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皇帝。他年幼便被在慈禧的操纵下继位做了皇帝,纵使空有大志,却只能始终活在慈禧的阴影下,无法染指最高权力。
光绪皇帝而光绪面临的,不但政治上的失败,还有感情上的失败——被迫娶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做皇后,而他真正喜爱的珍妃,却因为光绪的疼爱而遭到恶婆婆慈禧的虐待直至残杀。
珍妃,他他拉氏,兵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光绪十五年(公元年),她与15岁的姐姐(后来的瑾妃、端康皇贵太妃)被共同入选宫中,分别封为珍嫔、瑾嫔。
可以说,光绪和珍妃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一对苦命“帝王鸳鸯”。
很多人都认为慈禧对待珍妃是无理取闹,欲加之罪。
可事实上,珍妃两次被慈禧惩戒,并不是完全冤枉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次惩戒:珍妃卖官鬻爵,遭褫衣廷杖
光绪二十年(年)十月二十八,珍妃做了一件绝对政治错误的事情——卖官鬻爵。
她通过关系,将上海道这一官职卖给了一个叫鲁伯阳的人。
上海道,正式名称为“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在行政级别上低于江苏省,高于上海县和松江府。
其道台衙门建于雍正九年(公元年),占地14亩,位于上海县城大东门内(今上海黄浦区)的巡道街上。
上海道衙门管理上海道的最高官职为上海道道台。道台,在清朝一般编制均为正四品。但是上海道道台在到任之后一般都会升为正三品按察使或从二品布政使,甚至也有人直接从上海道道台升任江苏巡抚。
上海道的主要职责主要有三项:代管当地三府一州(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太仓州),管理周边治安,管理海关。此外,还管理地方外交和洋务工作。
尤其是随着大清末期,国门被迫打开,上海道的由于掌管海关和外交,甚至能左右中央朝廷的某些重大政策。
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部门官位,被珍妃以4万两白银通过其堂兄志锐卖给了一个叫鲁伯阳。
后因鲁伯阳一介草莽难堪大任,被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弹劾罢免。
另外,珍妃还曾将四川盐法道这一大肥差卖给了一个叫玉铭的人。
这些事情后来传到慈禧那里,经过搜查,在珍妃的景仁宫内找到一个账本,详细记录有珍妃大量卖官鬻爵的明细,远远不止上海道和四川盐法道两件事情。
《国闻备乘》有如下记载:“初太后拷问珍妃,于密室中搜得一簿,内书某月日收入河南巡抚裕长馈金若干。”
于是,慈禧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的罪名,命太监对珍妃施以“褫衣廷杖”的残酷刑罚:当众扒光衣服施以廷杖,并降为贵人。
褫衣廷杖剧照(实际要脱光衣物的)第二次惩戒:珍妃支持变法,被打入冷宫
光绪二十四年,曾经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以“六君子”被斩杀而告终。
据说,为了解恨,慈禧特别要求刽子手必须使用“钝刀”来行刑。这样一来,无疑加大了受刑者的痛苦。可见,慈禧对变法有多么痛恨。而光绪作为对变法最大的支持者,也受到了责罚——囚禁中南海的瀛台。
囚禁光绪的小岛瀛台可是,慈禧的报复并没有结束。
史书记载“(珍妃)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
因此,慈禧认为光绪之所以能犯下大错,肯定征求了其最亲近的珍妃的意见,并得到了珍妃的支持。至少,珍妃也应该是个知情者。而知情不报,也是一桩大罪。
珍妃是否真的支持光绪的变法?
她从小就跟随身为广州将军的伯父长善在广州生活。那里是中国当时最为开放、与西方世界解除最多的地区。
在广州的耳读目染,使得珍妃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位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妃嫔。所以,在情理上,珍妃更容易理解和赞同主“维新派”的观点。
戊戌变法六君子被杀而且珍妃具有相当的胆识,且生性耿直。一旦她认定变法是正确的,那么她很有可能会通过具体行动来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甚至不甘寂寞的珍妃极有可能在行动上,给维新派提供实质上的帮助。
此外,珍妃还将自己的亲人文廷氏、志锐都发展成了维新派成员。
于是,慈禧将珍妃打入位于紫禁城内钟粹宫北三所的冷宫。那里以前是奶妈们养老的地方。
在这里,屋门被封锁,任何人不许与珍妃说话,每天即便是最下等的饭食也是从门缝中塞进来的。且每逢年节,初一、十五,都有老太监来代表慈禧辱骂珍妃。而珍妃只能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听着,结束后还需要磕头谢恩。
珍妃珍妃最终结局:尸骨从宫女墓地迁往清西陵
直至光绪二十六年(公元年)八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在仓皇出逃之前,命太监崔玉贵将年仅24岁的珍妃投井杀害。
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后慈禧对外假称珍妃是“投井自杀”,将其埋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南的宫女墓地,并追封为贵妃。
慈禧死后,摄政王载沣才将珍妃的死因改为“被崔玉贵投入井中溺亡”。
民国二年(公元年),隆裕太后驾崩后,珍妃姐姐端康皇贵太妃,下令将珍妃迁葬回清西陵崇妃园寝。
珍妃短暂的一生的悲惨遭遇,确实令人心生怜惜。但是,她卖官鬻爵和支持变法,在当时确实是重罪。尤其是维新派后来与袁世凯密谈,企图借助袁的新军力量发动针对慈禧的政变,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叛乱。
珍妃遇害处所以,慈禧依此惩治珍妃,完全没有冤枉珍妃。
《宫女谈往录》一书中收录老宫女的回忆:“提起珍妃来,她并不是块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过权,卖过官。”
但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清朝官场卖官鬻爵已经成风。例如,慈禧的心腹、庆亲王奕劻,就大肆卖官鬻爵。当时连外国人都知道庆亲王奕劻在开“庆记公司”,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讲究信誉。
庆亲王奕劻珍妃的被惩处,如果说有一点“冤”,那就只能说她威胁了慈禧主导的这场政治联姻的效果,成为慈禧“选择性执法”的政治牺牲品而已。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92辑,《宫女谈往录》,《国闻备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