,那些下葬不久就被盗掘的墓葬,更是不计其数。年代近的如河北遵化的慈禧太后陵,在慈禧下葬20多年后就惨遭军阀孙殿英盗掘。年代远的如河南安阳殷墟的商代王陵区,在商王朝灭亡不久,就被周人“以绝殷祀”的目的尽数盗毁了。

中国人对墓葬的防盗意思应该产生于夏商时代,在之前的史前时期,先民们的丧葬意识非常简单,衰草裹尸,平地掩埋。后来逐渐出现了挖坑穴和建墓地来安葬死者的习俗。那时普遍的墓葬形式是在平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坑穴,大小仅能容下遗体,然后摆放一些随葬品,墓葬深也不过一米多深,考古学上称其为“土坑竖穴”式墓葬。从今天的考古结果来看,史前时期的这种浅埋墓葬大都保存完好,很少有被盗掘的。说明史前时期并没有形成像后来那样的盗墓、毁墓之风。

夏商时期,情况有了变化。人们对墓葬的防盗意识开始增强,开始采取一定的墓葬防盗措施,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深埋。也就是深挖坑,厚土葬的丧葬习俗。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内发掘的一座古墓,深度已达6.1米,远深于史前时期的墓葬。到了商周时期,墓葬的深度已经达到10米以上,比如河南安阳、陕西宝鸡周原一带的贵族墓葬大多如此。当时的人们之所以大费周章把墓葬挖掘如此之深,一方面是为了彰显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和地位;另一方面是为防止墓葬被毁坏。

然而,深埋所起到的防止盗墓、毁墓的作用毕竟有限,比如位于陕西宝鸡的秦公一号大墓深度已达25米,但当考古人员揭开墓葬表面的黄土时,竟然发现了个盗洞,这些盗洞的年代从汉代一直延续到唐宋以后,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盗洞最多的一个古墓葬。当然,不是所有深埋的墓葬都遭到盗掘,比如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就保存完好。

夏商以来,毁坏墓葬的目的,要么出于政治目的,比如周灭商后,对商王墓葬的毁坏就是为了断掉商人的续脉,以防止商人的复辟势力借认祖归宗之名聚众叛乱;要么是出于家族复仇的目的对墓葬进行毁坏,比如伍子胥挖掘楚平王墓,并对其进行鞭尸,就是为了复仇。还有一种破坏墓葬的目的就是为了搜寻珍宝,图谋财物。以此为目的的毁墓行为在商代以后愈演愈烈,一直延续到今天。

《周易.系辞》中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衣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这是说,古代君王墓葬,上面不封土成丘,陵园不种植树木。这种习俗,后人解释为“薄葬”,其实更可能只是“风俗”所然,也有可能是为了防止盗墓。周王朝的王陵墓葬就是采取这种形式,迄今为止,两周王陵几乎没有被发现,更别提盗掘了。春秋之后,这种习俗逐渐发生改变。

中国历史上盗墓之风的猖獗,和中国古代厚葬风俗脱离不了关系。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士大夫们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纷纷僭越失礼,不惜在丧葬上争豪斗富,相互攀比,极尽奢华。于是,尽珍宝而倾的厚葬之风大行其道。《墨子.节葬下》对当时的情况有过这样的描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裘必多,文绣必繁,丘陵必巨。”这为后来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猖獗盗墓埋下了伏笔。

为了防止墓葬被盗掘,过去深埋的防盗措施显然已不能满足。为了保护墓葬不受侵扰,各种防盗设施被设置在墓葬之中。于是,在原来深埋的基础上,普遍增加了填埋沙石的做法,也就是后来的“积沙墓”,这也是这一时期墓葬防盗设施的代表性手段。

“积沙墓”在后世发现很多,除了湖北襄阳大墓外,还有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古墓、河南上蔡郭庄楚墓、河南叶县东周大墓等。陕西的西安、咸阳地区也发现了数座西汉时期的“积沙墓”。虽然“积沙墓”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最起码使得盗墓者不再像挖掘“土坑竖穴”墓葬那样轻而易举了。

西汉末年,随着“土坑竖穴木椁墓”的逐渐消失,“积沙墓”也随之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横穴砖室墓”。这种墓葬的建材和墓室结构大量采用砖来建造。相比于“土坑竖穴墓”,“横穴砖室墓”最大的改变是在竖坑的下部,横着向一边挖掘墓室,然后用砖垒砌铺陈墓室内的墓壁、墓顶、地面及墓门。这种砖室墓最大的优势是比较牢固,不易塌方,很好的保护了墓主人和随葬品不被损坏。还有一点,就是起到了很好的防盗作用。比如河南安阳曹操的高陵,就是一座典型的“横穴砖室墓”。

汉代,由于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开山凿石更为方便,此时还出现了一种“凿山为陵”的墓葬形式。也就是在山体中凿开一道很深的墓道,然后将整个墓室建造在山体之内。为了防止盗墓者从墓口通过墓道进行墓室,便用“塞石”填满墓道。所谓“塞石”,就是重达数吨的条形石块。用这种石块把墓道和墓门封堵之后,如果不借助于机械工具,人力是很难拉动的。如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就是这样的“凿山为陵”的代表。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住盗墓者的步伐,他们将“塞石”砸断,又或者不知道采取了什么手段将“塞石”拖出,最终墓室被洗劫一空。

汉代的“横穴砖室墓”和“凿山为陵”的墓葬形制,对于后世的墓葬防盗设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位于陕西关中地区的唐代十八座帝王陵,除了四座是封土为陵外,其余十四座均是“依山为陵”。这些陵墓基本是从山体的斜面上开凿墓口,然后斜向下挖掘一条墓道,直达墓室。墓主入葬之后,用大量的条石填塞墓道。

比如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从墓道口到墓室门,就用了多块条石层叠扣砌,共39层。条石之间凿有凹槽,然后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相互铆住。上下叠压的石条之间,通过凿洞用铁棍贯穿固定,石条缝之间用融化的锡铁汁水灌注,使得石条融为一体。千百年来,多少盗墓者都在打乾陵的主意,最终因找不到墓道口而作罢。

宋代,帝王陵寝仿照汉代的帝陵制度,封土成陵,但是其规模远远不能和汉代皇陵相比拟。宋朝的皇帝都遵循薄葬制度,不崇尚奢华。所以宋代帝陵的防盗设施相对比较薄弱,这也就导致宋代帝陵在金元时期就被盗掘一空,无一幸免。

蒙元时期的皇帝实行的是深葬不建坟的秘密丧葬制度,据明代学者叶子奇所著《草木子》中所记载,元朝皇帝去世后所用的棺材是原木棺,也就是一颗完整的大树被一破两半,然后按照遗体大小将中将挖空,最后将遗体放入大树中合并,在外面涂上油漆,用三条黄金箍箍牢,看上去就是一根木头。所以说,元朝皇陵在后世无影无踪,主要在于其一丧葬从简,深埋且陪葬极为简朴,而且不建坟,再加上元朝护卫的血腥灭口,对于皇陵的信息也就无人可知,更谈不上去盗掘了。

明清以来,陵墓的建造又开始奢华起来。不但选用上号的砖石材料来修建陵寝,而且陵寝内部的防盗设施和陵园守卫制度也进一步完善。目前唯一发掘的明代帝陵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定陵不但用砖砌出曲长的墓道,还在墓道和地宫交汇的墓口处,用糯米汁调和泥土、沙子和石灰的混合土烧造的大块青砖垒砌了一道很高的金刚墙。这道墙沉重厚实,坚硬无比。金刚墙内的甬道和部分地宫的地面铺砖,以及大部分墓室建筑,都是用石材修建。地宫内还设置了几道巨大石门,石门后面还置放了称为“自来石”的顶门石,增强了防盗性能。

其实这种顶门石的防盗手段,在汉代就已经存在。广州南越王墓就有顶门石,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葬中也有顶门石,不过材料为铜质。顶门石的作用就是在墓门关闭的时候,立于石门内对缝间的地下浅槽内的顶门石,随着墓门的缓缓关闭也慢慢倾斜,待石门完全关闭之后,顶门石也随之滑向两道石门的中腰,顶门石的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门外再无法推开石门。

明清皇陵的防盗设施已如此极尽能事,金刚墙、带有顶门石的石门,都难以轻易开启。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时,因找不到墓道口,破不了金刚墙,最后选择用炸药炸。面对被顶门石顶住的两道石门,孙殿英也选择硬来,十几个人抱着一棵大树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石门撞开,门后的顶门石也被撞断。关于顶门石,其实早已被盗墓者所破解,他们发明了一种“拐钉钥匙”的特制工具,顺着两扇石门之间的缝隙伸进去,套在顶门石上轻轻向里一推,顶门石就立了起来,石门自然就被打开了。可惜孙殿英不知道这个方法,只能蛮干。

明清时期的皇族陵寝除了陵墓中严密的防盗设施外,还实行各种护陵制度。比如明代就专门设有监、卫、祀署,并配备驻兵屯军来保卫陵寝外围。清代的清东陵和清西陵也都专门设有管理机构,如内务府总管衙门和兵部衙门,直接管理陵区事物,可谓壁垒森严。民国以后,因清廷再也无力奉养护陵人,加上护陵制度的逐年松懈,才给了孙殿英等盗墓者可乘之机。

古代平民百姓的墓葬中一般不会放置什么像样的随葬品,对于盗墓者来说,也不值得去盗。因此,这类墓葬也就不太设置防盗设施。对大多平民百姓来说,也就不怎么选择砖石砌墓,而是用“三合土”来浇灌墓室或者用来填充棺椁和墓室之间的缝隙。这种“三合土”质地坚硬,堪比现代水泥,对墓室既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也间接的起到了防盗作用,此类墓被称为“灌浆墓”或者“包浆墓”。

元末明初张士诚母亲的墓葬,就是“灌浆墓”。该墓从里到外用三合土、泥砂浆、碎石等浇筑了十多层,盗墓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凿穿到第七层,再也无力坚持下去,只好悻悻而去。后来,考古人员对这座墓进行发掘时,普通的钢钎打秃了很多根,还是无法进入墓穴,最后是动用了钻井机械才发掘成功。

近些年来,以盗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大受欢迎。其中大量描述古墓中毒气、陷阱、翻版、滚石、飞镖之类的防盗机关,煞有其事,神乎其神,其实这些机关皆属于文艺创作,故事是编撰的,线索是虚构的,多不足为凭。古往今来,薄葬其实是一种最好的防盗手段,这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朝历代,或有提倡,或有不循,时兴时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