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继位,都会选万年吉地建陵,乾隆为何就

历代君王对于自己身后万年吉地的选址问题都十分重视,新皇登基不久便派遣多名风水师对周边地形进行勘察,以求选定一处风水宝地。

明朝的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他在即位不久之后,便派遣了数十名风水师在北京周围仔细考察。

数年间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最终才在昌平天寿山确定了陵址,这就是如今著名的十三陵。

在清朝初年,由于频繁的战争和顺治和康熙皇帝的年轻即位,两位皇帝都没有在即位时就开始建造陵墓。

然而,尽管乾隆即位时已经25岁,且大清国力强盛,他却迟迟未选择陵寝的位置,这不禁让人猜测他是否像明成祖朱棣一样有许多忌讳。

那么,乾隆真正的忧虑是什么呢?

选择陵寝是天大的事,即使乾隆自己不想,太后和众臣也会考虑到。然而,过了三四年的时间,乾隆仍然没有考虑这件事,这让人们感到困惑。

其实,乾隆自己也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是他一直在犹豫不决。古代中国讲究“子随父葬”,这是中华民族的孝道表现。

根据这一传统,乾隆理应将他的陵墓建在清西陵,因为他的父亲雍正就葬在这里。然而,乾隆对他的皇祖康熙十分敬重,他希望能够和康熙帝葬在一起。

这让乾隆感到左右为难,可以说,这是雍正给乾隆制造的一个大难题。

那么,雍正为何不遵守传统的“子随父葬”呢?民间有一种说法是,雍正皇帝通过毒死父亲得到了皇位,所以他害怕自己死后不能葬在东陵。

因此,他选择了在京城附近的一个地方建造陵墓,最终选择了西陵。这个说法并不十分可靠,但至于为什么雍正一定要选择西陵,我们却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当乾隆继位后,他也面临着如何选择自己百年之后的万年吉地的困扰。然而,如果一直拖延不决,那么事情就会变得非常棘手。

幸运的是,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大臣,他能够深刻理解皇帝的想法,站出来解决了这个矛盾。这位大臣的身份非常高,他还是乾隆的岳父。

他向乾隆建议,应该像祖先一样选择万年吉地。

乾隆皇帝见老丈人都出马了,于是派了一些风水大师前往京城附近挑选陵址。乾隆自己也在考虑,如果葬在西陵,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葬在东陵,也是出于对父母的孝心。

如果这两处都不行,他就会到别的地方去找。

于是,他让人去霍家庄、九凤朝阳山和永平府等地寻找。每个风水大师都希望能选中皇帝的陵址,他们把自己的地方说得天花乱坠。

乾隆看了所有的风水报告后,最后决定将陵址选在清东陵。当皇帝确定了这个决定后,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

钦天监监正进爱认为自己忠于皇帝,上书乾隆,说了很多东陵不适合建陵的原因,劝谏皇帝按照祖宗的规制,把帝陵建在西陵。

乾隆听后十分恼火,将他革职查办。

前车之鉴,大臣们谨言慎行,纷纷赞颂东陵风水绝佳。然而,此处风水佳否,乾隆帝为何犹豫不决,能否做到尽善尽美?

显然,选择东陵存在隐忧。撇开风水不谈,最令乾隆头痛的问题是,他的后代子孙应当葬于何处?

若乾隆不遵循子随父葬的传统,后世皇帝也可打破这一规矩,这样岂不是乱了套?

因此,乾隆确定陵址后,便下旨规定:后世子孙只能在东陵和西陵选址,且实行父子分葬,即昭穆之制。

尽管有相关规定,但乾隆帝仍不放心,他在晚年时选定了永琰作为继承人,并特意下旨让嘉庆帝在西陵建立陵墓。

因此,雍正帝留下的儿子不随父亲葬的问题最终被乾隆帝解决了。

此后,清代皇帝的陵墓逐渐形成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两大陵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