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形制,大概经历了从秦始皇骊山陵到汉代覆斗式坟丘、从唐代因山为陵到宋代回归覆斗式、直至明清宝城——宝顶式的变化,如仅从规模上看,基本上经历了一个放大一收缩一再放大一再收缩的过程。
始皇陵但另一方面,我国皇陵整体性却在不断加强,从汉唐关中诸陵散落各处、自成一体,到明代帝王陵严格以成祖长陵为中心,分左右昭穆之制而葬,体现出儒家礼制影响力的日渐扩大。
清代帝陵规划起初完全模仿明代。相传清世祖顺治皇帝亲自卜定“吉壤”于河北遵化凤台岭(今昌瑞山),是为孝陵,至康熙皇帝时始动工兴建;康熙皇帝死后葬于景陵,其祖母孝庄皇太后亦葬于此处,因其位于皇太极在沈阳的昭陵以西,故命名为“昭西陵”,这三座高规格陵寝便奠定了清代皇陵制度基础。
清东陵的自然地理环境形局严正,昌瑞山前明堂开阔,适合皇家建筑的各种礼制性安排,体察顺治、特别是康熙皇帝之本意,是要复制明皇陵格局的。不过事与愿违,这一安排被其继任者雍正所打破。
东陵形制雍正皇帝一开始就不太想葬在昌瑞山陵区,故于雍正三年(年)九月,选定与昌瑞山相隔20公里的九凤朝阳山为陵寝,并命老十三怡亲王允祥亲自筹划。不久,雍正表示,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
皇帝不乐意怎么办?只能推倒重来。雍正七年(年),老十三怡亲王允祥、直隶总督高其倬等人在易州泰宁山太平峪选择了另一处“吉壤”,雍正皇帝十分满意,却还故作姿态,表示此处“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搞得满朝文武连夜赶工,引经据典,说没啥大不了,古代帝王只管风水,不问距离,只要大清王朝国祚绵长,你爹和你爷爷不会怪你。经过缜密分析、科学论证,雍正皇帝这才放下心来,开始营建泰陵。
从泰陵的规划上看,雍正皇帝打算自成一体,未必希望开宗立派,因其所选之地山川幽邃,难以按照礼制铺开皇家建筑。从法理上来看,雍正明显是个守成之君,也并不具备另立山头的资质。因此,泰陵几乎完全仿照康熙景陵而建,雍正皇帝还慷慨地表示,要把次优位置留给他最倚重的怡亲王允祥,可见雍正还没有开宗立派的想法。
西陵形制难题传到乾隆手上,如从感情来看,他肯定倾向于爷爷康熙皇帝,但也不能亏了雍正,真是为难。思来想去,乾隆皇帝决定将基于昌瑞山陵区的昭穆之制扩大化,表示:若自己和后世子孙皆随世宗建陵于易州,则与遵化东陵之孝陵、景陵日远日疏,不足以展孝思而申爱慕,于是将寿陵卜定于东陵界内;但若嗣皇帝及孙曾辈一味遵照成例,皆葬于东陵,则又与雍正泰陵疏隔,亦非似续相继之意,遂命嘉庆皇帝将陵寝卜于西陵界内,并立下遗嘱,要求待皇孙缵承统绪时,其陵寝又当建在东陵界内,此后各依昭穆次序,迭分东西,一脉相联。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很有智慧,一下调和了雍正违制与昭穆之制间的矛盾,真是个和稀泥高手。起初,这套规制运行顺利,嘉庆皇帝葬于西陵陵区,号为昌陵,不料问题就出在乾隆皇帝口中的“孙曾辈”上。
道光皇帝最初依制,在遵化东陵界内的宝华峪营建了陵寝,并于道光七年(年)九月葬入元配孝穆皇后钮祜禄氏,后因地宫渗水而被废弃,可见皇家陵寝施工质量也未必就令人放心。道光皇帝处理包工头后,深感此处不吉,遂于道光十一年(年)二月圈定西陵陵区内的龙泉峪重建陵寝,号为“慕陵”。讽刺的是,道光皇帝一辈子都号称“节俭”,连鸡蛋都舍不得吃,却在陵寝上面不敢马虎,可见气运之说深入人心。
道光慕陵鸟瞰此后,清代陵寝葬制变化不大,但王朝寿命也快到头了。有趣的是,既然雍正皇帝早知东陵陵寝风水已尽,未必上佳,为何乾隆皇帝还要守礼安葬?道德与利益究竟哪个更重要?或许是“从来天意高难问”,不过“公道自在人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