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晋北行之清西陵二

离开泰陵,停车场进食烙饼一张炖菜一碗,乘车去崇陵。

崇陵是光绪帝的陵寝,位置偏远。光绪在位时正处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几无宁日。慈禧太后独揽大权,使光绪皇帝革新图强的宏大抱负化为泡影。光绪先于慈禧去世,由于慈禧的阻挠,这时他的陵寝还没有建成,灵柩只能放置于梁各庄附近的行宫内。慈禧死后,隆裕重启崇陵工程,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此时,崇陵尚未建成,隆裕太后将续建崇陵作为清帝退位的条件之一,使的崇陵得以重建,并于年完成,至此,去世五年的光绪皇帝终于得到安葬。梁各庄行宫和为帝后超度诵经的永福寺不包含在西陵景区内,没有车辆前往,稍微有些遗憾。

崇陵的修建历经波折,虽然没有神功圣德碑、石像生等建筑,比雍正泰陵和嘉庆昌陵规模小得多,但它继承了清代建陵规制,在咸丰、同治帝陵风格的基础上,又吸引了古代建筑技术的某些精华。整个陵寝根据守卫和祭祀的需要,建筑了五孔桥、巡房、牌楼门、神厨库、三路三孔桥、朝房、班房、隆恩门、燎炉、配殿、隆恩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宝顶、地宫。由于建成距今时间短,保存比较完整。

值得一提的是隆恩殿,它用的木料均为异常珍贵的铜藻、铁藻,所以隆恩殿被誉为铜梁铁柱。

崇陵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地宫对外开放。地宫是拱券式全石结构,整个地宫有隧道一条,石门四道,券九道。八扇石门之上各雕有一尊生动的菩萨立像,立像两米,神态庄严,气势威武。头道石门内侧有盗洞一眼,原状保存供人参观。金券内宝床上放置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光绪居中,隆裕居左。棺椁周身涂漆,雕有镀金的藏文和梵文经咒,棺椁盗洞虽已修补,但清晰可见。

地宫多处渗水,石壁以及地面石板上凝满水珠,墓室内寒气逼人。

退出地宫,唏嘘不已,这位清末帝王生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贵与荣耀,逝后历经波折也没有摆脱被袭扰的命运。

离开崇陵,乘车回泰陵摆渡中心,然后换乘前往昌陵和慕陵。

(图片引于网络,侵权即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