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皇室之中要论感情最深的一对兄弟,恐怕没有人比得上雍正帝和十三爷胤祥了,那他们的关系究竟有多好?
比如说,雍正帝继位之后,立马就封胤祥当铁帽子王,总理事务大臣,成为主掌朝政的“常务副皇帝”。
不仅如此,雍正帝还跟胤祥分享财富,让他随意从宫中支配财物,平时赏赐的金银那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雍正帝不仅对胤祥好,对他的儿子也格外看待,在亲王之外又特封一个郡王爵位,让胤祥指定一个儿子继承。
这还不算完,等到雍正帝为自己选好陵墓地址了,非要在旁边选一块地给胤祥,他想兄弟二人去世之后也待在一起。
那胤祥是怎么怎么对待雍正帝的呢?
从雍正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开始,胤祥就全心全意辅佐;等到雍正帝继位之后,他更是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直到最后活活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可以说,雍正帝与胤祥的兄弟感情,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读来也是让人无比感动的。
01,胤祥与雍正帝不是同母兄弟,为何感情这么好?
我们都知道,雍正帝和十四爷胤禵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都是德妃乌雅氏所生,而十三爷胤祥却是庶妃章佳氏所生。
原本,胤祥跟雍正帝是没什么太多交集的,但在胤祥八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他被康熙帝交给乌雅氏抚养,两人因此走到了一起。
雍正帝虽然比胤祥大八岁,但两人在很多兴趣爱好和对事情的看法上一致,因此走得很近。
并且,雍正帝作为兄长,给了胤祥很多关照,他甚至当过胤祥的老师,关于这一点,他晚年回忆往事的时候,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
雍正帝说,他很小的时候就跟胤祥待在一起,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等到胤祥稍稍长大了,他又遵守父亲康熙帝的命令,教授胤祥算术,在一起讨论每天发生的事情。
因为时常待在一起,雍正帝与胤祥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以至于后来两人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
比如说,康熙帝经常带着皇子们外出巡游,有时候雍正帝与胤祥无法一起跟着去,但即便是很短暂的分别,两人也要书信来往,甚至写诗送给对方,以此表达思念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雍正帝的培养和教导下,胤祥具备了很好的文化素养,尤其写得一手好字,并且骑马射箭无不精通,是个难得的人才。
据记载,从胤祥十七岁开始,康熙帝就格外喜欢他,时常将他待在身边,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六七年之后,直到康熙帝四十七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给胤祥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史书上对这一段记载比较模糊,只知道这一年康熙帝废黜了太子胤礽,胤祥或许是因为包庇太子的罪责而被圈禁起来,但时间并不是很长,第二年就被放出来了。
因为废太子事件,康熙帝对诸位皇子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尤其是胤祥,不再得到康熙帝的宠爱了,自此之后就坐上的冷板凳,哪怕是后来康熙帝分封诸位皇子,也没有胤祥的名字。
可以说,这件事对胤祥的打击很大,政治前途的丧失,对于他这种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但更让胤祥难受的是,他从康熙五十年开始,就得了一种毒疮,史书说他的伤口“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可见身体的创伤让他饱受痛苦。
在胤祥失落的日子里,雍正帝不断给他心理上的安慰,还遍访名医为他治病,为此他甚至不顾及朝廷皇子不得与外臣交通的规定,私底下委托总督鄂尔泰寻找名医。
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胤祥的病一直都未能痊愈,但在雍正帝的不懈努力下,他总算是活了下来。
对于胤祥来说,因为受到夺嫡之争的波及,以及疾病的折磨,所以直到康熙帝去世,他也没能在政治上得到重用,更是没有得到任何爵位,混得可以说是相当惨的了。
那时候,胤祥唯一的希望就是,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他想帮助雍正帝能在夺嫡之争中最终胜出,从而再次开启自己的政治生涯。
由于史料的缺失,我们已经很难知道,胤祥在夺嫡之争中给了雍正帝什么样的帮助,但雍正帝继位之后,曾发布过一道谕旨,里面是这么是的:
怡亲王允祥在皇考之世于朕笃尽弟谊,多资赞助;自朕御极以来,最为宣力输诚,深裨政治。
雍正帝说,胤祥在康熙帝去世之后,给了他很多帮助,至于说是什么帮助,由于某种考虑而没有明说。
因此,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胤祥在雍正帝夺取皇位这件事上,是有大功劳的,这也是他日后得以位极人臣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由于雍正帝与胤祥一起长大,两人又兴趣相投,还是政治上的盟友,因此关系很好。
02,雍正帝与胤祥的关系有多好,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个方面,雍正帝是怎么对待胤祥的。
雍正帝继位之后,地位其实并不稳固,因为八爷党遍及朝野,试图推翻他的统治,因此他需要找一些帮手来应对。
当然了,那时候雍正帝有年羹尧、隆科多等帮手,但这些人都是外臣,他需要一个兄弟来总揽全局。
胤祥文武兼备,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还是他最信任的兄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于是,雍正帝继位之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册封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并封为和硕怡亲王。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当时总理事务大臣其实有四位,但胤祥是排在第一位的,位在八爷胤禩之上,最初只负责户部事务,也就是掌管清朝的钱袋子。
至于说和硕怡亲王,那就更不得了了,是清朝的第九位铁帽子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我们都知道,清朝建立之初,有八位铁帽子王,这八个王都是功勋卓越之人,但康熙帝却封一个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且没有建立军功之人为铁帽子王,足见他对胤祥的感情有多深。
这还不算完,随着时间的推移,胤祥的才能越发展现出来,雍正帝对他就更信任了,将经济、军事、人事、赋税、刑狱、治河等等大事,都交给胤祥一人掌管。
可以说,那时候胤祥的权力之大,没有一个大臣可以相比,他是名副其实的“常务副皇帝”,在很多方面可以代替雍正帝做决策。
举个例子来说,在人事权方面,雍正帝给了胤祥随意任免二品一下官员的权力;在军事方面,胤祥掌握西北战事的决策权,有生杀大权,且掌管了八旗禁军;在经济方面,雍正帝让胤祥全权负责清理亏空,怎么做他不管,他只看结果就行。
最重要的一点,雍正时期实施的各项重大改革,比如摊丁入亩、高薪养廉、官绅纳粮和火耗归公等几项措施,都由胤祥全权负责。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雍正帝认为重要的事情,都可以看到胤想的身影,这样重用兄弟,且毫无猜忌心的案例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比如说,康熙帝重用哥哥福全,但也仅仅是让福全领兵而已;乾隆帝甚至只让兄弟享受荣华富贵,不让他们过多参与朝政。
除了在政治上重用胤祥之外,雍正帝在生活和个人待遇等方面,也给了胤祥极大的尊荣。
比如说,胤祥刚封王的时候,雍正帝担心他钱不够花,就一次性给他二十三万两白银,这已经大大超出亲王的待遇,以及皇帝封赏给臣子的常规金额了,最后胤祥百般推脱,但也被迫收下十三万两白银。
雍正帝为这件事过意不去,又下令遗诏康熙帝对福全的成例,让胤祥随意支配宫中财物六年。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在六年时间里,胤祥可以随便从宫中拿东西,不用打报告,这等于是雍正帝是跟他分享富贵了,只不过他并没有照做而已。
再比如说,雍正帝一直觉得亏欠胤祥,为了保护胤祥的安全,他下令增加胤祥的侍卫人数,并让胤祥享受超过亲王出行仪仗的待遇。
这还不算完,雍正帝觉得给胤祥的还不够,就以胤祥工作认真负责为由,特意在亲王之外,赏赐给胤祥的儿子一个郡王爵位,胤祥再次拒绝,但雍正帝坚持如此,两人便来回拉扯了几个月,最终胤祥没有接受这个封赏,雍正帝就以赏赐几万两银子作为补偿。
由于胤祥给了雍正帝很大的帮助,雍正帝非常感激,对胤祥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他便产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百年之后也要跟胤祥待在一起。
雍正六年,雍正帝在清西陵给自己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陵墓,他认为胤祥是自己的最大功臣,便在陵墓附近不远处,选择了一块地,送给胤祥作为陵墓。
这件事意义非凡,因为清朝并没有皇子入藏皇陵的先例,雍正帝让胤祥给自己陪葬,显然违背了宗法礼仪,可见他对胤祥的感情有多深,死后也要跟胤祥待在一起。
当然了,胤祥作为一个聪明人,当然知道不能答应了,于是在六十里外的涞水县给子挑选了一块墓地,还派人去取土回来,将土给吞了下去,以此来表明心意,怡王吞吐的典故由此而来。
雍正八年,胤祥重病缠身,雍正帝十分着急,恨不得代替胤祥去死。
等到胤祥去世了,雍正帝更是嚎啕大哭,茫然不知所措,下令胤祥的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并封另一个儿子为郡王。
胤祥死后数年,雍正帝依然思念他,时常称赞他为“柱石贤弟”,又说胤祥“谨慎忠诚”,最值得他信赖。
第二个方面,胤祥是如何对待雍正帝的?
自从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开始,他一夜之间实现了爵位和官职上的飞跃,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有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平台。
为此,胤祥十分感激雍正帝,决心全心全意完成雍正帝交代的人物,不打任何折扣,也不怕得罪任何人。
比如说,胤祥在清理户部亏空的时候,有几百万两银子没有追回,而且欠款者不乏王公贵族,因此任务十分艰巨。
但是,胤祥毫不畏惧,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如限内交完,伊等应升之缺停其升转”,谁要是没有限期缴纳足额银两,就停了谁的职务。
结果不到一个月时间,胤祥就追回了二百五十万两白银,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但他认为这是为了雍正帝,为了大清朝,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整个雍正时期,胤祥的工作都是很繁重的,一方面他要进行改革,清理康熙时期的弊政;另一方面西北用兵,也牵扯了他的精力,但他都做得很好。
在这两件大事中间,还穿插着治理黄河、查处贪污腐败、整顿八旗军务等等大小事务,总之事无巨细都要他决策。
为此,胤祥可以说是夙夜无寐,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了,他还时常出差到各地巡视,可以说是十分辛苦的了。
由于工作太过认真负责,工作量也很大,因此他的毒疮一直未能痊愈,还增添的新的疾病,雍正帝每次都让他注意身体,但他为了报答雍正帝,经常带病工作。
哪怕是在胤祥去世前半年,他已经病得很厉害了,依然坚持去视察黄河和运河,为此他每天到夜晚也吃一顿饭,他还为了不侵扰百姓,可以隐瞒自己的身份,到民间微服私访。
胤祥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也就算了,他还不是个懂得保养和享乐之人,因为他知道国家困难,连雍正帝都很节俭,他不忍心浪费太多钱财。
比如说,胤祥平时的吃穿都很随意,并不是顿顿山珍海味;他在妻妾也不是很多,只有一位嫡福晋和六位侧福晋,这对于一个铁帽子王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克制的了。
并且,胤祥的为人还十分只得称赞,他从不恃宠而骄,对于雍正帝的过分赏赐,他总是想办法推辞,比如前文提到的几件事。
胤祥虽位居高位,却总是保持谨小慎微,宽容和睦的姿态,他对雍正帝极尽忠诚,对下面的人也平易近人,因此很有威望。
胤祥甚至是个很好的伯乐,在任期间发掘了许许多多的人才,这些人日后都成为雍正帝和乾隆帝的得力帮手,比如岳钟琪、石麟等人。
可以说,胤祥是个实干家,也是个淡薄之人,从不为自己谋求私利,这也是雍正帝看中的他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由于长期劳累,又不知道休息,胤祥的身体越来越差,雍正七年下半年就病重了,但他坚持工作,到了雍正八年上半年,他已经卧床不起了,但房间中的灯依然深夜才熄灭。
终于,在雍正八年6月18日这一天,胤祥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最终因病去世了,死时年仅四十四岁,雍正帝给他上谥号为贤。
由于胤祥秦亲坑坑,与雍正帝保持了良好的兄弟情谊,所以他的子孙因此享福,历朝历代皇帝都对他的子孙予以厚待,而怡亲王爵位也一直传到清朝结束为止。
总结一下,雍正帝与胤祥的关系,即使君臣相知的典范,也是兄弟和睦相处的榜样,尤其考虑到雍正帝为人刻薄寡恩,两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良好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了。